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反应
于志宁等人被罚俸的事在朝中没有激起一丝的风浪,确切说应该是在明面上没有引起任何的波动,暗底下却是并不那么的平静,还是有些暗潮汹涌的。圣上下旨罚俸,朝中的那些大臣们没有任何人为于志宁等人抱屈,甚至觉得圣上果然是位明君,对臣下很是宽容。不过才罚俸半年而已,一点都没毛病!
如马周、刘洎、魏徵,包括房玄龄以及长孙无忌等人,都觉得于志宁与孔颖达等人有点蠢。
之前‘神龙降世’的情景都还仿佛在眼前呢,他们难道就都忘了?
要知道,虽然神龙是圣上召唤来的,但召唤神龙的神物却是太子献上的。
而同样,那长乐县伯可是太子亲口所说,是先皇后‘女娲娘娘’显灵指定的‘守护神将。’
那什么守护神将的真假先不论,至少那凌安可是圣上亲收的义子。圣上的首位义子,完全可以说就是李家自己人,说是皇亲一点都没问题。
这些人竟然在此时就跑去上书说太子与长乐县伯的不是,这不是脑子抽了,不是犯蠢,是什么?真以为他们有什么了不得的?
之前太子与圣上所说的那番话不到半日就从宫里都传了出来,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可谓是详细的很。当时两仪殿中内侍、宫人、侍卫们可不少,太子也明显没有降低音量一点都不怕人知道。告状告的大方直白的很。
皇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没有刻意隐瞒的消息流通的是极快的。可以说三省六部中现在几乎没人不清楚太子是怎么跟圣上告状的,此事宫里似乎完全没有要隐瞒的打算。
太子的这状告的是理直气壮,一点都不含糊。更是一点都不怕被人知道。毕竟事无不可对人言嘛。
这风向……是真的变了……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被指明吐糟了的御史台的众人还能说什么?对张玄素自然难免暗暗的埋怨,你张玄素一个右庶子当的好好的,好好跟太子干活不就没事了,竟然跟别人一起去上书责难太子跟长乐县伯。
御史台中的人都觉得几位皇子皇亲们看他们的眼神都是怪怪的……唉……
他们可以风闻不法,有了确切实例后上疏给圣上,干成了自然是荣耀。但汝张玄素这叫干的是什么事儿啊?脑子被驴给踢了麽!
何况汝张玄素不过是殿中侍御史而已,汝可不是察院的监察御史,莫非汝张玄素是想要跳槽去监察院?
太子身为一国之储君,还真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上去指着鼻子骂的。就算圣上曾经有说过让于志宁他们教导太子民间之事,要直言犯谏。
这儿子和臣子是不一样的,这其中有着本质的区别,太子可以跟圣上抱屈甚至撒泼,臣子可以?
终归于志宁等人还是太子的臣下,就算圣上让他们直言,但这也得讲究个方式方法吧?
如魏徵就暗暗表示他都没指着圣上的鼻子骂过没什么根据的事呢,他所说的那件不是让圣上心悦诚服的?没那个本事就不要跳出来瞎捣乱。魏徵就觉得这些人简直就是瞎搞,也难怪太子殿下现在看不上他们那些人。
甚至直指御史台的众人,什么时候御史台有职责能够监视皇子了?手不要伸太长啊!
臣子指着太子的鼻子骂,这搞不好就得被扣上一顶犯上作乱的帽子,谋反的罪可不是小事,那是要牵连全族的。
总不能他手下都是些跟他不是一条心的,都是些不跟他好好合作的人吧?
李晟也懒得去玩什么好好的用心收服,那些人还不配李晟去用这个心。
如刘洎、高季辅、王珪等人更是对此事连连摇头,暗道一句:‘荒唐’。
再者,太子的话也一点都没错,他已经行过元服之礼,已经是个成人。只要圣上乐意太子完全可以自主的行使他身为太子的权利。
房玄龄也知道,东宫的官属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得到太子的召见和询问,太子似乎是有闲置东宫众人的打算,这种意向还十分的明显,看太子殿下最近的动作就能猜到一些。也难怪于志宁他们着急了坐不住。只是他们却选错了方法,捅出了娄子。
可监察院也没能力更没资格去‘监察’太子,监察院表示,他们还真不敢要张玄素这样的刺儿头。
太子现在就已经在说东宫的那几位是想要‘谋反’了,马周希望于志宁等人能够看清楚形势,不要再犯傻的跑去跟太子顶上。否则到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朝中怕是也少不了动荡,这可不是好事。
现在……他该如何表态?
房玄龄的纠结与朝中众人的想法和看法李晟自然都不知道,同时他也不在乎。管你们是怎么想的呢,我就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就好。要说你们骂就骂了吧,若圣上说你们骂的好,那房玄龄自然没话说。可现在的问题是,圣上与太子的态度都明显的有了变化。
想让皇子对汝恭敬听话,汝以为汝是谁?
太子可以指着臣子的鼻子骂,最多也不过就被圣上斥责一句过激。
房玄龄有些发愁,对太子与东宫之事,他现在变得很被动。太子现在究竟是怎么想的,又是个怎么打算的,房玄龄觉得他有些拿不准了。他与太子的关系其实并不亲密。
至于别人满不满意,用李晟的话说就是:干我p事!
李晟不否认他有换掉东宫官属的想法,但要说罢置那也是不可能的,东宫官署毕竟是属于他这个太子的权利,李晟可没那么傻,放弃自己的权利不用。他又不蠢!
只是,虽然还是要用东宫官属的,但这个怎么用总有点说法吧?
李孝恭这个宗正卿就更是不用说了,直接对下属们抱怨:那些人以外他们这宗正寺是干什么的?想抢他们宗正寺的活干麽?
若汝说的有理有据还好,问题是这些人根本就是在瞎搞嘛,真是丢他们御史台的脸。丢脸丢大了!
房玄龄也不爽,怎么说他都是太子詹士府的詹士呢,东宫詹士府统率整个东宫的事务,但于志宁这些人做这些事的时候可没跟他打过招呼,更没人来问过他的意见。
说太子的那番话不对?
无论是从情理的哪个角度来说,太子其实也都没说错。
于志宁等人虽然有圣上的话在前,可这教导之名也不过让他们多为太子讲解一些事情而已,但他们只不过是东宫的属官,圣上可没说让他们做太子的老师,这意义完全不一样。
太子身为圣上的亲子,就是那么好欺负的?
太子似乎也没有要与他亲近的意思,其实房玄龄也能理解于志宁等人的着急,近段时间以来,太子与那些宗亲和武将们走的太近了,连连召见拜访的都是武将与宗亲。文官里被太子召见的人可谓是寥寥无几。
太子可以跟圣上说有臣子欺负他了如何的,臣子可以跟圣上抱怨皇子对他们不恭敬?真有这样的蠢货,不用皇子说什么圣上就会先动手给拍下,这是必然的。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反正巴拉巴拉的,李孝恭代表李氏宗亲们很是直接的表现出了对太子与长乐县伯凌安的支持。一点都不藏着掖着。
何况,如果东宫的这些人懂得识时务,李晟也拿他们没办法不是?
身为中书令的马周也有些头疼,虽然于志宁与杜正伦都是中书侍郎,但他与于志宁他妈二人还真没什么大的交情,虽然是同僚但关系麽,却也不过就一般,很多话马周也不好取劝于志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