第17章这样说话激发下属的干劲
第17章这样说话激发下属的干劲
关心下属,多点人情味
领导者在管理中要尊重和关心下属,以下属为本,多点人情味,使下属真正感觉到领导者给予的温暖,从而去掉包袱,激发工作的积极性。有的领导刚上任就开始对团队进行改革,开了一些老员工,提拔一些新员工。这样的做法表面上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但是却也给这些被提拔的新员工一个心理暗示:这些老员工之所以被开了,是因为他们如今已经被领导压榨完了,现在终于被公司抛弃了。试想哪个有志向的人会甘愿这种待遇呢?而一旦你的下属有了这样的心理,就意味着你的团队战斗力将降低。
还有些新上任的领导为了短时间内能出好的成绩,开始让员工不停地加班。要知道,人不是机器,即使是机器也是需要时间休息的,更何况你才刚上任,谁愿意牺牲自己的宝贵时间来成就你的好大喜功之心呢?
征服你的下属其实很简单,你可以尝试着从改变他们的午餐开始。目前,很多公司的午餐都是从外面定做的盒饭,这种午餐不仅不能保障员工的基本营养,还会降低其工作效率。日本的职业心理培训师发现,糟糕的公司盒饭将大大降低上班族在下午四点后的忍耐能力。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午餐质量不高,那么员工则会出现下午没有积极性的现象。特别是每天都吃一样的午餐,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心理培训师建议从办公室走出去,不要每天都在同一个餐厅用餐,换一个环境,到拉面店、风味小吃店和糕饼茶食店去。或者找小时工来亲自为员工做饭也未尝不可。不仅卫生,又能保障营养。再或者等一项大的项目完成后,喊上下属一起出去聚餐也是拉近感情的很好方法。一旦你改变了员工的午餐方式,那么你很快就会发现,你的下属对返工、加班、失意的抗挫能力和忍耐力,都增强了,无形中也促进了工作。
要懂得使你的下属向你靠近,没有领导者对下属的真正关心,也就不可能出现下属对公司集体的真正忠诚。现代的公司文化要求加强公司全体人员的一体化意识和共存共荣的观念,而这种公司文化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领导者和公司员工的情感交流。这种情感交流所形成的牢固纽带,不是金钱财物可以比拟和替代的。关心下属,下属才会吐露自己的肺腑之言,领导才能听到正确的反馈意见,才能做到耳聪目明、言路畅通,才能集思广益,汲取群体的智慧。
得人心者得天下,企业家与员工的关系是鱼水的关系,企业家是离不开员工的,因此,企业家一定要在企业内部搞好与员工的关系,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华人首富李嘉诚曾说:“虽然老板受到的压力较大,但是做老板所赚的钱,已经多过员工很多,所以我事事总不忘提醒自己,要多为员工考虑,让他们得到应得的利益。”这也许是每一位领导都应该持有的待人之道。
激发斗志,调动工作热情
人都是有自尊心的,通常自尊心强者都是较难应付的,若想使他乐意接受一项复杂且不易为一般人接受的工作时,最好的方法是触及到他的自尊心,向他提出挑战。
辛辛监狱,西方最恶名昭彰的一座监狱,缺失了一名管理人员。纽约州州长艾尔·史密斯需要一个强人来管理辛辛监狱。但是,找谁呢?他派人把新汉普顿的刘易士·路易斯请来。
当刘易士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愉快地说:“你去主持辛辛监狱如何?他们那需要一个有经验的人。”
刘易士非常为难。他深知辛辛监狱的情况。这是一个政治性的职位,是政敌最理想的攻击目标。典狱长来了又走——其中有一个只干了三个星期。他必须考虑他的前途。这是否值得冒险?
