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皇家慈善基金会
可以说在贞观十二年的下半年里,大唐还是很热闹的,光李晟这个太子所弄出的新闻就足够霸版不少的头版头条,很是丰富了大唐子民们的无聊生活。可惜,这些八卦新闻却没有‘八卦杂志(报纸)’来报到只能依靠众人的口口相传而流通,虽然版本也更丰富多样化了,但这乐子么却还真是少了不少。
大唐现在的版图也不算小,等很多偏远的地方收到消息,那已经是发生了很久后的事情。不过,这也造成了有关太子殿下啊的消息一时间经久不衰的景象,让李晟这个太子的声望与名气一时间除了李世民外再无人能比。
在‘皇家学院小学馆’进入整个大唐人们的视线中不久后,李晟以太子的名义下发了三则消息出去。
第一则消息为:‘皇家学院小学馆’正式开始接受捐款。欢迎大唐各界人士来‘皇家慈善基金’募捐。
‘皇家慈善基金会’为福利事业,由太子所主理。据说这‘皇家慈善基金会’的名誉会长正是圣上,而太子则是常任理事会的会长,长乐县伯凌安是常任理事会的副会长。另外还有皇室中的几位也在其中担任了个什么副会长以及理事的头衔。
据说‘皇家慈善基金会’的规矩是:所有捐款的人士以及所捐款项都会第一时间公布与众并所有捐款都是透明化,花费随时接受天下人的查验,绝不挪用。
如某某捐款用于‘皇家学院小学馆’的宿舍一楼的建设。除了公示外,所有是由得到的捐款所建的‘处所’都会有专门的影壁刻上(或立碑)捐款人的名字。
毕竟大唐各州可是划分出了十道,李晟不可能在这十道同时都新建一所小学,他可没那么大的财力,再加上建设学校的材料也不是那么好弄的。如此那就肯定是会有个先来后到之分。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李晟才不管那些人呢,他弄这个出来也是没辙。
同样,太子这一举动让那些没给太子送过钱的大臣们也只能忙不迭的往‘皇家慈善基金’中捐款。
半年内募捐款数最多的那道,第二所免费小学就会在那里兴建。等那时候李晟就有话说了,可不是他优待那里,而是他们当地的豪族们给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是。
哦,你是隐世大家不看重钱财?
那很好啊,我找的就是‘志愿者’呢,束脩不多或者说是没有,只管食宿,愿意来麽?
李晟的这份‘召集令’可以说让不少隐世的大儒们都有些抓瞎,他们是出山呢还是出山呢?还是……?
相比这前两则消息,这第三则消息就略有些弱了点,但也风头不小,很是让不少读书人憧憬不已。
反正不论怎么弄,李晟这个太子都是不会吃亏的。何乐而不为呢!
不说跟前朝比了,一时间在百姓们的心中,他们的皇帝(皇族)比任何朝代的皇帝都要好!
可以说,李氏皇族在这‘募捐’活动中是最得利的,受益最大。很是刷了一番这天下人的好感度。让百姓们一下子对皇室忠心了很多支持了很多,提升了不少的凝聚力。
据说那‘募捐办公室’中有一面墙被弄成了公告板,上面每日都有新公告出来‘公示’所接收到的募捐款项出处。
李晟的这个‘召集令’是面对整个大唐的文人圈子发的,无论你是狂生还是儒生,是隐士还是乡间的秀才;甚至不用秀才,只要是考过明经能认的字的。
当然,这其中也不是没有一开始没给钱的皇室,如魏王李泰等几个与‘李承乾’这个太子并不对付的,以及觉得看不上这种事情的一些皇室中人就没给李晟送钱。
不说别的,光长安城附近这边跟李晟关系好的那几家,如那几位跟李晟最近走动的很近的公主们,在听到太子要办学院的事情后,二话不说的就给李晟送了一笔钱过来。
另外如秦琼与程咬金,以及跟闻人磊与太子都有些合作的那几家,多多少少的也都给太子送了些钱财来,以支持太子要办的事。这也算是个心意不是。
不然若是迟了,等这天下人都知道谁谁谁捐款了多少后,就他们家没有捐款,那他们这脸可不就真丢大了么。绝对不行!
