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三大盐商 - 明朝独生子 - 盐焗卤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独生子 >

第二百五十二章三大盐商

“徽商对朕新盐政的事情怎么看?”王守仁皱眉头道:“陛下,臣之前早就派人问过他们的灶户,这些灶户们都不肯北上,只能用景山书院的新法制盐了。”

朱厚照笑道:“杨阁老,朕现在就下一道旨,你看怎么样?”

杨廷和忽然就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望着朱厚照问道:“陛下请讲。”

“朕欲废各地之户籍之差,统称民户。”

“陛下,这.”

朱厚照知道上来就废了户籍制度,这杨廷和必然是不肯答应。

“朕只知道操之过急,先废了灶户,灶户改为民户,一视同仁,万世不改,杨阁老以为如何?”

杨廷和听到朱厚照这么说,才松了口气,点了点头之后道:“既然灶户不为朝廷驱使,废止也罢。”

朱厚照随即问道:“王爱卿,你可听说过盐帮?”

“盐帮?”王守仁一愣,这种事情王守仁一个书生自然是不知道的。

不过此时一旁的焦芳却答道:“陛下,这盐帮就是伪吴王张士诚起家的老底子,洪武初年就被彻底弹压了。”

“弹压了你还提他作甚。”杨廷和冷哼一声道。

“杨阁老有所不知,这江南的盐商,将盐价抬的这么高,若是没有盐帮,这天下百姓难不成都得饿死不成?”

焦芳显然对盐帮的态度还算不错。

朱厚照望着焦芳道:“焦芳,你是不是识得盐帮中人?”

“这臣。”

“朕恕你无罪,再说了新政已然刊发,盐帮已经合法了,你还怕甚。”

焦芳憨笑了两声道:“启禀陛下,臣在江湖上确实是认识几个盐帮的朋友,不过多年已无往来,毕竟盐帮来无影去无踪的。”

“好,朕就命你去办这个差事,三个月之内,务必使天下百姓都吃的起盐。”

内需,内需,还是内需。

朱厚照需要将大明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的内需给释放出来。

只有这样大明才能快速发展。

当年那些殖民.主义发家的路,我们要走,那辉煌的三十年,我们走过的路,我们也要走。

这几天老百姓们都炸了锅,一个个看向盐铺的眼神都变了。

“小二,拿一斤盐。”

“十文。”

“十文?!你怎么不去抢,这朝廷都废了你们专营的盐了,你们还卖这么贵?”妇人哼了一声之后,当即拿着钱走了。

这时代,因为副食品的短缺,百姓们对这些食盐需求是巨大的。

百姓们看着盐铺的里的伙计,就像在看大傻.逼。

伙计们看着外面的百姓,也像是在看大傻.逼。

“这些人不会真以为那小皇帝下个旨,这千年不变的盐铁专营就能废了吧。”

“甭管他们了,这群人过几天就得老老实实的过来买盐了,掌柜的那边没发信儿,咱们就不能降价。”

“得嘞,五爷您做好,小的去给您上壶茶。”

伙计刚刚把茶端过来,就听得外面大喊道:“私盐!上好的私盐,快来买啊,五文钱两斤!”

“噗”

这五爷险些没被活活呛死。

“这是怎么回事?这些卖私盐的都这么无法无天了吗?”

“五爷,这.”

“快出去看看。”

此时外面已经围满了人,望着几个挑着担子的私盐贩子。

“各位乡亲们快看啊,这是最好的细盐啊。”

白花花的食盐,很快便聚集了一大堆的百姓簇拥在贩子的身边。

“小犊子你活腻了吧!这是天子脚下,你敢当街叫卖私盐?”

“私盐怎么了?陛下下旨了,私盐也能卖了!实不相瞒,这朝廷的盐场,从我们这可是着实是进了一大批的盐过去,你们这买卖,快关张了!”

“你!”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五爷气的指着私盐贩子说不出话来。

这食盐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景山书院还有一大批的大夫正围在渤海之畔进行着反复的实验。

最终,选定了山东滨县富平一带选定为官办盐场所在地。

这是从气候等诸多方面选定的,虽然北方没有江南那么炎热的气候,但是此地一年多晴空万里之节气,水源则取自济水,也就是大清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