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轰动全城 - 神唐 - 凝望星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神唐 >

191轰动全城

安仁坊这边的仪式所花费的时间比东宫可长的多。从早上八点左右开始,到下午近四点结束。这场在安仁坊所举办的‘皇家学院小学馆’的奠基仪式,光是宣讲就花费了几乎三个时辰左右。也难怪那些文书们一个个都累的几乎不能说话,这完全能够理解,他们怕是还从未说过这么长时间的话,尤其还都是高声的喊话,确实是够辛苦的。

不过,这些文书们虽然受了苦但心中却都是很满足的。今后他们也会是这‘皇家学院’中的助教,此时这些将来的‘助教’们虽然还不明白什么叫集体荣耀感,但在此刻他们的心中都有股子与有荣焉的豪情。仿佛受到这些百姓们欢迎以及关注的就是他们本人。

从头到尾,不少从一开始就过来的平民们连饭都没舍得回去吃,虽然已经听过了好几遍(宣讲)却还是舍不得离开,依旧继续听完了全场,直到奠基仪式结束这才依依不舍的回去家中。

有那记性不错的,还真几乎能把文书们所宣讲的内容给复述个七七八八的。等在一起讨论此事时,很是得到了周边邻居们的吹捧。

当日,安仁坊那边不仅那些庶民们围观的越来越多,不少官宦家中的人,包括从东宫离开的那些大臣们以及那些宗室们不少在听说了此事后,虽然没有亲自到场也派遣了家中的下人或仆从们过去听了个新鲜。

等听到回来的人的复述以及对当时那番热闹情景的描述后,众人对太子的这番大手笔更是心下感叹不已,深感佩服。

除了个别的宗室如李孝恭几人外,绝大多数的人对于这所‘皇家学院小学馆’的事情都并不了解,具体是怎么个回事,也是在听到了回禀后这才清楚这里面的章程。

而后,每日每月再逐一汇总记录以便让李晟知道究竟大概会有多少学生来入学,这样李晟在各方面也好有所准备。比方这校服书本之类的,都是要事先准备好的,还有宿舍的建设也是要看人数的多寡来办的。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一时间,圣上与太子的声望,在民众的心中可谓是达到了顶点。让得到消息的世民与李李晟暗暗偷乐了很久。

太子要办免费学院的事很快就在整个大唐宣扬开来,引起的轰动可以想象,整个大唐几乎都骚动了起来。当然这都是后话。

直到那边散场,过去盯着的千牛们回来禀报无事,世民这才真正的安心下来,也才有心情询问那边的事情。等听到千牛的仔细描述后世民心中就别提多遗憾了,早知如此他也该去看看才是。

到了这个时候李晟也就不隐瞒了,直接将他的运作模式给甩了出去。

这场长安城少有的热闹随着参与者的宣扬,不过几日就辐射开来,长安城周围大大小小的村子就算偏远点的,也没有不知道此事的。

每日东宫都会派出文书助教在‘皇家学院小学馆’前办公,办公地点开始是搭建的棚子,最后改成简易的木屋,以免刮风小雨苦着了办公人员。

哦,这‘慈善事业’呢就是各种免费为这天下百姓们办好事的机构。如这免费学院据说只是其中之一,后期还会有什么福利院之类的不少的好事。

毕竟这免费学院要办起来这投资自然不少,钱哪里来?

国库不出,圣上的内库能有多少?太子的东宫又能有多少钱财?

那学院的开销哪里来?

随着种种疑问,太子要办商铺以及各类作坊的消息也就慢慢的进入了朝中众人的视线。

‘皇家学院小学馆’招收学员的规定,那些听了宣讲(招生启示)的百姓们,只要不傻就都能听明白。

为免发生孩子走丢的事情,李晟直接要求封闭式管理的住宿制,平时是不允许孩子们随便的离开的,这点李晟在宣讲里一开始就说的很清楚。

并且这所学院是住宿制,学子们平时都是住校不回家的,只有放假才可以离开学校。

一所小学,招收整个长安城周边的孩子,要说压力其实还真是不小的。对于不敢来报名的,李晟不会多干什么劝说的事。

有意向想要报名的,每家带上自己的户籍,而后为家中的孩子填写(口述)报名单。报名单中会注明学子的籍贯、年龄以及家庭住址等情况。

对此李晟也只能表示说爱莫能助。他已经给了机会,是否能把握住就不是他的事了。

虽然也能白吃白喝三个月,但若真是被退学了也丢人啊!