不仅要捐款还要比那谁谁谁家捐的更多才是!可不能让别人给比下去了!绝对不行!
而李晟也不替他们瞒着,‘公示’的时候自然就没有他们(府上)的名字。这下子可让他们丢了个大脸,虽然百姓们或许不能弄的那么清楚,但这各大世家与朝中的众多大臣们还能不清楚麽。
不仅如此,本来太子弄的这个‘皇家学院’就已经让百姓们对圣上对太子那是感激的不得了,这下子百姓们更是知道了,原来这个王爷那个公主,几乎整个皇室宗族们全都是出了钱的。
反正不管是愿意不愿意,这朝中的满朝文武包括地方上的官员们全都陆陆续续的往‘皇家慈善基金会’这里捐了款,就怕没捐的话被这天下人给小看了,被当地人在背后指着脊梁骨骂。
再说了,募捐还能将各地人的兴致都挑动起来。总归是好处多多的事,完全可行。
太子诚请天下名师与隐世大儒能出来为这天下苍生谋福什么什么的。
呵呵……李晟可不担心这点,完全不担心。
如某年某月某日李家捐了多少多少,某日xxx家捐了多少多少,全部都是第一时间就会记录公布,让任何人(平民)随时都可以看到。
这一下子,李氏皇族在民间的声望可就有了个质的飞跃。没人不说皇室们好的,表示有这样的皇族可真是他们这天下百姓们的福气。
这种偷偷往各地世家脸上摸黑和给他们添加压力的事,李晟干的不要太高兴。简直鸡贼的不要不要的。
只要你有心愿意教学太子就收,毕竟总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是。就算肚子里学问不够,也能给孩子们启启蒙或是帮着干点助教的活儿不是。
毕竟这‘托儿’他可是有不少,还都是自愿自发的,一点都不需要他开口。
可以说,有晋阳小公主这么一对比,那几位没参与其中的(成年)皇室宗亲真是丢了个大脸,只能忙之后补救,第一时间就赶紧派人往‘募捐所’送钱去。为:诚招各界‘志愿者’加入‘皇家学院小学馆’或‘皇家慈善基金协会’中来。‘皇家学院’诚招天下有识(有德)之士加入。
本来送钱给太子的人家只是出于一片本心,想跟着做点好事,他们还真没想过竟然还会有这种益处。
因此李晟很是无耻的将募捐这个大杀器扔了出去,用于扰乱众人的视线注意并帮自己推卸责任。况且吧,虽然他说要兴办学院可也没说全都光他一个人出钱去办。若是有愿意给钱的李晟也是很高兴的。
这些人其实也不光是看在李晟这个太子的份上以及合作者的份上,他们给钱给的都是很心甘情愿的。毕竟这种兴办教育的事情无论是在哪个朝代都很是让人赞赏并追捧的,人气很足。能在这种事上添砖加瓦,也算是他们做了件善事,还需要再多的理由?
李晟的这个行为真可谓是够狠的,让不少没想过要捐款的大臣们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忍气吞声的跑去捐款,就怕到时候被人说为富不仁,没有善心跟抠门什么的。他们可丢不起这个人!
至于没人捐款?
为此,太子还在安仁坊那边的办公地点特意又新搭建了个‘募捐办公室’出来,专门用于接受募捐的事宜。
没看上面就连没开府的小公主们都有特别写上呢,如晋阳公主捐款五金三十贯;这是最开始就有的。也因为有晋阳公主的这个带头作用,不久后各小公主们也都多多少少的拿了些出来。宫里的小公主们钱不多,但也是她们的一点心意不是。
那些人家,一家不漏的全都被百姓们发了好人卡,一时间名声好的不得了。不说整个大唐的百姓们都知道他们,但大部分百姓们还是有的。全都交口称赞的,一口一个是善人的喊着,简直别提多真心。
嗯,具体意思就是呢,我办学院啦,有没有人愿意来当老师的啊?
大儒呢?隐士呢?
都别猫着了,出来为这天下百姓们付出你们的一份力量来吧。有那一肚子学问藏着干嘛,快来教导学子们,为这天下百姓们做点好事吧。
到时候,哪里的募捐最多他就在哪里最先建立‘皇家学院小学馆’分院。有这个规定在,到时候就谁也不能说出他的错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