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老师的担忧
科举小组制定计划的速度非常快,日程也都安排妥当。庞统认为,应该尽快完成考试,好给刘辩一个交代。
因此,整个科举只会持续三个月时间。
在以往,朝廷会提前一年,甚至更早通治。
此次更像是突击检查作业一般。
对于一些经常钻研学习的学子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迟早都要走这一遭,他们准备非常充分。
然而,对于一些学渣而言,就是一场灾难。
只不过诸葛亮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读书不认真。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谁有资格和管仲、乐毅做朋友啊?
都认为诸葛亮自恃清高。
好好的端庄大道不走,非要学习奇淫巧技。
至于是不是前三甲,或者前十名,对诸葛亮这样的人才来说,有意义吗?
他们更注重地是实际政务。
郑玄看到这一幕,连忙喝道:“孔明,你这是干嘛?”
诸葛亮也不在乎,反正他有自己的朋友圈。
毕竟有庞统、徐庶罩着,还有司徒王允美言。
诸葛亮曾经被庞统、徐庶推荐到司徒王允身边“实习”,王允对他赞不绝口。
诸葛亮就要差一些。
不过这也从侧面表明了,诸葛亮缺乏的,不是才能。
诸葛亮明显不会错失,他有足够的能力。
事到临头,他们一阵哀嚎。
“哪有这么快的?三个月就要完成科举,太突然了。”
在种种助力下,诸葛亮需要的,仅仅是迈过门槛罢了。
科举只是提供了一个向上机会。
郑玄也经常听到一些传闻,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最神奇的是,大匠马钧,竟然常常来鸿都门学与诸葛亮论学。
现在已经有人对他高歌颂德,称马钧就是当代的鲁班。
但其中原因不是诸葛亮不够聪明,恰恰相反,郑玄认为,诸葛亮的才智更在何晏之上。
要知道,马钧可是刘辩最器重的大匠。
甚至扬言“此人必位列九卿”。
可就是马钧这样的人物,竟然也需要向诸葛亮学习。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郑玄想通了这一点,渐渐地放下心来。
弩炮、霹雳车等,也都是马钧按照刘辩给的图纸建造出来。
如此人才,对于儒家经典,理解得更加通透。
只是这家伙不务正业,什么书都看。
郑玄也没有否认,马钧确实有能耐,虽然这些能耐,在郑玄看来,就是不务正业。
诸葛亮大多是浏览书籍,长见识,什么都懂一点。
诸葛亮这孩子,平时野惯了,不好管教啊!
可要说是位列九卿,那就是不靠谱了。
没事出去钓钓鱼,和庞统、徐庶约会,或者看看书,都比和其他学子交流要来的畅快。
“这有何妨?科举只是一个门槛,进去了,就看对政务的处理了,孔明反而是我最看好的学生。”宋忠道。
后来这家伙在鸿都门学就没几个朋友。
该钓鱼的钓鱼,该看书的时候看书。
“以你的资质,榜上题名不难,可是想要争夺前三甲,仍需努力,难不成你要放弃吗?”
都是一帮牛批哄哄的人物,他不屑于和富商之子、历史上叫不上名字的小人物一起混。郑玄也是比较传统的大儒,看到学生不务正业,难免有些生气。
图书馆这么大,却没有他们想要看的书籍。
郑玄上下打量了诸葛亮一番:你这都要去钓鱼了,还敢说全力以赴?
如此一来,他还急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