毕竟是要住宿制,李晟也想先有个大概的准备,因此‘皇家学院小学馆’的报名活动不是从学院开学那天起,而是从‘奠基仪式’这天起,‘皇级学院小学馆’的报名登记就已经开始。

一所面向整个大唐庶民们的免费学院?

李晟还能没数么,前几批的孩子怎么都不会亏的。他们才是真正的得利者。要知道,世民的手中是很缺人的,尤其是能够信任的非世家的人手,世民是肯定会重视的。而等这前几批的人才起来了,后来之人自然竞争就越来越大,绝对比开始要难很多。

尤其李晟,看着自己那不停上涨的声望值,那可真是每天都乐滋滋的,别提多美。当然,这又是后话了。

如:安仁坊这里的‘皇家学院小学馆’是太子所创建的第一所小学,免费招收平民子弟入学。只要是长安城周边的百姓(庶人)家中的子弟都能够免费入学。

尤其是在民间,庶民们可不知道东宫所发生的那些事,毕竟那只在各官宦家族中流传。可安仁坊这边却是百姓们亲眼所见亲耳所听到的。长安城周边的百姓们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可以说嘴上说的最多的就是对太子对圣上的感谢之语。

李晟办事很是直接,他让文书们宣讲的内容不少,用词也很白话,可谓直白的很,完全不会说听不懂的。

每日,文书助教们不仅要回答过来询问的百姓们的咨询,同样也负责登记学生的情况。

听到消息的百姓们都能够说的出些一二三来。

太子名下要创建的无论是商铺还是作坊,所赚的钱财出来分出给合作者的外都会用于‘慈善事业’。

另外,也不是说学院招收了学生后,学子们就万无一失了,宣讲中说的很清楚,所有报名登记了的孩子都要先读最长三个月的预科班,若是不能够通过考试,学院会将考核不通过的孩子退回家去,不再招收。

可以说太子这是在帮着他们这些庶人们养孩子了,不仅有书读还有饭吃,这可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真是求都求不来的恩典。太子殿下可真是好人呐!

一时间,李晟不知道收到了多少的好人卡。

甚至比起只有皇室宗亲们以及朝中众臣们参加的位于东宫的‘皇家学院’所举办的那场‘开学典礼’还要轰动。

再者说,若是连这点勇气都没有那也没什么培养的价值。

嗯,这点虽然听起来挺严格的,但百姓们仔细想想后觉得也能理解。若有那考试不过的说明不用心,这么好的条件都不用心学那就只能怪被学院退学的孩子自己,完全不能怪学院不收。

可以说,都不用朝廷去公布消息,长安城周边的百姓们就已经知道了此事。并随着消息的散播开来,更远些的地方也在不久后陆陆续续的都知道了此事。

据不完全统计,当日最后到达安仁坊的人数几乎达到了近万人。

目前招收的年岁规定为六岁到十岁,只要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可以入学。

而随着太子要建免费学院的消息散播开来,太子弄了个商铺以及不少作坊的事也慢慢浮出了水面。但对此多嘴的大臣们却没一个冒头的。

这是个什么概念?

包括世民,在回宫后听千牛卫说了安仁坊这边的热闹与在场大概的人数后都立马派了一小队千牛卫带队东宫的侍卫过去帮着压阵,以免庶民太多造成骚乱什么的。

贞观十二年六月一日,李晟在安仁坊搞的这场奠基仪式虽然没有世民到场,太子也没有亲自到场,连大臣们都没有几个,但造成的轰动却是一点都不小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