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恐怖的寒冬 - 明朝独生子 - 盐焗卤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独生子 >

第三百八十七章恐怖的寒冬

欧亚大陆上的冬季风是所有军队的噩梦。即便到了二战时,那个留着一撇小胡子的疯子,最后也是拜倒在了凛冽的冬季风面前。此时的明军显然没有对抗大自然的力量。但朱厚照知道降雪时还不是最恐怖的。

最恐怖的是明天开始的化冻。生活的北方的人都知道。一年之中北方最独特的景色往往出现在大雪过后的那一天。

粗犷的北方,降水不似江南的细雨绵绵,好似前列腺发炎。

在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雪之后,往往是一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而这个时候大量的积雪将会融化蒸发的雪水会将地面上仅存的温度带向大气层。

而往往大雪过后的几天气温都是低到令人发指的。

草原上的雪仅仅用了一个下午的功夫,就将明军的大营换上了一副银装素裹的模样。而此时的明军身上穿着的还是当时从雁门关处管时所穿的秋装。

朱厚照漫步在明军的军营之中,望着一片白茫茫的大营犹豫了片刻便果断的下令全军后撤。

当年朱棣北伐草原的时候,有好几次也是被突如其来的大雪击退的。

而此时板升城中那些土生土长的蒙古人,已经翻找出了家中所储备的冬装。

反击的号角即将吹响,城中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这是长生天的震怒,汉人终究抵不过神明,信仰的力量再次激发了蒙古人的血性。

杀出城去

大部分蒙古人心中只有这一个念头,只要下了雪,草原便还是属于成吉思汗的子孙。

刚刚对板升城形成合围的明军,在见到大雪之后便立即开始按部就班的准备撤退了。

此时草原上的兴和马市倒是像极了大明楔入草原的一根钉子源源不断的补给,正在运往兴和马市。

但是无论是大同,还是并不还是远在京城的内阁,都没有料到今年草原的冬天来得竟然这么快。

而此时的大同早已经吵翻了,两个老头子几乎天天得围在杨一清的面前嚷嚷着要往前线送冬装。但是杨一清也不是神仙,这个时候谁能变出来冬装。

撤回到马市的明军将士们总算是松了一口气。但是很快明军们就发现,除了眼前凶狠的蒙古人之外,草原上最为严酷的冬天已经悄然降临。

单薄的秋装已经不能抵御草原上的严寒,草原上的草木都已经枯萎,能用来燃烧取暖的燃料也并不多。

不少的士兵只能聚在一起抱团取暖。在朱厚照的专列之中朱晖跟仇钺正愁眉不展地望着地图。

“陛下,户部准备的冬装最快也要半个月之后才能送过来。”

朱厚照坐在自己的专列中的龙椅上沉默不语。自己什么都料到了,但是偏偏就没有料到这突如其来的冬天。

大明原本就是应该亡在这个可恶的小冰河期的手里,谁能抵抗天意呢?

唐寅望着朱厚照说道:“”陛下我们的粮食充足,弹药充沛,臣已经下令让各部将士寻找取暖的材料。”

几家欢喜几家愁。

自以为获得了天意的巴图孟克,此时已经重新点燃了斗志。

在明军撤退之后,巴图孟克当即下令各部即刻出击,包围了明军聚集的兴和马市。初此之外,巴图孟克敏锐的察觉到这将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重现当年成吉思汗的荣光,或许就在眼前。大明各地的兵力都被抽掉一空。挡在巴图蒙克面前的只有一座吹弹可破的长城防线。

越过长城直驱北京。

天下唾手可得。

想到这里,巴图孟克不禁重新望向了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

此时的阿拉克也已经不见了当日的狼狈神色,像极了一只得到主人撑腰的二哈。

巴图孟克一把揪起了阿拉克的衣领子,恶狠狠地对着阿拉克说道:“如果这一次你再把事情办砸了,我便废了你,重新立一个。”

阿拉克点头如捣蒜。

“是,父皇,儿臣不敢了。”

此时在一旁的孙景文却对巴图蒙克说道:

“大汗,大同以东的宣府等地,仍有大量明军驻扎不如我们往西绕过大同,直取太原,而后宁武关,北上直驱京师。”

巴图蒙克留下了10万骑兵,交给了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阿拉克,而自己则是跟孙景文一道。直奔陕西的绥远镇而去。

最终事实将证明,虽然阿拉克的军事才能有待考查,但是阿拉克坑爹的本事,还是有目共睹的。

此时在朱厚照的大帐之中,唐寅等人正在看着地图。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朱厚照眉头紧锁,望着唐隐问道:

“唐寅,如果你是巴图蒙克,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

唐寅略加思索,望着朱厚照犹豫了片刻之后才说道:“

陛下如果臣是巴图蒙克,必然要趁着我大明北疆空虚趁虚而入,而在兴和马市的大军只需要留下一部分兵马牵制即可。”

朱厚照的神情逐渐严肃起来

而朱晖此时正驾驶着装甲列车不断的拱卫铁路线。

自从天色暗下来之后,蒙古人已经多次想要拆除掉明军的铁路,朱晖只能通过不断的在铁路之上行驶而驱散蒙古人的袭扰。

“报告陛下,电报线又断了。”

朱厚照眉头紧皱,过了一会说道:“八百里加急告诉大同,立刻准备冬装,接应大军,同时知会九边各地整军备战。”

纵然是知道了巴图孟克将要南下,朱厚照也是无可奈何,因为自己以及这30万精锐已经全都被困在了草原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