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一同观战
明军这一手出乎意料,效果出奇的好,一千多敌军被击溃。富贵这八百骑兵也根本顾不上什么战果,击溃敌人之后,急匆匆地往城内跑,他们已经达到目的了,抓到了巴图孟克就是最大的收货,还要什么呢。
朱厚照吩咐人去通知那二百人回来,自己也带着部队杀回城内。
现在与之前已经是大不相同,有巴图孟克在手上,这算是大筹码。
回了城,此时潘宏郎的人也休息好了换岗,基本上应州城的空虚暂时已经不存在,至少在援军到来之前不会存在精神上疲累的可能。
潘宏郎就在城门口迎接朱厚照,他看到还抓来了巴图孟克,整个人都惊呆了。
原想着自己带三千人怕是要跟着应州一起沦陷,没想到陛下来了,原来获胜居然那么简单,还有这种操作……现在连巴图孟克都直接带回来了,那岂不是领着一千人出去就能获胜?
事实,并没有潘宏郎想的那么简单。
以游牧民族的彪悍,那是不可能你抓走个领头人就直接投降。
“陛下,现在当如何?”潘宏郎喜不自胜,以为战事就此结束。
“还能如何,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坚守城池,以待援兵。”朱厚照不存有任何侥幸心理。
“可巴图孟克就在咱们手上,那不如……”
“不如什么,逼他们投降?可记得土木堡之变,当时大明是怎么做的?”
没有用,为了一个国家,哪怕皇帝被抓了,也不能被胁迫。
人质是没有用的,你自己都能有这个骨气,为什么觉得你的敌人会如此不堪?
潘宏郎回头就对属下命令:“上城头,准备迎战,现在是后半夜,敌人极有可能会拼死一搏,能否守住应州在此一举,我潘宏郎在此立誓,死也要死在这应州城头!”
“坚守城头,陛下万岁!”立即有人呼应。
因为抓到了敌人首领,因此士气大振,很多才睡醒的将士一下就热血沸腾了,他们睡觉的时候陛下在干什么?陛下在城外领军与敌人死战,以此来守护他们的安睡,并且还抓回了巴图孟克。
厮杀汉并不会说什么场面话,因此,他们也唯有死战来表忠心。
潘宏郎带着士兵上了城头,这边一名副将问朱厚照:“陛下,这……人该如何处置?”
“你们不用管,交给朕。”
朱厚照让所有人都去准备了,机枪轮值人员也都就位,按理说接下来敌军要猛攻了,连夜攻打,因为他们的将领在朱厚照手里,不打的话士气就无法挽回。
所有人都开始准备,朱厚照却单独带着巴图孟克在一边说话。
“巴图,有什么想法?”
“朱厚照,想来,我应该是必死吧。”
巴图孟克面如死灰,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末路,城破不破他都会死,城内才几千人,他并不看好能守得住,所以城破之时,就是他身死的时刻,这个觉悟他是有的。
朱厚照却摇着头:“你错了,你到了朕手里,就死不了。”
巴图孟克疑惑:“这是为何?”
“看来,你的祖辈虽曾为帝,却依然是不了解真正的帝王,这叫文明你懂吗?任何人犯了任何大错,在其他人手里,可以杀,但在皇帝手里,万万杀不得。”
“为何杀不得,我是你的死敌!”
“那又如何,杀了你朕能得到什么好处?而不杀你,朕才会万古扬名,而且还能让天下归心,朕要告诉世人朕是仁德的皇帝,朕的心胸不单要比你草原宽广,还比海洋天空都更宽广,所以朕不能杀你。”
“朱厚照,你先别把话说得那么满,若是城破你该如何?”
“若城破,你自然还做你的大汗,朕绝不杀你。”
巴图孟克很不能理解这种做法,那是因为这种文化他没学全,自古以来帝王都是这样的,很多事下面的人可以做,但皇帝不能做。
“好,朱厚照,那我就坐着看你城破。”巴图孟克气哼哼地说。
“哈哈,朕的城池,不会破,你既然想看,那就一起上城头观看。”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朱厚照说完,领着巴图孟克一起上了城头,他居然还解开了捆着巴图孟克的绳索。
城楼上,朱厚照让人摆上了桌,放上酒肉,就跟巴图孟克两人坐下了。
连巴图孟克都没想到朱厚照来这一手,他们两人仿佛不是敌人,而是好友,观看的却是两人属下的决战,他不由得叹息一声道:“朱厚照,虽然我仍是与你为敌,但不得不承认,你有天子的气度,这点我不如你。”
朱厚照笑着摆摆手:“说这些都没用,能赢才是王道,有没有胆量跟朕坐在这里喝到天亮?若是你的人能破城,那就你赢,朕任凭发落,若是朕赢了,你得归降。”
巴图孟克沉默了半晌,终于咬着牙说:“好,我敬佩你这样的人,若真是我输,归降于你这样的皇帝也不丢人,起码你有种,但我要心服口服。”
两人就直接碰起了酒,各饮一杯。
朱厚照又满上一杯,站起来说:“将士们,朕与巴图饮酒于此,皆不会参与战事,你等战斗的结果将会决定我们两人的命运,无论何时,都不要为难巴图大汗。”
巴图孟克对朱厚照的心胸也是佩服无比,虽然他知道有演的成分,但这很加分不是吗。
无论对敌人还是对自己人,都是一种极大的振奋,而且刚才朱厚照的拼杀也很得人心。
“陛下放心,我等会在战场上,为陛下赢得荣耀!”
潘宏郎率先喊道,其他人一起附和:“陛下万岁,陛下万岁……”
光是这一下,士气就提升到了顶点,皇帝谈笑自若,与他们同生共死。
巴图孟克暗自叹了口气,或许,他真会输吧,这是他第一次觉得百倍兵力攻不下一座城,之前他都很有自信,只是明军主力赶来的时间比较发愁而已。
远处亮起了火把,一大片一大片,那是蒙古骑兵在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