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出题
科举至今,也有好几年了。仍然有不少世家呼吁刘辩恢复察举制。
刘辩怎么可能容忍世家霸权延续,果断地拒绝了。
然而,科举能够选拔人才,满足朝廷的要求。
可终究还是缺少了说服力。
科举为什么比察举制好?
难道就是为了打压世家,给寒门机会吗?
刘辩要是用这样的理由,肯定会有数之不尽的麻烦。
怎么也要对科举美化一番。
这样的天才,脑壳最容易昏。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只是此次与以往不同,司马徽的弟子也会参加科举。
“陛下,臣已经安排妥当了,就差试题了。”庞统拱手道。
想要彻底奠定科举的霸主地位,就必须让科举筛选出优秀人才。
比如说科举还是世家占据优势,毕竟在教育投入方面,寒门永远比不过世家。
刘辩一听就明白了。
万一他跑到益州,想要扶持刘璋对抗朝廷。
等到科举小队宣布试题已出,密封在皇宫中,由宫卫重重把守。
刘辩思来想去,谁还能比诸葛亮更加优秀?
“不管朝堂怎么议论,事情都已经定下,朕亲自定的,朝臣怎么也要给面子,你们也不要太怂,老头子们也该退休了,以后是你们的时代。”
“正是奉孝放荡不羁,才会让人觉得不靠谱啊!”庞统一针见血道。
难不成鸿都门学几万学子,还拼不过一个小小的私塾吗?
这可不行。
庞统、徐庶都还以为自己对诸葛亮有恩呢。
“你们四个怕什么?有朕在前面扛着,就算有错,也不会怪罪到你们头上。”刘辩无所谓地道。
当然,刘辩还在上头坐镇。
他们自己请先生学习,偶尔去鸿都门学旁听就好了。
郭嘉的意思是,此次出题由他们五个人完成。
世家子弟再不要脸,也不敢这么说。
他们这班人,才能是有了,奈何资历不够。
四书五经考核,刘辩不感兴趣,他主要出题的方向,在于策论方面。
刘辩一直腾不出手来拿下,袁绍都等了好久,曾经来信向刘辩抱怨。
“士元怎么了?”刘辩好奇道。
按照诸葛瑾的思路,朝廷已经快统一天下了,诸葛亮还能往哪里跑?
可惜刘辩不会这么认为,毕竟诸葛亮是天才。
试题的安排,庞统不敢插手,只能向刘辩汇报。
一名学生,通过层层考试,获得科举资格后,会被邀请进入鸿都门学,包吃包住,专心治学就好了。
简单地说,这些学子有权有势,自己才能也不差,之所以没有进入鸿都门学,是因为他们不差钱、不差教育,就想要自由。
刘辩当然清楚郑玄的小算盘,只是不想被边缘化罢了。
四人出了考题后,当场进行了密封。
“嘿嘿,有陛下兜底,咱们怕什么?”郭嘉嬉皮笑脸道。
只不过其他人都是蒙在鼓里。
郭嘉忍不住说了一句:“陛下,这会不会太草率了?”
刘辩要的是当下,是好的结果。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朝廷对于西域,觊觎很久了。
科举是一项大事业,庞统他们不仅压缩了时间,没有给士子太多的时间,还偷偷摸摸出了试题。首先呢,就是要把七老八十的朝臣熬退休,以后不就是他们说了算?
要不是有刘辩支持,他们肯定不敢接下出试题的工作。
所以这三个月的快速科举一条龙服务,几乎就是为诸葛亮准备的。
除了鸿都门学,其他有资格参加科举的人才也不少。
此次科举的考题,定在这个方向,也能让交州、益州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