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冬装告急
而一旦北伐大军不保,长城以南便是一马平川在也没有可战之兵了。整个京城陷入了一种空前的恐慌之中。
“伯安啊,城郊的那几个被服厂你都去看了吗?”
王守仁点了点头说道:“都去过了,但是即便是昼夜不息,恐怕也不能提前这么多时间将冬装赶制出来,天津那边的被服厂,天津商会的钱主事也已经去下面催了,但是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原本势如破竹的明军,却因为一场大雪退了下来。
而如果后面再不能把冬装送上去,恐怕明天出现在城外的就是蒙古人的铁蹄了。
钱万贯也难得的亲自冲进了工厂里面。
无论是女工还是男工,都已经连续加班了十几个时辰,整个被服厂完全进入了人歇机器不歇的状态。
但是距离朝廷要的数目还差了一大截。
“东家,朝廷实在催的太紧了,已经累着了不少工人了,不如我们商量一下晚一点交货。”
钱万贯双眼猩红的说道:“不成,所有冬装必须按期交付。”
“东家,这真的不是人力可以能完成的啊。”
“那也不成!告诉他们干好了有赏,办砸了,老子砸了他们的饭碗!”
就当钱万贯盯在工厂里的时候,身旁的随从忽然从外面跑了过来。
“老爷京城来客人了。”
钱万贯点了点头说道:“我知道了,告诉兵部的人不用催,我会尽力将冬装。”
随同却说道:“老爷您误会了,不是来催冬装的事儿。"
钱万贯一愣,意识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劲,赶忙朝着行政楼走去。
等在钱万贯工厂行政楼里的人正是大明早已上任的应州知府汪航。
一见到汪航,钱万贯便猜出了些许汪航的来意。
“汪大人,如果你是来催冬装的话,我切下脑袋来给你担保。我钱万贯即便是毁家纾难也会将冬装如期交付。”
汪航望着钱万贯笑了笑说道:“钱老板做事不用这么着急,日后朝廷用的到钱老板的地方可多着呢。”
钱万贯冷哼一声望着汪航问道:
“汪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钱老板,你我都是明白人,咱们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朝廷的新政惹到了太多的人。如果钱老板你能弃暗投明的话,按照钱老板在草原上的功勋,至少也可以得一个侯爵.”
钱万贯望着汪航笑了笑说道:“汪大人,你看我钱某人像是那卖主投敌的汉奸吗?”
汪航望着钱万贯,笑了笑说道:“钱老板,您手下的工厂,不过就是占了朝廷单子的五分之一,这京城天津已经有好几家工厂答应了我们的条件,即便是您一家如期交付,恐怕前面的战士,也拿不到足额的冬装,与其如此为何不自己找一场富贵呢?”
“谁答应了你的条件?老子第一个灭了他!”
钱万贯的脸色陡然一变,盯着汪航厉声呵斥道。
钱万贯出身草莽,全是靠着正德新政起家,好在钱万贯也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在严词拒绝了汪航之后。汪航却大笑了两声,扭头离开了钱万贯的工厂。
而此时的巴图孟克已经领着二十万精锐骑兵直奔延绥镇而去。
而朝廷修建的京嘉铁路线,只修到了大同一段。而此时的延绥铁路线尚未竣工,连电报线都是勉强架设完毕。
在大同的杨一清刚才还在为冬装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还没等喘口气儿。
延绥镇的军报就已经送到了眼前。
"杨部堂,鞑子10万大军兵围延绥。”
延绥镇告急。
杨一清震惊的站了起来赶忙问道:"延绥还有多少兵马?”
“禀杨部堂,延绥三卫按照编制共计两万七千人。”
杨一清无力的坐在一旁。
朱厚照带走了20万人,而此时的大同只剩下区区十万人,这十万人尚且没有冬装,倘若贸然出战必然招致灭顶之灾。
徐光祚在一旁望着地图说道:“杨步堂现在紧要的事情恐怕不是延绥,等到鞑子大军绕过延绥强渡黄河之后才是塌天的大祸啊。”
巴图孟克的进军路线非常明了,那就是从延绥破长城入关而后强渡黄河,向东直取京城。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此时的杨一清望着已经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张懋望着地图说道:“如果半个月之内陛下不能收兵的话,京城危矣。”
没有冬装就不能收兵,兴和马市外的那10万蒙古骑兵不是吃干饭的。一旦明军贸然撤军,必然招致溃败。
朱厚照不想做朱祁镇,马市也不是土木堡。
收兵现在成了唯一的选择,显然老天爷并不像这么轻轻松松的放走朱厚照,明军大营中不断地有将士们因为水土不服开始出现了发热等症状。
即便是到了后世,每年的冬天也是北方流感多发的季节。军营正视人口密集之处,一旦有一人感染,全军都跑不了。
药品告急
唐寅忧心重重的走到了龙帐之中。这一份表格缓缓的放在了朱厚照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