史密斯看到他犹豫不决,于是往椅背上一靠,露出笑容。“年轻人,”他说,“我不责备你吓成这样子。这不是个容易应付的地方,它需要一个大人物到那边去坐镇。”就这么一句话,刘易士去了辛辛监狱,并且待下去。他一直没离开,成了当代最著名的典狱长。
他的著作《辛辛二万年》,卖了数十万册。他曾在电台里广播由他管理的监狱的生活,这些故事被改编成十几部电影。而他的罪犯“人性化”管理的措施,给监狱管理历史带来了奇迹式的改变。
刘易士为什么这么爽快地就接受这份艰巨的任务?因为史密斯的那句“我不责备你吓成这样子。这不是个容易应付的地方,它需要一个大人物到那边去坐镇。”这句话点明了这项任务的艰巨性,也激发了刘易士的挑战欲。
应该说,在困难面前,人人都会有畏惧心理。不过,困难在激发人们的恐惧心理的同时,往往也会激发人们的挑战欲。
几乎每个人都有挑战自身潜力的渴望。对成功怀有强烈渴望的人尤其如此。他们渴望挑战困难,以此来超越自己,证明自己。对于这样的人,你越是表明某事难干,他越有可能去干。
比如,对你的下属,你告知他某项工作难度很大,没有一年的时间是完不成的。他可能心里已经在想:是不是太小看我了,我偏要试试,把时间控制在10个月内!结果,他真的10个月不到,就顺利完成了项目。
你有求于人,告诉对方,你所求之事不是一般人所能办成的。可能不用你催促,他早已在你限定的时间内把事情办妥了。见到你,他或许会一脸得意:“你不是说很难办吗,我看没有你说的那么可怕。”你也笑,笑他中了计,把事给办成了。
在体育场上,人们的这一心理体现得尤为明显。
一个运动员,羽翼未丰,先给自己树立一个赶超对象。可教练对他说,“要想赶上xx不容易,要想超过xx几乎不可能”。结果,他偏不信邪,不仅赶上了对方,还超过了对方。
一个运动员,在该项目排名第一,但仍不罢休。为什么?因为他还有自己这个强大的对手需要挑战,今年挑战自己去年的纪录,明年挑战自己今年的纪录,永无止境。但也正是这种挑战精神,世上才有了无数的“破纪录”。
也因为有了挑战的欲望,人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当然,不同的人在困难面前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哪些人更可能有挑战的欲望呢?
如果你在玩游戏,周围的人也想玩,你告诉他(她),这游戏很难玩,通常一上手就死。他(她)的反应可能有两种:
第一种,“难?那就算了。”第二种,“难?我不怕,越难我越想玩,那才叫刺激!”
第二种人是更有挑战欲望的人,一般而论,人多半有进取心、好奇心、好胜心和勇敢、乐观、勇于冒险、敢于承担的良好品质。喜欢挑战困难、挑战自我的人,如果给他安排一些没有挑战性的工作,他的挑战欲得不到满足,他的积极性也不会很高。如果给他安排一些困难的工作,反而能激发他的斗志,调动他的工作热情。
所以当你需要他人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好就是用困难去激励他。
贬低刺激,请将不如激将
请将不如激将。激将法是一种扰乱对方的心理从而达到说服人目的的语言技巧。在使用激将法时,常常能够使被说服者感情冲动,从而打乱他的思维方式,做出一些在平常情况下不会做出的事情;激将法还可以激起对方的愤怒、自尊心、嫉妒心以及羞耻感等,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激动之中的对象便已上了激将者的当。
激将法可以直接刺激,也可以间接刺激。但是直接刺激过于明显,很容易暴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而间接刺激则可以在悄无声息之中将事情完美地解决。间接刺激对方,即运用当事人身边的其他人去影响对方,通常人们用得比较多的是间接刺激法。
有些自以为是的人,常常想在全世界面前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和优势。面对这样的人,与其发生正面冲突,还不如故意冷落他,将其“束之高阁”,对他的光芒视而不见,让他引以为傲的优势受到抑制。这种天生具有优越感的人是很难接受这种现实的,所以情绪失控也是预想之内的事情。
人的自尊心一旦受到强烈的打击或是伤害,往往会有一种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爆发,处在这种情绪状态下的人,往往不能客观、全面地分析问题,所以常常被对手所利用。
在人际交往中,适当地刺激一下对方,往往很容易让当事人改变或是动摇原来的立场和态度。这是因为,激将法常常带有一些贬损之意,一旦你给对方戴上不公正的帽子,自然会激起对方极力维护其良好形象的欲望,从而用实际行动或是言语表明自己的立场,自动自觉地依你的思路行事。
