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回三镇再叛 - 唐史演义 - 蔡东藩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唐史演义 >

第九十七回三镇再叛

李茂贞自认为有功,不但骄横跋扈不听王命,而且上表讥讽昭宗,说昭宗软弱无能,连一个太监杨得恭都对付不了,对待藩镇,也只会唯唯诺诺,没有一点力度,这个皇帝当得太窝囊。昭宗看完,禁不住怒火中烧,当时就打算发兵征讨,让宰相杜让能专管兵事。杜让能进谏道:“陛下初登皇位,国家还不太平,李茂贞近在国门,不能和他结怨,万一出兵不利,恐怕后悔莫及。”昭宗叹息,道:“朝廷地位一天不如一天,下面的人都不把皇命放在眼里了,朕不能眼看着这样不管。爱卿你只需要替朕调集兵马,运输粮饷,朕自然会委派各位王爷出兵,成败和爱卿无关。”

杜让能知道劝不住,只有说道:“陛下就算一定要出兵讨伐,也应该和各位大臣一起商量,集思广益,不应该把这么大的事专门委托给臣一个人。”

昭宗道:“爱卿身居宰相之职,和朕休戚相关,不能因为怕困难而逃避。”杜让能哭着说:“臣怎么敢因为害怕而逃避?但现在形势不允许,只怕日后就算我白白当了一回晁错,却不能消除七国之祸,所以有些犹豫不决。如果陛下一定要把这件事交给臣,臣怎么敢不奉命,以死报国呢?”

昭宗听了这话,这才高兴起来,命令杜让能在中书省常驻办公,计划调度,因此,杜让能一个月也没有回家。

偏偏另一位宰相崔昭纬暗中勾结邠、岐节度使,替做耳目,杜让能早晨说的话,两个藩镇晚上就能知道。李茂贞还派人偷偷混进京城,聚众为自己鸣冤,并向朝中大臣投掷石块。昭宗大怒,立即任命覃王李嗣周为京西招讨使,神策大将军李鐬为副使,讨伐李茂贞,又派出宰相徐彦若为凤翔节度使,命令李嗣周带着三万禁军,送徐彦若赴任,然后出兵驻扎在兴平。

李茂贞联合王行瑜的军队,一共六万人,来到柷厔,抵抗禁军。禁军大多是新招募的少年,哪里打得过两镇的雄兵?一听说两镇兵来了,没等开战就先怕了。等到李茂贞等人进逼兴平,禁军多数已经吓跑了。李嗣周和李鐬也只得逃回京城。

李茂贞乘胜进攻三桥,京师震动,人心惶惶。

这时,宰相崔昭纬偷偷地写信给李茂贞,信上说:“出兵并不是皇上的意思,全是杜太尉一人的主意。”于是,李茂贞把军队驻扎在临皋驿,上表列出杜让能的罪状,提出要杀杜让能。昭宗一再罢免杜让能的官职,想保住他的性命,李茂贞却苦苦相逼,一定要把杜让能处死。昭宗无奈,只得把杜让能赐死,连杜让能的弟弟户部侍郎杜弘徽也被迫自尽。

昭宗又召东都留守韦昭度为司徒,御史中丞崔胤为户部侍郎,兼同平章事,加封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兼山南西道节度使,并升任中书令。王行瑜晋爵为太师,加号尚父,特赐军符铁券,两镇兵马这才撤回。从此,朝廷的一举一动都要受邠、岐二镇控制,完全失去了自主权。

景福三年,昭宗改年号为乾宁,李茂贞带兵上朝,故意炫耀兵力,过了很多天才带兵回到藩镇,没人敢反对。内政大乱,外患更加严重。朝廷任用王师范为平卢节度使,任用钱璆为镇海节度使,任用柳玭为泸州刺史,刘隐为封州刺史,这几个官职由朝廷任命,还算为朝廷保留了一点面子。

其他藩镇根本没把朝廷放在眼里。杨行密擅自攻取庐、歙、舒、泗各州,所任免的官吏根本就没通知朝廷。孙儒的余党刘建铎、马殷向南来到洪州,招集党羽,得到十万多人,攻下潭州,杀死了节度使邓处讷,并自称留后。王建也擅自攻下彭州,杀死了节度使杨晟和马步使安师建。

