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回奉天之难 - 唐史演义 - 蔡东藩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唐史演义 >

第六十五回奉天之难

德宗听说段秀实守节而死,后悔当初没有重用他,流泪不止,追赠他为太尉,赐谥号忠烈公。回京后,德宗不但派使臣祭奠,还亲自为他题写墓志铭。这是后话了。且说德宗因为朱泚叛变,担心奉天守不住,就想要转往凤翔。户部尚书萧复道:“凤翔的兵马大多是朱泚的旧部,臣正担心凤翔节度使张镒不能控制他们,陛下怎么能以身犯险呢?”德宗道:“朕已决定前往凤翔。”

第二天,德宗正准备要启行,忽然有两位将军踉踉跄跄地跑来,德宗一看是凤翔行军司马齐映和齐抗,报称张镒被营将李楚琳所杀,李楚琳自封为节度使,并且率众投降朱泚了。德宗叹息道:“果然不出萧复所料,二位爱卿就在这里护驾吧。”随即,德宗封齐映为御史中丞,封齐抗为侍御史。二人叩拜谢恩。

不久又接到长安急报,说朱泚已经自称皇帝,并且杀死了唐室宗亲很多人,德宗听后更加悲痛。原来,朱泚害死段秀实等人后,前后左右都只剩下一些猪朋狗友,天天劝他称帝。

朱泚就在宣政殿自称大秦皇帝,改年号为应天。大理卿蒋沇打算投奔德宗,出京才几里,就被朱泚派人追回,硬是授给他官职,蒋沇绝食装病,才躲过一劫。朱泚封姚令言为侍中、李忠臣为司空、源休为中书侍郎、蒋镇为门下侍郎兼同平章事、蒋炼为御史中丞、敬釭为御史大夫、彭偃为中书舍人,其余的如张光晟等人都封了节度使。朱泚立侄子朱遂为太子,弟弟朱滔为冀王太尉尚书令,称为皇太弟。

源休劝朱泚杀光唐室宗亲,唐室郡王和王子王孙共七十七人遇害。源休更请求将逃匿的各位大臣一概抓住杀掉,多亏蒋镇在旁边劝解,才让很多人幸免于难。

朱泚发檄文到奉天,招降引诱护驾的各位大臣,并说他会亲率大军,前来攻打奉天,到那时玉石俱焚,后悔就来不及了等等。

德宗非常焦急,又听说襄城被李希烈攻陷,哥舒曜退保东都洛阳,种种不如意的事一件连着一件。刚好此时,右龙武将军李观率领卫兵一千多人来到行宫,德宗急忙命令他招募士兵做好防备,没几天就得到了五千多人,严阵以待,人心才稍稍安定。

泾原兵马使冯河清、知泾州事姚况听说德宗驻扎在奉天,大骂姚令言背叛国家是不忠之臣,然后召集将士流着泪宣誓要誓死保护大唐,并将筹得的器械一百多车运往奉天。奉天正苦于没有武器,得到这批武器胆气更壮,大家纷纷摩拳擦掌,专等叛兵到来。

德宗加封冯河清为泾原节度使、姚况为司马,右仆射崔宁也赶到了行宫,德宗格外高兴,慰问有加。崔宁退下后对众将道:“陛下英明神武,从善如流,只可惜被卢杞所误这才有今天。”有人就把这话转告给了卢杞,卢杞当即和王翃密谋陷害崔宁。

王翃伪造了一份崔宁写给朱泚的书信,然后拿给德宗看,德宗看后大惊失色。卢杞这时正好在旁边,趁势进谗言道:“臣当初本来是邀崔宁一同前来,崔宁直到今天才来,已经有些可疑了,况且现在又发现他和朱泚有书信来往,明显是和朱泚有勾结,来作朱泚的内应的,希望陛下早做预防,不要上当了。”德宗于是召崔宁进帐,假称是要宣读密旨,却暗中让两位大力士在背后暗算,扼住崔宁的颈部,把他扼死。

德宗又下令命邠宁留后韩游环、庆州刺史论惟明、监军翟文秀率兵三千去守便桥。走到半路上,正碰上朱泚的先锋姚令言和副将张光晟带兵杀来。韩游环对翟文秀说道:“敌众我寡,交战必然失利,不如返回奉护驾要紧。”翟文秀还想留下来,奈何韩游环不听,竟然引兵退回了奉天。朱泚大军随后赶到奉天,韩游环和浑瑊率兵出战,抵挡不住叛军,纷纷败退。叛军争着往里闯,浑瑊急忙命令都虞侯高固用草车塞住城门,放火来抵御叛军。火势猛烈,烟火住外直扑,官军乘着火势杀出,用长刀乱砍,杀死叛军很多人,叛军这才退下。朱泚又亲自跑来督战,在城东列营,气焰十分嚣张。

