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绝代双娇(五十二)
在阳顶天的完美设想里,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杨逍这只一直对教主之位虎视眈眈的拦路虎。而这只拦路虎,其实又是阳顶天这个做长辈的,特地为后代留下的磨难和考验。
如果谢逊和张无忌这两个明教准教主,能够通过这项考验,阳顶天再把整个明教交给到他们手上的时候,心里就会踏实得多。
如果不能,那么阳教主在退场之前,说不得就要亲自扮演一回武二郎了。
可惜的是,想象与现实,总是会有些差距。
造成这些差距的起因,也许只是一个小小的误解,或者是一处细微的异常。
但就是这些细小的关节,决定了这件事、这个人、这座江湖的未来。
阳顶天手把手的教了谢逊二十多年的武功。
再说了,好地方都被和王跟宁王给占了,明教想要举家搬过去,南北双王肯答应才怪。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以至于“峨眉派一战灭丐帮”这么重要的事,明教居然是各大门派里,最后一个得知的。
五年虽不甚久,想来也应该够支持到乱局初定。
另外,卡住谢逊体内魔气运行的那道凤凰幻魔拳的拳意,本就不是本世界的武学。
阳顶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即便不是教主,也是教主了。
杨逍于幕后统领全局,实难分心与阳顶天争权。
与汉王陈友谅有些类似,杨逍也是将事业的重心,放在了逐鹿天下上。
此番明教倾巢出动,非止是参与围剿峨眉派,还顺道搬了个家。
偶有交战,也多发生在草原漠北与西域高原。
虽然这个传说,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三坛海会大神哪吒三太子,但时至今日,有历史记载的,也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真要是到了那一天,明教纵使变作了明朝,也只能栖身于峨眉派的阴影下,累世不得翻身。
虽然光明顶离峨眉山属实有点儿远,可关键是,现在明教的总坛在成都城,离眉山郡城也就两三百里地。
“但还是有一些。
既然教内的兄弟们,一致强烈要求推平峨眉金顶,那么代教主杨逍,还真就得顺着他们的意思来。
若不趁此新六派联合的机会,将其彻底铲除,待日后其势壮大,必将称霸江湖。
好像上位者的一生中,总是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失败,倘若不逼着自己向前看,光是悔恨,就能把这些人从高处拉下来。
光明顶地处偏僻,用来度假倒是不错,却不可作为治所。
成都城距中原腹地亦是山高路远,不过四川行省毕竟是片繁华沃土,先占据此地,再图谋天下,也不失为一种上佳之选。
作为义军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白莲教下属的红巾义军,不断在神州各地起事。
届时,杨逍有百万教众为倚仗,大势已成。
“权与财皆可让渡于他,教主之位却绝不能给!”
他在教导张无忌做人的道理时,说得最多的就是,“干大事的人,不管干什么,都一定要向前看。”
将士尽归营,百姓忙秋收。
况且上一次出现,还是在汉末三国时期。
阳顶天到底还是个凡人,即便略觉不妥,也只道那是因修炼本教魔功,而自然产生的轻微入魔征兆。而显然他只是这个世界里的原住民,想要他发觉出谢逊身上的异样,确实有些强人所难。
而自至正十六年入秋开始,仿佛一夜之间,各方势力便达成了停火协议。
“杨逍尚且不知晓我‘明立无忌,暗立谢逊’的真实意图,趁此机会直接篡权的可能性并不大。
阳顶天的这项决议,恰好符合了杨逍的心理预期。
这一年,正是天下反元义军势头最盛之时。
月前,杨逍率领着教中全部高手,并五行……三行旗三千教众,以及自光明顶总坛内带出的大量财物,开进了魔教南方使徐寿辉所部红巾义军驻守的成都城。
饶是他武功盖世,又在乾坤大挪移这门魔功上浸淫了一辈子,也是丝毫未能察觉出,谢逊是魔丸转世之身。
魔丸什么的,压根儿就没想过。
何况峨眉派已掌握了“剑气轰炸”之法,单凭明教,或是任意一个大门派,绝非是其对手。
不得不承认,杨逍对于天下大势的判断,相当准确。
明教对于叛教行为的惩罚极其严重。
可话又说回来,魔丸转世,乃是千年不遇之传说。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至正十一年到十六年的这五年间,神州大地之上,战火纷飞。
“如果他想要教主之位……
诸般计较过后,阳顶天先把几件机密要务交代给了心腹,才又召集起教中高层,当众宣布:
此后五年,明教以杨逍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