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聪明绝顶
第75章聪明绝顶
文同昨夜和苏轼、苏不危秉烛夜谈,最后还大被同眠,禅房就那么一张被子,夜里自然谁都没睡好。翌日文同打着喷嚏去上衙。
好在他平时也就校对校对图书,工作时间非常灵活,你想校对多少就校对多少,想休息多久就休息多久。
顶头上司见文同喷嚏连连,便让他别忙活了,免得把书给喷坏了。
文同偷得浮生半日闲,正琢磨着好好消化昨天的卧谈会内容,就瞧见个面色黧黑的官员朝自己这边走来。
文同平日里鲜少和其他衙门的人往来,是以也不认得此人,不想对方竟开口问:“请问你可认得文校理?”
文同微讶,说道:“如果你找的是集贤校理的话,我就是。”
集贤院只他一个校理是姓文的。
谁要是二话不说直接表示“我要当我要当”,一准会被人唾弃!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弄得老江赶紧回去侍奉着。
喝药是不可能喝药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喝药的!
饭点上门,什么意思大家都懂的吧?
小吏领命而去。
他已经四十好几了,再耽搁两轮他可就真的耗不起了。
文同吩咐个小吏帮自己跑一趟,说自己一位名唤王安石的同僚下衙会过去与他们说说话。
大相国寺那么大,人还那么多,他们得跟紧点,免得苏辂走丢了。
大相国寺每天人来人往,不管男女老少都爱去听和尚讲那些个俗讲故事。
王安石自己是想去的,但是听别人一劝,也跟着退了回来。他心里非常后悔,表示这世上能迎难而上走到最后的人实在太少了!
苏辂刚听完故事,有点意犹未尽,不由转头问金刚:“老江说他什么时候到?”
得知王安石是想结识自家表弟一家人,文同欣喜不已。
王安石觉得这勉强算个办实事的官职,便走马上任干活去了。
老江体感非常好,非常喜欢苏辂这样喊他。
本来王安石今年也该当个集贤校理,偏偏他坚辞不受,表示不想去搞校对。
喀啦——
文同没见过王安石,却听说过这人。
苏辂屁颠屁颠跑去找他三叔,旁敲侧推地问起王安石的事,主要问问这位大佬最近有没有写什么游记。
这些人一个两个都不能帮他实现躺赢的愿望。
苏辂一听,明白了,这是要结伴来蹭吃蹭喝。
新来的大佬同样指望不上,苏辂只能叹着气拿起本书看了起来。
小吏麻溜地向苏辂说明来意。
群牧判官单论职位也高不到哪里去,不过胜在是要出去办事的,管的是天下畜牧事。
苏辂连连摇头,说道:“没什么,我好着呢!”
苏辂点点头,说道:“等老江来了,一定要让他来偷偷师。官要当,写戏的副业也不能放下!瞧瞧人家这节奏、这立意,老江不学上一手简直枉来开封一趟!”
苏洵和王安石素不相识,但仔细回忆一下,还真有人提过一嘴,说去年王安石写的一篇游记立意颇好,读来余味无穷。
因为观众多,反馈也多,所以大相国寺的和尚们故事讲得比别处好多了,就算老江重出江湖,怕也要略输他们一筹!
小翠和金刚没吱声,一左一右地跟在苏辂身后。
王安石、司马光这些青年俊杰都是其中翘楚。
不过,那可是王安石!
作为一个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熏陶的有为青年,这个名字他听过,这个大佬他记得!
他记得王安石写过篇叫《游褒禅山记》的课文,大意是王安石带着一群人去爬山,没想到山势越来越险,大家都不想往前走了。
他让小翠去跟芸娘说一声,说今晚会有两个客人过来。比如王安石这次被特授集贤校理后坚决不接受,上头对他就十分欣赏,很快让他去顶群牧判官的缺。
主仆三人正闲扯着,迎面碰上了文同派来的小吏。
跟过年推辞红包一个理,你心里可以想要,嘴里却一定得说不要不要。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
“这些和尚讲故事还真有一套,既有传奇性,又很接地气。”苏辂老气横秋地感慨,“洗脑,就该这么春风化雨地来,朝廷真该学着点。”
当时苏洵还挺遗憾没看到原稿来着。
事实证明王安石这么一番推辞还是有用的,这不,他一自报家门,文同就知道他是谁了。
苏辂听到了梦碎的声音。
宋朝最欣赏的就是推辞官职的人,官越大,你越要谦虚推辞,推辞次数越多、推辞态度越诚恳,众人对你的评价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