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军民鱼水情 - 明朝独生子 - 盐焗卤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独生子 >

第二百二十四章军民鱼水情

而且朱厚照的国书上也明确的说了,大明各地,因推行新政,故而朝廷不会有这么多精力处理零零散散的小马市。故而北疆大部分马市,将会逐步向兴和集中。

等到这几天干道修成之后,除了甘肃一带之外,交通不便,保留几处马市之外,其余各地的马市都会集中到兴和。

博伦特不禁咽了咽口水,只要待到自己继承汗位之后,只需要严守兴和一地,就可以稳坐钓鱼台了。

人人都不得不去拼搏,但是没有人会拒绝成为富二代。

其实这一切,都被朱厚照算计好了。

大明九边军改,延绥、大同、山西三镇的军力在短期内必然会遭到极大的削弱,而且这三镇又不同寻常。

若鞑子自甘肃、宁夏入关,挡在他们面前的有奔腾不息的黄河、渭水等诸多大河阻拦,且陕西境内并不是大明的经济腹地。

即便是蒙古打进来,也占不到什么好处。

毕竟西北一带,诸多关口要隘,汉唐两朝近千年的经营,西北的险要之处几乎都被明确的分析了个遍。

无论鞑子从哪个方向进攻,也不会闯进内地。

但是山西就不同了,一旦过了山西,就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宁武关了,过了宁武关,东可攻北京,南可取中原,自山西入了关,就等于是孙悟空打进了南天门一般。

宣府、蓟州两地,其部队本就战斗力强于其余各镇,且背靠京师,尚有十余万京军撑场子,即便是被削弱一点,也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现在朱厚照弄了一个兴和“自贸区”挡在大同的外面,表面上是巴图蒙克送了一块大肥肉。

但是当那一辆辆冒着黑烟的长龙拖着无穷无尽的兵马跟火炮直奔兴和的时候,蒙古人才会回过味来,兴和“自贸区”是被大明给忽悠了。

现在在乾清宫的御案上,就已经摆着一张设计图了。

一辆火车,被这些书院的学生们,几乎改装成了一列行驶在陆地上的战列舰,火车的两旁装满了火炮。

这种装甲列车跟骑兵配合起来,朱厚照实在是想不通这个时代究竟有什么东西能够打败他们。

等到大同的天色再次暗下来的时候,谷大用便带着缇骑们出动了。

史云:是夜,缇骑四出,擒贼五百三十余,就地格杀三百余。

王宏最终还是拦住了磨刀霍霍的谷大用。

首逆尽数诛杀,整个大同城,这几日城门都在往城外运着尸体。

纵然如此,这些老百姓们却明显的意识到了,这些留下来的边军,已经跟以前的边军完全不一样了。

严明的军纪,城墙上的军士身板挺的笔直,出门买个包子,都要花钱了。

中国的老百姓要的一点都不多,只需要这样,就足够让军民形同鱼水了。

龙武中卫,以及裁军过的大同镇军士,陆陆续续的走上了街头。

营啸闹了一整宿,大同不少民房被焚毁了。

朱厚照命人从各地采购的建材已经到位了,新成立的大同镇,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着城中的百姓们重建家园。

王德富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平头百姓,前日城中闹了营啸,起了兵灾,王德富家的宅子被一把火烧了个精光。

等到兵灾平息,王德富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了家中,望着已经成了一片瓦砾的宅子,欲哭无泪的跪倒在地上。

日子还得过,将废墟里的破砖块挑挑捡捡,这个时候,各家各户的房子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损毁,找不到人帮忙的王德富只能是自己一个人在一片废墟里挑出能用的材料,而后准备重建。

不料这个时候,忽然来了一队没穿甲胄的军士。

“老乡,这家是您嘞吧。”

王德富猛地打了个激灵,惶恐的看着来人。

“军爷,您.”膝盖一软,王德富就要跪倒:“家里实在是啥也没了,留条活路罢”

那军士被着实的吓了一跳,王德富跪倒在地,那军士急中生智,跟着一块跪倒在地上。

“不是,叔儿,你这都快跟额爹一样大了,你来这么大礼额受不起啊。”

“啊?”

王德富一愣,仔细的端详起了面前的军士。

自己的儿子前几年跟着自家掌柜的,去天津做买卖了,只有年底才会回来,今年也跟自己面前的这个娃儿差不多大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叔儿,你快起来吧,万岁爷.呃不是镇国公让额们帮乡亲们修房子嘞。”

“啊?”

王德富坐起来,几个军士打量了一下王德富家的宅基地,对王德富说道:“叔儿,您这宅子之前是有个侧门开的不太方便吧。”

“对啊。”

军士拿出了一张纸对王德富说道:“您瞅瞅,我给您按这个修成不成,您不用掏银子,朝廷把银子都给您掏了,您点个头额们就开干咧。”

王德富哪敢提条件,有房子就不错了,赶忙点了点头说道:“成,成。”

随着一袋袋像“面粉”的东西被抬了过来,王德富傻了。

“娃儿,这.这东西也太贵重咧,可使不得啊。”

“您说啥嘞,靠远些,别弄身上,这些水泥是府里给您买的,用就是了。”

王德富的儿子就是跟着一个建材商在天津,知道这水泥有多贵重,自己竟然也能住上这水泥房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