韩游环在城上遥望,见叛军连夜撤毁西明寺,很是忙碌。韩游环对左右说道:“叛军连夜毁寺,无非是想借寺里的木材作云梯,要知道寺里的木材全是干柴,一遇到火,就毫不中用,我军只要多准备火把就足以破敌了。”两天后,朱泚率兵运来云梯攻城。城中早已准备了火把,接连扔下,大火迅速把云梯烧焦,叛军有很多从云梯上掉下而死,朱泚只好收兵回营。从此,朱泚每天都会来攻城,浑瑊、韩游环两将多方坚守,或用强弩射贼,或出奇兵骚扰,以致叛军久攻不下。

德宗派使臣四处告急。李怀光首先来奉天救驾,马燧和李芃也带兵赶到,李抱真仍然在临洺防守东路。李晟在定州接到诏书,立即率领四千骑兵向西而行。张孝忠倚重李晟,劝李晟不要去,李晟对大家说道:“天子危难,大臣就应当去解救,怎么能袖手旁观呢?”随后,李晟把儿子送到张孝忠的大营当人质,并说愿意让儿子和张孝忠的女儿结婚,还赠送良马给张孝忠。张孝忠这才拨出精兵六百人随李晟同行。

这期间,朱泚重整旗鼓,合兵数万人大举攻城。左龙武大将军吕希倩开城交战,不幸中箭身亡。将军高重捷和吕希倩是好朋友,悲愤交加,发誓报仇。

第二天,高重捷带着精兵数十人冲进贼阵。贼将李日月一向骁勇,挺枪出战,和高重捷大战数十个回合不分胜负。浑瑊出兵接应,李日月不免慌张,手法一松,差点儿被高重捷刺落马下,亏得战马敏捷,跳出圈外,才侥幸逃走。高重捷乘胜追击,却中了埋伏,不幸身亡。德宗看见高重捷的尸首,痛哭流涕,用蒲草扎成头部,厚礼安葬,追赠他为司空。李日月提着高重捷的人头进献朱泚,朱泚也被高重捷感动落泪,叹为忠臣,然后用蒲草扎成身体厚葬。

高重捷的亲兵禀告浑瑊,发誓要和李日月拼命。浑瑊定下密计,命他们到李日月的营前骂阵。李日月持枪出营,将士交锋几个回合后四散奔逃。李日月追赶了一程,正打算不追了,那些士兵又停下来再次痛骂。等李日月追上来,又都走散了,这一追一逃,惹得李日月怒火中烧,卸了甲胄拼命赶来。

这时,官军一齐冲出来,把李日月团团围住,李日月并不惊慌,左挑右拨,无人敢接近,无奈箭如飞蝗,躲不胜躲,等到贼军突围来救援时,李日月已经中箭吐血而死。贼军带着他的尸体突围,回报朱泚,朱泚下令让他葬在长安。

李日月的母亲竟然不痛哭,并且对着儿子的尸体骂道:“你这个逆子,国家有什么地方对不住你?你要跟着这帮逆贼造反,如今死也迟了。”后来,朱泚兵败而死,叛党全被诛杀,只有李日月的母亲被免罪,这也算是忠奸有报吧!

自从李日月战死,贼兵士气大落。朱泚派苏玉到陇州,封陇右留后韦皋为中丞,命令他发兵相助。

苏玉来到汧阳,正遇上陇州戍将牛云光,率领五百人来投奔朱泚,两下交谈中,牛云光说韦皋不肯归降,自己本打算设法杀掉韦皋,不幸阴谋泄漏,这才率着众人来投奔。苏玉回答道:“韦皋一介书生,不懂兵法,你不如和我一起去陇州,韦皋要是听命就算了,否则你带兵去杀韦皋易如反掌,怕他干什么?”牛云光高兴地点头称是。

于是,二人一同来到陇州,韦皋早已关闭城门守备,苏玉大喊开城,让韦皋迎接诏书。韦皋登上城头问明缘由,先放苏玉进去,接受了任命,然后再次登上城头对牛云光说道:“你去而复来,愿意听从新的命令吗?”牛云光答道:“我正是因为您有了新的任命,所以才重新回来,愿为您效劳。”韦皋又道:“如果你真有这个心,就请放下武器,好让我们不怀疑你。”牛云光以为韦皋好骗,满口答应。韦皋随即出城验收兵械,然后邀牛云光一同进城。

