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一章宁宁小手揪着裴昱的衣袖,扬起小脸,浓密的睫毛扇着,又追加疑问:“一个人可以有几个爹爹呢?”
小时候认识了好多叔叔伯伯,好多姨姨,阿娘和爹爹看起来只有一个。但是一进宫,宁宁就有点弄不明白,阿娘唤皇后娘娘为阿娘,可是并不叫陛下阿爹。
裴昱那双浓墨点漆的眼凝视着女儿,并不打算回避,但没跟傅筠通过气,也不好贸然直说,于是折中一下,“黎照野唤你阿翁什么?”
宁宁很快回答:“义父!”
“对,一个人有生父,也可能有义父,成亲后伴侣的父亲是岳丈或公爹,也是一种父亲,皇帝陛下又是天下人的君父。”
裴昱成功把宁宁绕晕了,摸摸她脑袋,“宁宁觉得爹爹意味着什么?”
宁宁懵懂道:“会陪宁宁玩,会给宁宁做好吃的,会给宁宁讲故事……还可以让宁宁骑大马!”
小姑娘掰着手指头细数,最后补充了句:“爹爹是宁宁很喜欢的人。”
裴昱微怔,眸光里泛起一阵涟漪,却也松了口气,女儿举的那么多例子里,听起来黎照野和傅筠并没有很多接触。
“那宁宁希望我是你爹爹吗?”
抛出这个问题只是临时起意,有妒火在作祟,也有作为生父的一点小心思,可当话音完全落下,裴昱竟忍不住屏住呼吸,他意识到自己十分期待女儿的回答。
宁宁唇角有笑,眼里映着斑驳晨光,大力点了点头,然后就有点不好意思地埋进他怀里,乐呵呵笑了下。
那,如果一个人只能有一个爹爹,你希望是我,还是黎照野呢?
裴昱终究没有问出来,只是低头揉了揉她细软的头发,忽然手掌一顿,发现她今天没有扎小揪揪,长发只是凌乱地披散在肩。
“宁宁。”裴昱将她一把抱起,朝傅筠房间走,面色有点凝重,“照顾你的那位嬷嬷呢?”
“嬷嬷有话跟阿娘说。”宁宁双臂环着裴昱的脖颈,随着他稍快的步伐,小小的身子也有些颠簸,“我不是故意偷听的,是嬷嬷很着急找阿娘,门没有关好我才听到的。”
小家伙这番话更是让人心惊,也就是说嬷嬷跟傅筠讲了什么,导致宁宁有爹爹那一问。
可那是奚皇后的贴身心腹,怎会知道?
这厢,傅筠拖着病体,身披氅衣,跟裴昱在连廊上相遇。她身边亦步亦趋跟着的,正是那位嬷嬷。
“裴昱。”傅筠神色有些焦急,走动时带起一阵风。
“你也知道了?”裴昱瞥了眼嬷嬷,直截了当地对傅筠说:“那些话不是我命人传播的。”
傅筠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我当然知道不是你。”
莫名的心里有点雀跃,像是得到她的肯定一样,裴昱眉心舒展了些。
这时嬷嬷也已清楚事情有异,蹲身行了个礼,把早上听到的流言蜚语细细讲来。
容华郡主早就想给大公子寻个妻子,看中了一女子想娶进门,亲都定了,却被二公子截胡,两人还有了首尾,珠胎暗结。
可转眼间二公子考上进士,还是圣上钦点的探花郎,风光无限,便瞧不上这个亦嫂亦妻的女子,将其弃了。
可怜的弱女子被扫地出门时腹中还怀有几个月大的孩子,悲愤交加之下报了官,二公子也因此流放。
奈何人家有一对显贵的爹娘,国公爷和郡主一顿运作,二公子在外不仅吃香喝辣,奢靡度日,甚至早早得以返京。
而裴家大公子忽然陷入昏迷,也是二公子所为。可怜大公子因心智迟缓而世子位不保,还被弟弟记恨成这样!
这虽然是市井传闻,但说得有鼻子有眼,还着重用了“奸嫂”“始乱终弃”“兄弟阋墙”“权贵钻律法空子”这些吸睛元素,可谓是煞费苦心!
“裴昱,”傅筠道:“大公子那碗掺了毒的汤羹,应该是冲你来的。”
裴安昏迷也就是这两天的事,坊间这传言竟这么快,幕后之人定然对他们家极其了解,以及“伤害了一个女子”这其实并不算没有根据的胡言乱语,然而他们的纠葛了解者甚少……
忽然,裴昱想到了什么,眸底闪过一抹难以察觉的厉色,把宁宁交给傅筠之后便去寻了自己母亲。
有了猜测,真相很快水落石出。
这一切竟都是容华郡主的闺中密友李夫人所为!
两位贵妇人对峙的场面更是称得上腥风血雨。
那位时常把“我佛慈悲”“怀善念,行善举”挂在嘴边,一年有大半时间伴着青灯古佛的李夫人不仅认下了风月流言是她传播的,还露出诡异扭曲的笑。
这怪笑让人毛骨悚然,裴昱眉宇拢起,有不好的预感,低头对母亲道:“李氏既已认下,我们报官就是,阿娘不要听她蛊惑。”
容华郡主却不肯走,半截身子入土的年纪,两人成为密友已经几十载了,谁能想到会被对方背叛到这个地步呢!
“不,我定然要问个清楚!”
若非儿子拉着,容华郡主早就要动手了,自己信任她,才会把烦心事讲给她听,她倒好,胡乱编排、模糊是非之后传得京城人尽皆知,安的什么肮脏心思!
李夫人拨弄了一下腕上的佛珠,念了句经,无声打量着容华郡主怒不可遏的模样,心下觉得愉快极了,笑意也就越来越深。
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容华郡主见了一下子就怔住,就连裴昱也拧了眉。
母子俩不约而同想到昔年李夫人与郡主的相处模式,好似就是如现在这样,一个歇斯底里,在众人眼里是个张扬跋扈的疯妇;一个老神在在,常年茹素念佛,情绪稳定又善解人意。
两人同时出现在大家视野中,总会让人不由自主进行对比,对郡主的误解也越来越深,若不是有一层显贵身份,想必没人给她好脸色。
而李夫人往往成为各个贵妇贵女们争相结交的对象。
容华郡主忆起过往的一幕幕,好像瞬间被点醒了一样,气得发抖。
她朋友不多,来往最多、关系最要好的就属这李氏,现在细细想来,李氏总是利用她的弱点进行暗中嘲讽,好比说前两胎生的孩子都不健康,李氏时常把外人的胡言乱语说给她听,使得她就此陷入自我怀疑。
那时候她一心沉浸在痛苦中,哪里会想到那么要好的姐妹会满怀恶意!
容华郡主陷入偏执之后,就连丈夫都不信任,反而愿意跟李氏讲心里话,可每次吐露心声,换来的是一次次对自我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