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道不同,不相为谋! - 北宋小文豪 - 明日红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北宋小文豪 >

第74章道不同,不相为谋!

第74章道不同,不相为谋!“辂弟,你还是写书去吧。”

苏轼如是评价。

“辂弟,人各有所长,你不必太介怀。”

苏辙如是宽慰。

面对不懂欣赏的一群俗人,苏辂只能扔开笔表示等他三哥回来了,一准画出一丛五彩斑斓的竹子让他们自愧不如!

“五彩斑斓的竹子,不太对吧?”文同忍不住说道。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苏辂振振有词,“相信我三哥一定能画出来!”

苏不危现在很有养家自觉,不必金刚出去找订单,自己就懂得找活干了。

王安石看完信,决定回头去找文同问问。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苏辂也顾不得吹牛逼了,赶忙上前说道:“三哥,你做什么去了?男孩子出门在外,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啊,你可还是个童子鸡,可不能随随便便在外头开光!”

苏辂见他们很快聊了起来,聊的全是画画相关,不由拔腿溜走。

今天他刚到开封就勤勤恳恳地上别人家去画画,至今还没有回来,估计是主人家留他吃饭,再安排点饭后活动什么的。

说曹操曹操到,苏辂刚拿苏不危夸下海口,苏不危就从外头回来了。

韩琦位列宰执,官够大了吧?

蜀地还真是人杰地灵,苏轼一家人写的文章都这么出彩。

他俩今年结伴出使契丹去了。

苏辂顺利退出秉烛夜谈活动,回房给一圈亲朋好友写信,说说自己一路走来多么坚强勇敢、多么安分乖巧。

其中夸杜甫的诗没十首也有八首。

这次王安石给张方平寄诗为的也不是结交张方平,他只是不想错过这个跟杜甫有关的主题征集活动!

要是张方平真给印了本诗集,他却没能参与其中,肯定会很后悔。

简单来说就是代表大宋去契丹那边说一声“祝您新年快乐”和“祝您生辰快乐”,顺便完成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国与国之间的普通交易。

苏不危喝得半醉,甚至半敞着衣领,瞧着没干什么正经事。

那会儿王安石刚踏入官场,下衙后从不参与应酬,每天一下班便回家翱翔书海,一点都不想进行额外的社交。

经苏辂这么一嚷嚷,苏不危酒顿时醒了。他抬眼望去,对上了苏轼他们齐刷刷望过来的眼神。

准确来说,信件走得比他们要快一些,这些天已经辗转送到开封诸人手里。

苏不危老脸一红。

此前王安石曾去信问友人苏轼他们在朝中可有什么故交,今儿正巧收到回信,那边说集贤校理文同也是蜀人,跟苏家去表亲,苏轼曾跟着文同学画,苏轼他们到京后文同肯定知晓。

苏不危说道:“就是画画而已,主人家格外喜欢我的画,留我吃了酒才走。你才几岁,脑子里一天到晚想的都是什么?”

前面提到过,王安石对杜甫十分推崇,他曾经在看到杜甫的画像后涕泪横流,挥笔写下一首长诗,表示“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从之游”。

有一封信却是到了正主手里。

这苏家人都很不错!

王安石交朋友从来不看地位高低、不图利益往来,就看想法合不合拍。

估计是上辈子上学时精细操作搞多了,这辈子一点细致活都不想干!

这两个人暂时都收不到信。

他们这次一个是契丹国母正旦使、一个是契丹国母生辰使。

在得知张方平在举办“以诗论诗”这等盛事,他更是下笔千言,滔滔不绝,把自己偏爱的诗人都拉出来评价了一遍。

只可惜本该拆信的范镇和欧阳修都没机会看信。

他认为这些人对杜甫的了解还是太片面了,有的人吹起来还特别不走心,显然是去凑热闹的!

王安石越看越遗憾,越看越恨不能飞到蜀中去。苏辂遗憾地住了嘴。

文同是画坛前辈,苏不危和他很有话说,两个人决定秉烛夜谈。

这段时间每天下衙回来,乐趣就是拿出友人们的来信反复地读。

这日王安石下衙回到家吃过晚饭,照例拿出信读了起来。

偏偏当初王安石在韩琦手底下做事,就和韩琦闹得很僵。

因为路途遥远,所以他俩八月就出发了,估计明年二月才能回来。

连那句王安石颇为喜欢的“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也是个姓苏的小子偶然听来的。

王安石吹起杜甫诗来那叫一个不留余力,他认为“世间好言语,已被老杜道尽”,不管是从立意上看还是从艺术水平上看,杜甫都是诗中一绝!

听闻成都府那边重修杜甫草堂,王安石心向往之,只恨有职务在身不能亲至。他心里痒痒的,左思右想,写信请求蜀中好友代自己去看看。

由于王安石每天挑灯夜读,黑眼圈很重,还不修边幅,韩琦见他天天精神萎靡,委婉劝他说“年轻人要节制,夜里不要太放纵”。

王安石和张方平没什么交情,真要说的话,可能是他刚中进士时远远见过张方平几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