当下,韦皋设宴请苏玉和牛云光入座,正喝得高兴时,突然有几十位壮士冲了进来,将这二人一并杀死。

朱泚听说苏玉被杀,更加愤懑,再次带兵攻城,恨不得立即把奉天踏平。亏得浑瑊、韩游环昼夜血战,才算将奉天守住。只是奉天粮道早已被截断,城中无粮可吃,人人饿着肚子,就是供奉德宗的御食,也不过每天二斛粗米。

德宗召来文武百官道:“朕实在无德,应该败亡。各位卿家无罪,不如开城投降,自保身家性命吧。”大臣们都悲愤地流下眼泪,愿意拼死防守。浑瑊见城中粮食吃光,就趁着叛军休息时,乘夜放人出城,采集野菜充饥。并且每天安抚将士,晓以大义,因此大家虽然饥寒交迫,却没有产生造反的念头。

这时候,突然看见叛军中推出一座云梯,高和宽都有好几丈,下面架着大轮子,上面装着五百多精兵前来攻城。浑瑊急忙命令军士们暗中开凿地道通往城外,储备柴火,专等云梯到来。

神武军使韩澄登城观望,见城墙东北角最宽阔,可以容纳云梯,于是派人将引火物资搬到那里。朱泚先派叛军进攻南城,韩游环道:“这是声东击西的诡计,快去防守东北角。”韩澄已经在东北角守着,再加上韩游环分兵相助,兵力基本充足。

果然,叛军运来云梯后,在东北角攻城。官军点着火把,一齐扔下去,叛军不敢靠近,只得退去。第二天,北风很大,敌兵的云梯又来了,他们用湿毡子盖在顶上,并且挂上了水囊,上下都载着兵士,上面的士兵拿着武器攻城,下面的士兵灭火,官兵扔火把已经不起作用了。浑瑊等人拼死抵抗,无奈叛军也是拼死前来,弓箭如雨,官军伤亡惨重。浑瑊中箭,包扎好伤口再战,还是抵挡不住。他见形势危急,连忙返回去禀报德宗。

德宗无法可施,只有呜咽流泪,左右大臣唉声叹气,毫无办法。浑瑊回头一想,兵来将挡,除战死外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于是请德宗赶紧给将士告身封官,然后再招募死士。德宗就取出空白告身一千多份,交给浑瑊,让他自己去填发。浑瑊含泪誓死,向德宗诀别,德宗也黯然泪下。

这时,外面忽然发出一声巨响,好像城墙坍陷一样,浑瑊急忙辞别德宗,飞马冲了出去,只见外面烟火冲天,并有一股臭气扑鼻而来,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登城一望,叛军的云梯已经被烧成灰烬,贼兵全都烧成火人了。浑瑊转忧为喜,指挥士兵把登城的贼兵全部杀死。

叛军的云梯是怎么被烧的呢?原来,城墙东北角凿有地道,云梯突然间一个轮子塌陷进去,不能行动,早已潜伏在地道中的唐军,乘机放火焚烧云梯。叛军虽然知道云梯害怕受到火器的攻击,并进行了很好的防护,但是没有想到大火从地下冒出来,凑巧遇着大风,云梯来不及转移,人也来不及逃跑,顿时一起被烧为灰烬,叛军这才退下。浑瑊又回报德宗,并请求趁势出战。德宗让太子督军,兵分三队,从三个城门出发追击叛军。叛军来不及防备,被官军杀死了数千人,官军这才鸣金回城。当晚,朱泚又来攻城,德宗亲自到城上鼓励士兵。贼兵望见皇帝的黄罗伞盖,便用强弩射过来。箭落到德宗跟前,相距不过一尺,幸亏卫士用枪拨落,德宗才没受伤。

原文在六#9@书/吧看!