李克用曾经为养子李存孝上表,请求让他任邢、洺、磁州的节度使。没想到李存孝却被兄弟李存信陷害,无处申诉,不得已暗中勾结王熔和朱全忠,背叛了李克用。李克用亲自带兵围攻邢州,李存孝防守了一年,最后城中粮食没了,这才不得不出来,向李克用谢罪。李克用将他拿下后押回晋阳,准备用车裂之刑将他处死。李存孝骁勇绝伦,李克用很是怜惜,心想用刑时众将必然为李存孝求情,偏偏众将嫉妒李存孝,没有一个人求情,可怜这样一员猛将,就这样命丧黄泉了。李存孝的部将薛阿檀,勇猛不亚于李存孝,因为和李存孝一起策划反叛,害怕事情败露,也自杀了。

李克用失去二人,心中非常难受,好几天不理军事。过了半年,李匡筹屡次侵犯河东,李克用这才重新振作,出师北伐,攻占武州,收降新州,连败李匡筹的兵马,直捣幽州。李匡筹仓皇逃往沧州,被义昌节度使卢彦威所杀。幽州军民,开城欢迎河东军。李克用来到节度使府,命令刘仁恭和养子李存审处理后事,又上表推荐刘仁恭为卢龙节度使,朝廷不敢不从。

这时,护国节度使王重盈病逝,军中推举王重荣的养子王珂为留后。王珂是王重荣哥哥的儿子,王重荣收为养子。王重盈的儿子王珙曾当过保义节度使,他联合弟弟晋州刺史王瑶,一起和王珂争夺继位。

王珂是李克用的女婿,当然向李克用告急,李克用为王珂说话,向朝廷请封节度使。朝廷准许王珂为留后。王珙和王瑶不肯罢休,就贿赂王行瑜、李茂贞和韩建三帅,于是,三帅上表,称王珂不是王重盈的儿子,不应当继承。昭宗回答说,已经先答应了李克用的请求,不便食言。三帅心里当然很不痛快。

当时,李茂贞刚刚攻下阆州,赶走了杨复恭。韩建抓住了杨复恭及其余党多人,上奏昭宗,然后一并斩首。两镇立下大功,声望大增。偏偏在王珂、王珙争位一事上,三个节度使联名上奏,竟碰了一鼻子灰,面子上很过不去。王珙更是派人挑拨三帅,说道:“王珂和河东李克用联姻,将来必定对您三位不利,不如先下手为强,找个机会讨伐河东!”

于是,王行瑜首先发兵,派弟弟同州刺吏王行约,攻打河中,自己和李茂贞及王建,各率精骑数千人进京。

三帅到了京城门外,列开阵营。昭宗登上安福门,在城上俯身问道:“卿等不经过奏请,就带兵闯入京城,想要干什么?如果不能听从朕的调遣,就请你们退位让贤。”王行瑜、李茂贞听了这话,一时哑口无言。只有韩建说了几句进京的理由,昭宗传旨赐宴。三帅酒宴之后,又提出要废掉宰相韦昭度,处死前宰相李谿。昭宗不愿答应,又不敢毅然拒绝,只得用“从长计议”四个字来对付三帅。没想到,这三帅出了殿门,竟然招呼手下,捕杀韦昭度和李谿以及枢密使康尚弼等人,又提出封王珙为河中节度使,把王珂迁到同州。昭宗被他们胁迫,只好暂时答应。三帅又密谋废帝,打算另立昭宗的弟弟吉王李保为帝。

这时,忽然听说李克用起兵勤王,眼看就要入关了,三帅都各怀戒心,于是,三帅各自留兵三千人防卫京城,然后匆匆返回本镇去了。

后来,昭宗得知三帅起兵犯上是崔昭纬暗中怂恿,就决定换掉这个宰相,再起用孔纬为同平章事,张浚为诸道租庸使。听说张浚又要被重新任用,李克用立即上表抗议,表中甚至有“张浚早晨被封为宰相,我晚上就带兵回京城”这样的话。昭宗派人抚慰,表示并没有让张浚当宰相。李克用又上表说王行瑜、李茂贞、韩建带兵犯上,残杀大臣,罪该万死,自己愿意带兵南下,为国讨贼。然后,李克用写下讨伐文书送到三镇,斥责他们的罪状。王行瑜等人全都惊惶失措,李克用长驱直入来到绛州,刺史王瑶闭城守御,相持十天,被李克用攻破,斩首示众。接着,李克用进兵河中,王珂在路边迎接,李克用来不及进城,立即率军赶赴同州,王行约弃城逃走。

