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小楼夜雨(下) - 权握天下 - 易楚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权握天下 >

第16章小楼夜雨(下)

第16章小楼夜雨(下)《至略史·元宁卷》第一篇

隆徽十八年六月二十八,皇太子阳玄颢于元仪殿行登基大典,改元崇明,至正仪殿颁登基首诏,告天下臣民:先帝庙号仁宗,尊母后文端皇后为皇太后,徽号仁宣;奉先帝遗诏,皇太后临朝摄政,军国之事,无论巨细,悉决于皇太后;谢遥、尹朔、永宁王、湘王、齐朗为先帝顾命之臣,立内阁,辅弼幼主、太后,直至帝及冠礼。

“孩儿参见母后娘娘。”刚结束登基大典,阳玄颢就在五位顾命大臣的陪同下,到长和宫给母后请安。

紫苏很高兴地看着儿子,点头示意他起身,让他到自己身边来:“皇帝,一切可还顺利?”

“一切都很顺利。请母后娘娘放心!”阳玄颢的声音十分稚气,但也是中规中矩。

“太后娘娘,微臣有事禀奏!”谢遥上前行礼。

“谢老请说!”紫苏让儿子坐在自己怀中,亲密地说笑着,不是太在意谢遥的话。

老管家忙应声去取,不一会就取一个精致的白瓷瓶,小心地放在桌上,看那瓶的大小,估计也就够几个人浅酌恰情一番的,齐朗也不吝啬,打开之后,自斟了一杯,就请各人自便,其实,碧酿虽然珍贵,却是齐朗少时常喝的东西,永宁王妃对他与谢清向来大方,想喝多少都有,不过,永宁王府鲜少外赠碧酿也是实情,这份也是紫苏私下送给他的。

正确内(容在%六九%书'吧读!{

“我会告诉太后娘娘,她应该能处理!”齐朗简单地说,并未放在心上,这种空穴来风的流言杀伤力并不不大,只是,传言背后的用心需要好好思量,这些,齐朗并不打算告诉他们。

吴靖成很难堪地低头不语,几个人见齐朗似乎不想再说,又闲话了一番,便讪讪地起身告辞,只有郑秋依然坐在那儿。

很久没品酒了,齐朗也很满足地饮了杯中的酒,笑道:“独自饮酒是伤身的,这壶‘碧酿’我也是一直舍不得拿出来,不过,今日遇上同道中人,分享一番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臣等告退!”谢遥与永宁王退出长和宫,齐朗向谢遥示意,自己还有事请示,昨天他也已经告诉过谢遥是关于少府库存的事情,谢遥微一颌首,便离开了。

“别这样!齐兄,你也知道,‘碧酿’是永宁王府特制的佳酿,一半要进贡给皇上,另一半留在府中,我们这些人真是只闻其名,难得一见,你就别小气了!你和永宁王府的关系好,一壶酒而已!”吴靖成摆出一付谄媚的模样对齐朗道。

吴靖成见状,也放下酒杯,问郑秋:“郑兄也听到传言了?”

“等娘娘安顿好,臣再领他晋见。”齐朗遵命,接着,从袖中取出一本奏章,开始照本宣科:“先帝驾崩后,少府清点各宫……”

齐朗是负责少府的,对皇室的事务自是比其他人熟悉,而且,紫苏的目光也放在他的身上,他便上前禀告:“一般来说,皇太后一般都居于慈和宫、庆恩宫或是钟康宫,现在慈惠太后居于庆恩宫,钟康宫自宪宗建成以来都是由太妃居住,不适合娘娘。”

湘王与尹朔告退后,紫苏让阳玄颢也回去休息,谢遥这才问道:“娘娘似乎将湘王逼得很紧?”

“臣倒是有一个想法。”齐朗开口打破僵局,“章德皇后临朝摄政时,虽说是居于庆恩宫,但是,实际上却是住在太政宫的偏殿,一来方便朝臣晋见,二来也方便指导陛下,娘娘不如先搬进太政宫的一座偏殿,除了必要物品,其它的东西仍放在长和宫,待慈和宫整修完毕,再真正搬离长和宫。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不错,而且,一直以来,不都是由王家人担任帝师的吗?”吴靖成也说道。

郑秋一言不发地听着他们的对话,默默地饮着酒,仿佛什么都没听见,齐朗也不在意,和吴靖成说完,将他送走之后,才又看向郑秋,有些无奈:“还没找到人?”