德宗正要下城躲避,忽然听到城下有人大叫道:“我是朔方来使,快拉我上城。”守兵连忙扔绳子下去把他拉了上来,此人身上已经中了数十支箭,浑身是血。见了德宗,连忙行礼,然后解开衣服拿出密信。德宗看完了大喜,原来是援兵要到了,忙把这个喜讯传给全城守军,大家欢声雷动。

原来,李怀光的兵马已经到了醴泉,朱泚听说李怀光来到,急忙分兵去截李怀光,却被李怀光杀得大败。接着,各路援兵纷纷赶到,神策兵马使尚可孤从襄阳赶来救援,兵马已到蓝田;镇国军副使骆元光从潼关赶来救援,兵马已到了华州;河东节度使、北平郡王马燧也派行军司马王权和儿子王彙率兵五千,从太原赶来救援,兵马已到了渭桥。四面八方的官军纷纷聚集,吓得朱泚魂飞魄散,连夜收兵逃回长安去了。

奉天解围,大臣纷纷庆贺。卢杞、白忠贞、赵赞等人自认为护驾有功,扬扬得意。这时,有谣言传来,说李怀光要带兵前来拜见德宗,而且有清理奸臣的意思。卢杞难免心虚,急忙对德宗说道:“叛军还占据着长安,李怀光千里之外赶来救援,锐气正盛,何不派他迅速带兵进攻长安,乘胜扫平贼寇呢?”

德宗想想也对,于是派人到李怀光军中,让他不必觐见,迅速带兵收复长安。李怀光不禁失望道:“我不远千里来救驾,和天子近在咫尺却见不到,可见是贼臣卢杞等人从中排挤了。”没办法,李怀光只好带兵赶赴咸阳。李晟来到渭桥,想拜见德宗,德宗也没同意他觐见,而是派他和李怀光一同进攻长安。

李怀光到了咸阳,停滞不前,上表指斥卢杞、白志贞、赵赞三人。德宗正在宠信他们,舍不得处置他们,李怀光再三上奏,德宗仍然不听。李晟也上奏称李怀光之所以逗留咸阳,就是想除掉奸臣,请求德宗当机立断。就连护驾的文武大臣都对卢杞等人不满,纷纷上奏弹劾。德宗这才贬卢杞为新州司马、白志贞为恩州司马、赵赞为播州司马,然后下诏抚慰李怀光。李怀光又斥责宦官翟文秀仗势欺人,胡作非为,应该诛杀。德宗只好诛杀了翟文秀,又督促李怀光进兵。谁知李怀光又冒出一种说法,说必须找到机会才能进兵攻城,仍然按兵不动。

德宗无可奈何,在奉天过了年。转过年,德宗加封陆贽为考功郎中,陆贽上书陈述时政弊端,奏折差不多有几万字,而且请德宗颁布罪己诏。建中五年正月初一,德宗颁诏改称兴元元年,大赦天下,并历数自己的罪过,立志改过自新。这道诏书说得言辞恳切,切中要害,一经颁发,大快人心。此后,王武俊、田悦、李纳都主动去掉王号,上表请罪,只有李希烈仗着兵强马壮,仍然阴谋称帝。

李希烈派人向颜真卿询问礼仪,被颜真卿断然拒绝。继而,李希烈竟自称大楚皇帝,改元武成,设置百官,用私党郑贲、孙广、李缓等人为相,把汴州称作大梁府,在境内设置四个节度使。李希烈在庭中堆满柴火并浇上油,威吓颜真卿,并派部将辛景臻对颜真卿说道:“不想低头,何不干脆自焚?”颜真卿大义凛然,挺身要进入火中。辛景臻连忙阻止,回来报告李希烈,李希烈大为惊叹。

然后,李希烈派部将杨峰拿着伪敕,去通告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和寿州刺史张建封。陈少游早已经和李希烈勾结,当然乐得受命。张建封拿住杨峰,当即处斩,并且上奏德宗称陈少游投降叛贼。

德宗封张建封为瀛、寿、庐三州都团练使。李希烈想要攻打寿州,被张建封挡住,士兵不能过去,只好向南进攻蕲、黄、鄂州,也被曹王和鄂州刺史李兼所败,李希烈这才不敢进犯江淮。

德宗封姜公辅、萧复为同平章事。萧复请德宗任贤去佞,抑制宦民,说得非常恳切。德宗却怀疑萧复羞辱自己,把萧复贬为江淮等道宣慰安抚使。因为田悦、王武俊、李纳三人曾上表谢罪,德宗一律恢复了他们的官爵,并派秘书监崔汉衡去吐蕃借兵。吐蕃宰相尚结赞同意派大将论莽罗率兵两万相助,却说要唐朝廷主兵大臣签署命令才能进兵。崔汉衡问他需要什么人签名,尚结赞指名李怀光。于是,崔汉衡回来上报,德宗就派陆贽去找李怀光,让他签署命令。李怀光此时已经心怀不轨,不但不肯签署,而且说出三大害处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