王行约的弟弟王行实,当时是左军指挥使,他想劫持昭宗到邠州,就奏称京师附近已经被攻破,李克用要造反,请圣驾转到邠州。右军指挥使李继鹏和枢密使骆全瓘却请昭宗去凤翔。昭宗道:“李克用的军队现在还驻扎在河中,就算来了,朕自有办法对付,卿等只需要各自按抚好自己的部队,不要动摇才好。”两人这才怏怏退下。

李继鹏本来姓阎名珪,因为拜李茂贞为义父,所以改名易姓。骆全瓘和李继鹏等人正在安排,预备劫持昭宗去凤翔。这件事被中尉刘景宣知道后,告诉了王行实。王行实也预备把皇上劫持到邠州。

到了傍晚,李继鹏又来请昭宗出发,昭宗不肯。谁知,王行实竟然招来王行约,带领左军攻打右军,两边厮杀,喊杀声震天。昭宗知道情况下,急忙登上奉天楼,传旨让他们两边停下来不要厮杀,并且令命都头李筠,率部下士兵,到楼前守卫。

李继鹏竟然带领凤翔兵,进攻李筠,箭划过昭宗的衣服,扎在楼柱上。左右慌忙扶昭宗下楼,李继鹏又纵火焚烧宫门,烟尘蔽日,宫中大乱。幸亏京城还有盐州六都兵马驻扎,昭宗急忙调来防卫,左右两军才相继退走。昭宗到李筠的军营避乱,护驾都头李居实率兵赶到,昭宗才稍稍放心。

不久,又有谣言传来,说王行瑜和李茂贞要进京迎接圣驾。昭宗担心被他们胁迫,于是命令李筠和李居实两人带兵护驾,出了京城,绕过南山,寄宿在莎城镇。官吏和百姓追随圣驾,约有数十万人,一路上又饥又渴,加上担惊受怕,到了莎城镇,已经死掉三分之一。夜里又遭盗贼抢劫,官吏和百姓哭声遍野。文武百官大多没跟上圣驾,只有户部尚书薛王李知柔陪侍左右,昭宗任命他为中书令兼置顿使。不久,崔昭纬等人也来到了莎城,昭宗又移驾到了石门镇。

听说昭宗出逃,李克用派判官王瓌打探行踪,自己带兵攻打华州。韩建登城对李克用说道:“我对将军没有失礼,将军为什么攻打我?”李克用应声答道:“你身为人臣,逼迫天子,如果这叫有礼,什么叫无礼呢?”说完就指挥军队进攻。韩建也极力防守,双方相持不下。

这时,宦官郗延昱带着圣旨,来到李克用军中,报称邠、岐二镇有劫驾的意图,请即刻救驾。李克用听后放弃了对华州的进攻,移兵驻扎在渭桥。

昭宗又派供奉官张承业,去见李克用,李克用把他留下来做监军,然后派部将李存贞为先锋,又派史俨统领三千骑兵,到石门镇护驾,再命令李存信、李存审,会同保大节度使李思存,去梨园寨攻打王行瑜,擒住敌将王令陶等人,押送行宫。

李茂贞听到消息很害怕,急忙召回李继鹏,把他斩首,将人头传到石门镇,上表谢罪,并且遣人向李克用求和。昭宗也派延王李戒丕,去告知李克用,让他暂时放过李茂贞,专门征讨王行瑜。李克用领命,派儿子李存勖回报昭宗。

李存勖年仅十一,相貌魁梧,昭宗称他是奇儿,并用手摸着他的头顶道:“你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今后一定要尽忠朝廷。”李存勖拜谢而回。昭宗当即任命李克用为邠宁四面行营都招讨使,保大节度使李思存为北面招讨使,定难节度使李思谏为东面招讨使,彰义节度使张鐇为西面招讨使,一同讨伐王行瑜。

原文在六#9@书/吧看!