“就中和殿吧!”紫苏想了一下,告诉他们。

“酒友?”齐朗失笑,“你今天是要打我家中那壶‘碧酿’的主意了,是吧?”

“教书!”齐朗笑言,“不过,你的学生可是天下第一尊贵之人!”

齐朗倒没什么表示,点头笑说:“倒也不假,只是,怎么连郑兄也知道了?”

郑秋一向不管闲事,对这种小道消息更是漠不关心,居然连他也略知一二,就太奇怪了!——显然他还不止是略知一二,倒像是一清二楚!

“传得如此之快的消息,绝对是人为的!”冯息说得直截了当,有些不满的意味。

“那不如就让娘娘先继续住在长和宫,等慈和宫整修完毕,再搬,如何?”尹朔提出折中的办法。

“改天先让哀家见见吧!”紫苏不急着答应,。

湘王没想到她追得如此紧,根本没想好如何拒绝,现在又提起,还说得冠冕堂皇,他只好将昨晚的话再说一遍:“微臣才疏学浅,实不能担此重任!”

“我现在已经在死角了!”紫苏没好气地说,若非如此,她何必去惹湘王,她现在就是要让湘王陷入孤立,让他去争,只有如此,她才能安全。

“‘碧酿’果然是名不虚传,我们今天是在饱口福啊!齐大人真是慷慨!若是在下,此等美酒是断然舍不得拿出来的!”柳如晦细细地品了酒,不禁笑说。

齐朗白了他一眼:“拜托!别说得那么轻易!这壶酒也是我好不容易得来的,哪有你说得那么容易!”

“帝师?”吴靖成先反应过,讶然失色。

吴靖成是和他们同年考中恩科的进士,与郑秋一样出身寒族,但是,他长袖善舞,如今已是正六品的户部主事,前途很被看好,他笑着为齐朗介绍:“这位是监察司主簿于第中,这位是他的同僚冯息,这位是都察司判书柳如晦。——都是我的酒友!”

“找到了,你又打算怎么办?”齐朗盯着他,认真地问。

紫苏笑道:“倒不真的要王爷来教什么,只是要找一个人来监督皇上与老师,王爷就不要再推托了!”

“很奇怪吗?”齐朗见郑秋也是一脸惊诧莫名的神情,不禁失笑。

紫苏愣了一下,才明白他的意思:“你是说帝师?你不想当吗?”阳玄颢尚且年幼,此刻成为帝师,也就意味以后可以得到他更多的信任,尤其齐朗还年轻,算起来,他可以主持大局的时候正是阳玄颢亲政以后,紫苏以为,他应该是很感兴趣的,而且,她需要为儿子找的太傅不仅要有才华,更要使阳玄颢能够与同心同德,她不能在做事的同时,还要应付来自儿子的威胁与异议,因此,齐朗是必不可少的人选。

齐朗却没动声色,静静地饮一口酒。

“我看就这样办吧!”尹朔也无异议,

“好吧!”湘王也同意了。

“王家人自然会有,但是,帝师不会只有一个!”齐朗笑着为他们解说,“再说,一切都要看宫里的意思,王家人也不是每次都是帝师!”

说完这件事,紫苏微笑着问湘王:“王爷,皇帝现在还是个孩子,先帝不在,您是先帝指定的顾命大臣,又是皇叔,不知您是否愿意担起教导的责任?”

“论学识,论身份,论资历,怎么也算不到我啊!”郑秋坦言。

“靖成,你跟柳如晦说一声,注意陈家的动态,另外两人就不要太深交了!”齐朗交代。

“此言差矣!”齐朗一脸笑意地摆手反驳,“慈和宫位于长和宫的正后方,一直以来只有皇上的亲生母亲,而且还要是皇后才能居住,湘王,您算算这慈和宫空了多久?”

齐朗笑了笑,不想与他们说这些事,而且,其中的内情复杂,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他转向郑秋,笑说:“郑兄,知道你不喜欢官场的是非,我为你找了好差事!”

“那就只剩下慈和宫了,也就不用商量了吧!”湘王淡淡地说道。

不一会儿,吴靖成却又转回齐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