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试用制
王守仁其实是打了个擦边球,朱厚照赶紧发话,望着王恕笑道:“王阁老,此科开恩科无妨,然来年正科,仍由八股取士,意下如何?”
王恕一愣,随即便反应过来,说道:“陛下这朝中并无此差缺,滥于取士,非明君之道啊。”
朱厚照笑道:“咱们先把那士给取了,若实学官员牧民有方,便留一实学而罢一八股,以此类推。”
“陛下,这样一来,对八股学子是否有些不公,为何要等这些实学官员先去治理?”
“倘若八股学子若有真才实学,大可以考取实学功名,先行牧民,虽道不同,然科举之道,殊途同归,为万民谋福祉耳,有何不可?”
王恕犹豫了,最终,王恕点了点头,退到了一旁,朱厚照松了口气,众臣散朝,朱厚照悄悄的留下了王守仁。
“陛下。”重归朝堂的王守仁,平添了几分圣贤之气,不卑不亢的站在朱厚照的面前,与畏畏缩缩好似小流氓的朱厚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届恩科,你打算拟定多少官缺?”
王守仁略加思索道:“陛下,吏部其实送上来一些缺口,大概一百来处,其中多以云贵之处为多。”
朱厚照点了点头,说道:“不急,想办法,让户部跟工部,在报一百来个官缺上来,至少要募三百人。”
王守仁微微点头,显然朱厚照这是想借着这一届恩科,直接间接的废掉八股取士。
实学生员采取试用制,分两种科举路线,其一
由各大书院先行组织书院内考试,最后送学生统一赴景山书院赶考,最后参加会试。
其二就是类似于之前的科举制,分县试、乡试、会试。
只不过考题换成了实学问题,一点孔孟之道都看不出来。
层层选拔,只是为了节约考试资源,故而这些人,即便是过了县试、乡试其实也是没有功名的。
不过一些脑袋灵光的人已经发现了,今上笃信实学,实学官员在任之处有口皆碑,既得君心又得民心,前途一片光明。
那些八股文人其实更大的原因是在酸这些实学出身的人而已。
此番恩科一处,朝野大哗,不过在京津倒是没闹出什么浪花来,因为那些书生全都在大牢里关着呢。
一个个的都给判了刑,不过赔偿商家的损失,拿到商家的和解书后达到一定数额就可以折抵刑期。
不少家境优渥的书生已经被家中的人给接了回去“严加管教”了。
现如今大牢里剩下的,大多都是寒门“贵子”了。
王恕听说了这件事之后,亲自来到了锦衣卫的诏狱之中。
只见一个个瘦的皮包骨头的书生,一见到活人眼睛都绿了。
王恕的眉头紧皱,望着眼前的这些书生恨铁不成钢的怒道:“你们这是何苦闹这么一遭?朝廷待你们如何?天下黎庶待你又如何?为孔圣蒙羞,你们真的有脸吗?”
一名眼尖的书生,一眼便认了出来,来人便是当朝内阁首辅王恕。
“王阁老,王阁老搭救我等啊,那些富家公子哥儿都被家人赎回去享福了,只有我等寒门子弟,在此地受难,唯有王阁老才能搭救我等啊。”
王恕虽然不是寒门出身,但是见到此情此景,不禁有些感慨。
倒是陪在一旁的钱宁望着这些书生不禁想起来当年那个只身布衣进京的自己。
倘若王恕此时再说几句好话,没准钱宁会心软一下。
不料王恕却盯着眼前的这些人怒道:“放屁,那些富家公子哥儿岂是回家享福了?你只见其人前显贵不见人后受罪?”
那书生低下头,无奈的退了两步,望着王恕大笑道:“哈哈哈,我当这人人都盛赞的王恕王阁老,乃是公平正义,深明大义之辈,今日一见不过如此,不过如此啊。”
“放肆!”
王恕一拍桌子,望着那书生质问道:“老夫只是为《大明律》说话。”
“放屁,老子看你就是拿了那些人的脏钱,你们这些官员不就是如此?倘若我有朝一日能重见天日,我必将你王恕之嘴脸昭告世人!”
“老夫再说一遍,老夫是为《大明律》说话,那些书生,赔偿了商家损失,自然无事,可以出狱,尔等要为自己的行径负责,故而要被羁押于此!”
“就因为我们没钱?就因为他们是世家子?”
王恕一拍桌子怒道:“对,就是因为你们没钱!”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的望着王恕,不过王恕却诧异的望着周围的人问道:“怎么?难道不是如此?商家的铺面,被你们砸烂,又未被伤性命,赔了银子,在狱中羁押旬月回家管教,如此有何不妥?”
“那我等没银子,出身寒门就活该在此受罪吗?!”
“老夫再说一遍,你们不是活该,你们是囚犯,你们是罪人!待在这里,不是因为你们穷,而是因为你们犯罪!从来没有人瞧不起你们,只有你们自己瞧不起你们自己。”
那书生无力的坐在一旁,不过显然对王恕说的事情嗤之以鼻。
“穷人命苦,徒乎奈何耳,你王恕王介庵居庙堂之高,枉顾我等寒门学子,同为圣人门徒,我等自幼便是寒窗苦读,凭什么他们便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王恕闻言一愣,随即笑了,倘若不是来此大牢之前,见过朱厚照,王恕决计不会说出这样的话,但是现在王恕已经开悟了。
自古以来,沽名最快莫过于怜悯弱者。
一股畸形的风气深入人心——谁穷谁有理。
按闹分配。
穷人遂成恶人。
富人纵使毁家纾难,舍生取义仍为众矢之的,穷人空耗气力趋利避害做鸟兽散却为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