李克用再次上表请圣驾回京,并愿调拨骑兵三千,驻守京城三桥,防御京师,昭宗这才回都。

到了京城,宫殿被烧毁,还没有修建好,没办法昭宗只好寄居在尚书省。百官随驾奔波,颠沛流离,大多面色憔悴,形色苍凉。宰相孔纬在途中染上风寒,不久病死。昭宗又提拔了几个宰相,可惜都不能称职。只有王搏比较有名望,但势单力薄,也无济于事。昭宗只能加封李克用为行营都统,兼任昭义节度使,封李罕之为检校侍中,兼行营副都统,而且特意把后宫中的魏国夫人陈氏赐给李克用。

陈氏才色双全,李克用非常喜爱,当然感恩图报,愿意以死效忠。随后,和邠宁军交战多次,战无不胜。李克用又命令李罕之、李存信等人急攻梨园,堵绝敌军粮道。城中没粮可吃,自然溃散。李罕之等人纵兵出击,歼敌一万多人,并抓住了王行瑜的儿子王知进和大将李元福。李克用亲自去督战,王行约、王行实等人相继逃去。

王行瑜率领五千精兵退守龙泉寨,并且派人到凤翔告急。李茂贞发兵五千去援救,半路上却遇到沙陀将士风卷残云一般杀来,顷刻间被杀得四散奔逃。王行瑜又弃寨进入邠州,李克用追到城下,王行瑜登城大哭,对李克用道:“我本来没罪,胁迫皇上的事都是李茂贞和李继鹏干的,请将军讨伐凤翔,我愿意绑上自己上朝谢罪。”李克用答道:“王将军何必谦虚呢?我奉旨讨伐三贼臣,其中就有你的大名,你想自己去请罪,我却不敢擅自答应啊。”王行瑜知道大势已去,半夜里带着家眷逃走。李克用进入邠州,封上府库,安抚居民,禁止士兵四处骚扰百姓,百姓赞不绝口。王行瑜逃到庆州境内,被部下所杀,人头传到京师,邠宁平定。

李克用退兵回到渭北,昭宗封李克用为晋王,加封李罕之兼任侍中,让河东大将盖寓任容管观察使,其余李克用的子弟及部将,全部论功行赏。

李克用派书记李袭吉上朝谢恩,并趁机上奏道:“近来天下不太平,强悍的臣子嚣张跋扈,如果我们乘着这次打胜仗的气势,顺势取下凤翔,这可是一劳永逸的好事。臣现在正在渭北驻军,听候朝廷的调派。”

昭宗却迟疑不决,担心李克用强盛,自己再受挟制,于是就给李克用回复诏书,嘉奖他的忠勇,又写道:“跋扈不臣的只有一个王行瑜,李茂贞和韩建最近已经悔罪,现在应该休兵养民,不宜再战。”李克用这才停止进攻,私底下对使臣说:“朝廷似乎怀疑我有异心,其实我只是担心李茂贞不除,关中永无宁日。”

李克用撤兵后,李茂贞仍然骄横如故,河西众多州县被他占据。还有浙东威胜节度使董昌,野心膨胀,想让朝廷封他为越王,朝廷没有允许,他竟然自称大越罗平国皇帝,改年号顺天,让手下人称他为圣人。

新任镇海节度使钱镠上表,称董昌叛逆,不可不杀。昭宗于是任命钱镠为浙东招讨使,让他带兵攻打董昌。钱镠派部将顾全武、许再思等人,进兵浙东,董昌发兵迎战,屡战屡败,最终被杀死,全家三百多人被诛杀。钱镠把董昌的人头献上京师。浙东才恢复太平。昭宗加封钱镠兼职中书令,贬宰相王搏为威胜节度使。钱镠鼓动两浙官吏和百姓共同上表,请求朝廷让自己兼领浙东。昭宗不得已仍然留王搏为宰相,任命钱镠为镇海、威胜两军节度使,改威胜军为镇东军。钱镠又派顾全武等人收复苏州,淮南兵逃走。从此,吴越一带成为钱氏的地盘。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