某公司下属部门的销量排行一直在末位,严重拖了此地区销量的后腿。虽然该部门负责人对员工软硬兼施,可是员工的积极性依然不是很高。于是,经理找来部门负责人,让他把其他单位的销售额曲线图放大一倍张贴在单位显眼处。在部门负责人照做后的第一天,员工们就看到了那幅巨图,受到很大刺激,结果他们当天就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后来,他们当月的销售额果然有所上升。
激将法不失为求人办事时的一种策略,它往往会让对方主动地去帮助你把事情做成、做好。在求人时故意把事情的难度加大,也是为了让他人产生“你觉得他很难办成这事”的感觉。
《三国演义》里,在马超率兵攻打葭萌关时,诸葛亮知道马超能力超群,也明白军中只有张飞和赵云可以与马超抗衡,但是当张飞听说马超要进攻而前来请求出战时,诸葛亮却当做没听到,并且对刘备说:“马超智勇双全,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唤云长来,方能对敌。”张飞听完就急了:“军师为什么小瞧我?我曾单独抗拒曹操百万大军,难道还怕马超这个匹夫?”“马超英勇无比,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渭桥六战,把曹操杀得割须弃袍,差一点丧命,绝非等闲之辈,就是云长来了也未必能战胜他。”诸葛亮继续激他。张飞气愤到极点:“我今天就去,如战胜不了马超,甘愿受罚!”诸葛亮见张飞已经被“激”起来,就顺水推舟说:“既然你肯立军令状,便可让你会他一会。”正是诸葛亮“小看”张飞对其进行刺激,张飞才会有后来的英勇表现。
没有人愿意服输,向对方表明事情很难办,因为人的好胜心的缘故,反而会促使对方下定决心去做,而且会把事情做得更好。让人办事巧妙地运用这种方法,有时会比正面的夸奖更容易达到目的。
平易近人,体现亲和力
领导者平时待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时时体贴关怀员工,让员工感受到贴心的关怀和温暖,就会与员工之间形成十分融洽的关系,赢得员工的倾情奉献,回报以忠诚和效益。
语言对维护领导者的形象,树立领导者的威信有着重要作用。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来赢得足够的威信是个人语言艺术的一个关键问题。
玛丽·凯公司是一家知名的化妆品公司。为了扩大自己公司产品的影响,玛丽·凯女士自己用的化妆品都是由本公司所生产的,并且她建议公司职员不要使用其他公司的化妆品。因为,她不能理解凯迪拉克轿车的推销员开着福特轿车四处游说,以及人寿保险公司的经理自己不参加人寿的保险。那么,她又是如何同职员交流这一想法的呢?
有一次,玛丽·凯发现一位经理正在使用另外一家公司生产的粉盒及唇膏。她借机走到那位经理桌旁,微笑地说道:“老天爷,你在干吗?你不会是在我们公司里使用别的公司的产品吧?”她的口气十分轻松,脸上洋溢着微笑。听完后,那位经理的脸微微地红了。几天后,玛丽·凯送给那位经理一套公司的口红和眼影膏,并对她说:“如果在使用过程中觉得有什么不适,欢迎你及时告诉我。先谢谢你了。”再后来,公司所有的新老员工都有了一整套本公司生产的适合自己的化妆品和护肤品。玛丽·凯女士亲自作了详细的使用示范。她还告诉员工,以后员工在购买公司的化妆品时可以享受打折优惠。
玛丽·凯亲和的态度,友善的口语表达,使她自然而然地与员工打成一片,成功地灌输了她的正确的经营理念。
具有亲和力的说话方式,其优点是易于消减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进而使传达者有效地把自己的思想传递给被传达者。
如果把我们所要表达给别人的思想比作佳肴的话,那么我们可以把亲和力比作盛装佳肴的器具。如果这器具是脏兮兮且令人讨厌的,恐怕不会有人愿意品尝盛在其中的佳肴吧?
某厂面向社会招聘厂长。在招聘会上,三位投标人讲述自己的治厂方案,代表们不断提问,投标人当场答辩。其中一个女干部一举中标,荣任厂长。我们可以看一下她是如何通过施展亲和力在王位投标人中脱颖而出的。
问:“你是个外行,靠什么治厂,怎样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
答:“论管理企业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外行,何况我们厂还有那么多懂管理的干部和技术高明的老工人,有许多朝气蓬勃、勇于上进的年轻人。如果我上任的话,会把老师傅请回来,把年轻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安排好,让每个人都干得有劲,玩得舒畅,把工厂当成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