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第264章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不久之后。未央宫,举行仪式。
一匹白马,作为祭祀品,被锋利的刀斩下了头颅。
白马的鲜血流进鼎中。
刘邦与群臣歃血为盟,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自此,除去吴芮的长沙国之外,其余的国土,皆有刘姓皇族所统治。
房娲儿激愤入宫,却被吕雉拦住。房娲儿不顾礼节,当着众宫人的面,质问吕雉。
“皇帝呢?皇帝去哪儿了?”
刘邦紧随其后,道:“这地方,应该配得上您的身份和功夫。”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刘邦摇摇头,说:“我会让他做皇帝,让他亲自把自己的骄傲,踩在脚下,这是对我们发动战争最大惩罚。”
“是。”刘邦说得坚定,让人不敢相信。这才是帝王术的极致,泯灭亲情。
“你配得上。”
刀人尖不愿,房娲儿转过头来,凝望着她的眼睛,轻轻摇晃头,示意她不要造次。望着房娲儿乘车离去,刀人尖忧心忡忡,跑进正屋,去见张子房并说:“先生,姐姐她去见皇帝去了。”
刘邦在他的行宫中等候着这个世上为数不多的了解他心意的人。
“说吧!”房娲儿四处望着,铜墙铁壁,刘邦这次下了本了。
张子房紧接着问道:“谁是主人?”
房娲儿冲上前无,扼住吕雉的喉咙,双眸通红,对着身边的宫人大喊道:“让刘邦来见我!”
房娲儿离去,她头昏目眩,咣当一声倒地,落入花丛之中,花枝划破了她的脸,可是在她醒过来之前便能长好。
“不够!”房娲儿歇息底里。
刘邦感动得落泪,笑道:“果真,懂我的,只有你。”
房娲儿摇头,道:“杀韩信,是我动的手,她出的计谋,皇后有计谋,有远见,太子孱弱,其他的皇子们,也没有可以在十年只内接替您统治大汉,维护和平局面的皇子,所以,您必须,让她来接替您。”
房娲儿满脸泪水,她松开手,吕雉扶住她,在她耳旁道:“各有各的路,秦汉并非是一家,你可能明白?他走了,不能让别人也走着他的路去死,你也一样,你是房娲儿,不是秦始皇……”
张子房在五奴、刀人尖联络旧人的时刻,探查房娲儿的去向,可竟然一无所获。皇宫中的每一间房间,他们都翻了个遍,可是,却不见房娲儿的踪影。
房娲儿颔首,道:“始皇帝幼年生活在赵国,他身边的人,都是赵国人,他把那些人当做朋友,在赵国的时候,他不想秦军打邯郸来,他会在我的怀里,问我,为什么要打仗?我没有回答他,他告诉我,他讨厌战争。
“我知道的,我老了,没几年可活的了,所以我只能捍卫刘家的江山,我做不到你和始皇帝心中想要的那个统一的国,我也不能做!”刘邦声嘶力竭,心绪波澜。
“你就没有想过,你的儿子会杀死自己的儿子吗?”房娲儿诡谲一笑问道。
刘邦并不惊愕,他与吕雉一般都清楚,房娲儿不会杀吕雉,她现在还没下手,就说明她不想杀。
闪灵跪在地上,扬起头来,说道:“保护主人。”
刘邦见吕雉脱险,也不言语,望着房娲儿憔悴,虚弱地瘫在地上。
五奴知道消息时,为时已晚,车队早已离去。再者说来,他们坚信马车去的是宫中,闯宫是死罪,他们也不敢茫然前去。于是五奴来来至张子房的屋前跪下。
“您的高看我的,我哪里配得上您倾国之力铸造这样一座行宫给我呢?”
房娲儿下车来,见行宫的高墙,说是铜墙铁壁毫不为过,看来这是刘邦为她安置的安身之地。
后来,他回了秦国,做了秦王,他掌权,致力于维持秦国强大的同时,他还在想,为什么要打仗,后来,他找到了一条路,叫做统一,没有隔阂,就不会再有战争,大家都是一国人,就不会发动战争。
随后,长安城中所有藏娇阁旧部被唤醒,他们早已渗透入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刘邦身边。刘邦的嫔妃中,不乏藏娇阁旧部。
“女人掌权,不得不依靠外戚,您的‘非刘氏而王,天下人共击之’似乎是克制吕家的唯一法子,您还是有远见的。”
吕雉送房娲儿离开宫,当她回到张府,泷灵走了。
在法家的指引下,他开始以战止战,以刑止刑,他发动兼并战争,致力于融合华夏种族。之后种种,不过是为了他的梦,而做出的种种维护。
刀人尖迟疑片刻,问道:“真到了这种时候了吗?”
刘邦凝望着她,冷冷地说了声:“我信!”
“始皇帝已经死去很多年了……”刘邦说。
房娲儿摇头,冷静地说:“还有您的妻子,皇后吕雉。”
房娲儿无力地抬眼,道:“我知道秦国亡了,可是我舍不得,我不甘心……”
他想要的法制,郡县,统一,不过是不想要战争,在这一点上,您做到了,您用屈辱,换回了百姓的和平。统一并非是他的梦,他的梦的终点是和平。”
“她?”刘邦不信,接着说:“不是在你的指导下,她才那样的吗?”
“他说过要继承秦帝国,他说过要洗清秦的冤屈,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为什么?”房娲儿质问吕雉,她辅佐刘邦,辅佐吕雉便是为了大一统,便是为让世人知道秦帝国没有错。
房娲儿摇头,说:“这些日子里,我想明白了一件事,想明白他的初心在哪里。”
吕雉见她情绪失常,慢条不紊地问:“妹妹,你这是怎么了?”
“陛下,您说,为什么要摸黑前朝呢?”
“那您封的王,自相残杀,您在您的万年吉壤里,可能睡得安稳?”房娲儿讥讽刘邦,这是他的做的孽,报应到自己的儿孙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