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全城募捐 - 明朝独生子 - 盐焗卤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独生子 >

第三百八十九章全城募捐

还没等冯平喘口气儿,兵部得急电便送到了冯平的手里。大军急缺冬装,冯平咬着牙想了半天。

第二天京城所有的印刷厂全都忙活了起来,大街小巷上的报童手里都拿着一份报社的增印刊。

“号外号外北伐大军急确冬装各位,请将家中不用的冬装送往兵部衙门。”

冯平并没有将目光对准服装厂里的工人而是看向了京城的百姓们。

等着被服厂赶制冬装永远比不上直接拿现成的冬装运过去,如果用现成的冬装送往前线,最快5天的时间,在马市的明军就能换上崭新的冬装。

这一次募捐是全城性的自发性的。

冯平已经命各部衙门明令禁止强制百姓捐献。

同时,报纸上还刊登了前线急缺药品资讯。

当天晚上大明的太上皇朱祐樘大摇大摆的将宫中的一些御用物品全都送到了兵部衙门。

连皇帝老儿都这么捐了城中的大户们纷纷将自己家里用不着的、压箱底的被褥,全都送到了兵部衙门。

京城中的文官都没有料到冯平竟然另辟蹊径,从京城百姓的手中凑足了给前线大军的冬装。

随着成车的被褥冬装送往前线。

一辆辆的火车发出嘶鸣。

王守仁心里悬着的那一颗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冬装的事情解决了,但是药品还没有解决,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朝廷凑不出这么多御寒的药物。冯平扭头来到了金沙书院之中。

书院里的那些一学生正在忙活着调配药物。这些药物都是各地送来的药材,而景山书院的学生们主要是负责将它们分装成中成药。

但是即便是这样,这些送来的药材也远远不够30万大军需要。冯平一景山书院便看出了这一点。

随即冯平便不顾师生们的挽留直接离开了景山书院,既然药材送不上去,那就把那些生病的将士们撤下来。

冯平当机立断,来到了兵部衙门。

接到电报的唐寅即刻开始统计起了严重感冒将士们的数量。

同时将患病的军士们分成了两个等级。

只有一点感冒症状的将士被单独隔离了起来。

而那些重感冒的病患全都被送上了火车运回到了大后方。

这也完全依托了铁路的运输能力。不断的有明军将士被送到后方又有新的将士补充到了前线。

大明帝国庞大到恐怖的人口优势正在完全展开,而此时无论是阿拉克还是巴图蒙克,对此都是一无所知。

除此之外,随着草原的大雪逐渐减小,躲在黄山老林里的钱宁跟那些汉民,也仿佛看到了生的曙光。

当时蒙古的骑兵最近时就已经到达了他们所藏身的山脚下,但是这些蒙古骑兵仿佛惶惶不可终日般,仅仅是简单的搜查了一下便迅速离开了。

当这一伙蒙古骑兵离开之后,便再也没有人来打探过汉民营的情况了。

正当钱宁带着一群老弱病残躲在雪山之中瑟瑟发抖的时候,忽然在雪山的背面出现了一支明军。

是汪直。

从辽东出发的明军本身穿的就是冬装,而辽东的明军长期驻扎在苦寒之地,对于草原上的这些寒风早已是习以为常,因此辽东的明军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

只不过当辽东的明军抵达预定地点时,却并没有看到朝廷的主力。

不禁有些诧异,因为按照计划,朱厚照应当是在此地与汪直会师的。

当钱宁见到辽东的明军之后,当即便一骑出山直奔汪直的大营而去。

此时汪直手下三万兵马正在草原上像没头的苍蝇乱撞,而汪直也正望着手中的地图在怀疑人生。

忽然一旁的亲卫急匆匆的跑了过来。

“公公,钱指挥使求见。”

汪直愣在原地打了个激灵赶忙道:“快快有请。”

不消片刻工夫,钱宁便来到了汪直的面前。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汪公公,你让我等的好苦啊。”

忽然见到钱宁,汪直也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钱大人,你知道陛下现在何处?”

钱宁看了口气说道:“汪公公,我也不知道啊。按照原本约定的时间,现在陛下的大军应当已经抵达此处了。我手下的粮草都已经用尽了,但是却还没有见到朝廷大军的影子,莫不是前面.”钱宁赶忙住嘴,剩下的话也没有说出口。

汪直眉头紧皱,望着地图上的板升城问道:“钱指挥使,板升城的位置准确吗?”

钱宁点了点头说道:“汪公公,板升城的位置绝对确定,就在此地。”

因为之前汪直被押往汉民营的时候,曾经经过板升城,所以钱宁是知道板升城城的具体位置的。

此时的汪直只感觉到气血上涌。

板升城近在眼前,朝廷的大军现在还没有抵达此地,说明在前面遇到了麻烦,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人在后面给巴图蒙克来一刀子。

而汪直恰好就是这一把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