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眼红 - 穿越之山居悠闲日常 - 两朵小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8章眼红

第58章眼红

“开门做生意无非有三,头一样便是菜式,第二样便是店里环境,最后就是店小二的态度,有的店家见来的人穿着并非富贵之辈,便生出几分轻视知心,即便店再高档次,也引人生出厌恶来。”

“再有的店,里头桌椅墙面都能刮下一层黑油,这又如何叫客人敢坐下来吃饭。”

一群人各自红了脸,有店里脏污的似被戳中了心思。

只顾着眼红阿桃这儿生意好,自个儿却不想着怎么留住客人,

“我这食肆一日至多也只能坐下这些人,几位掌柜的若是连这都觉得有危机,这生意做起来也未免太过小心翼翼。”阿桃不卑不亢,“前几日主簿大人才说,我这食肆税交的及时,算起来也省心,还盼着我这食肆里头生意越来越好,好多交赋税呢。”

这话一落地,几人就知阿桃是打通了衙门的关节。

阿桃正还待说什么,就听外头顺子敲门,阿桃止住话头,“您几位先吃着,若是不合口,今儿这一桌子算我请各位的——”

在一众人面面相觑中开门,顺子看了里头一眼,声音极大开口,“那位老大人来了,叫您过去一趟,说是天冷想吃羊汤。”

阿桃回头看了这几位掌柜的一眼,解释道,“那位京中回来的张老大人来了,我且先去忙活,几位自便。”

阿桃心说来的正是时候,笑着去外间见这位老大人。

一群人今儿来连话都没说出去,便叫堵住了,当下心思各异,阿桃一番话确实叫心里有些小九九,无论是衙门里头的主簿大人,还是那位回乡荣老的张大人,都叫人不敢在明面上生出什么想法,自然,有想着照阿桃的法子回去将自家食肆也整治一番的,也有愈发看不惯阿桃想要背地里使绊子的。

阿桃将话说到位,也不管这些人有什么心思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可若真日日想着防那暗箭,自家这生意也就不必做下去了。

外面正下着小雨,张老大人穿着蓑衣,鱼篓在桌边,里头几条掌长的野鲫,显然是钓鱼才回来,也知天色已晚,便问阿桃店里还有没有什么吃食。

“才下了场小雨,天儿冷,店里还剩些羊汤,给您烫一碗米粉垫垫?”看到鱼篓里头的鱼,又问,“才刚做了一道酸汤鱼片请人吃,灶间还剩下一半鱼,要不也片一碗您尝尝?”

听到鱼,这老先生眼倏尔一亮,“酸汤鱼片?”

“是的,大冷天儿吃一顿,最是热乎。”

张大人听此立即叫来一份儿,先前点的羊汤米粉也换成了一碗米饭,阿桃应下,去了灶间。

正碰到刘掌柜一行出来结账,只见到一渔翁坐在外间,却没见到什劳子大人。

有人颇为嫌弃的捂了捂鼻子,眼四下打量,先前阿桃说那位张老大人来了,这外间桌上都不见人,怕是拿话诓他们呢。

原先按下的心思又起来了,当即有人开口,

“说什么张老大人来了,我瞧着你这扯谎也不扯个像样些的,不如说圣上亲临,来你这小食肆吃饭如何?”

另一家酒楼掌柜的开口,“咱们做生意也有讲究,你一家独大不好,还请娘子多想想,咱们这些人也不是为难你,只是叫你万别爬的太高,回头再折了。”

半威胁的话语听的院里常平安怒目,正要进来就被阿桃拉住了。

“圣上也是你敢妄议的,真不怕闪了舌头。”闭目养神的渔翁开口。

那位原先情急之下口不择言的掌柜自知失言,可面上还是硬气,想说些什么,叫旁边人扯住,刘掌柜瞧出不对劲儿,对这渔翁开口,“我这弟兄冒失,您老人家只当是风过,莫要计较。”

既是开门做生意的,自有些眼色,个个此时也都瞧出不对劲儿了,听说那位老大人喜钓鱼,再一看这渔翁,当下心里懊悔万分,只是此时再开口更是落了下乘,一群人相视一眼,刘掌柜依旧装不知道,出来打个圆场。

“娘子你勿怪……勿怪,方才席间一番话正是提点了我们几个,实在不该不思进取,等回去自家酒楼也该整理也要重新整理,赵兄方兄二人失言,并非我们其他人本意,你且先忙,等回头我再专程提礼来谢。”

刘掌柜圆滑,几句话将余下人同那两位撇清,阿桃拱手回礼,却不曾说话,再看了这些人一眼便转身仰着头去灶间了。

等这伙人离开,顺子偷偷来说,

“可解了气儿了,这几人都是低着头夹着尾巴走的。”

阿桃正将鱼片儿下锅,汤底用红椒干椒熬的,正沸腾冒泡,薄薄的鱼肉一下锅立即烫成了奶白色,这鱼片的薄,只需烫上几息便可以捞出锅来。

今年腌的酸菜多,阿桃手艺好,酸度正正合适,用来给这鱼片儿做配菜再清爽不过,花椒一撒,热油淋过,爆出有些呛人的味道,等油烟散尽,敛口盘中便露出这一道白里透红,鲜辣爽口的美味。

阿桃盛了一碗米饭端过去,因今儿蒸的米饭不够了,柴火锅里煮的是晚上自家人吃的,给这位张老大人吃的便是柴火锅里煮的饭。

阿桃怕老大人嘴刁,提了一句,不成想他竟叫阿桃再去盛块锅巴来,口中还念叨,“幸而年纪虽老了,但牙还没坏。”

阿桃哭笑不得去盛,出来见人已经吃上了,上回吃饭许是有学生在,需摆几分架子,又许是今儿饿得狠了,故而这一趟是放开了吃的。

鱼是常平安带来的,昨儿本想着今儿做酸汤鱼片自家先吃,等月初再上,也没想到一口没吃上,常平安有些委屈,阿桃只得说明儿补给他。

鱼片没了,鱼头鱼骨还剩下不少,阿桃干脆一样,烧了顿酸菜鱼,端上桌个个也吃的冒汗,这辣子下的太足了。

那边张老大人将一大碗吃的光净,只剩些辣子花椒再里头飘着,末了还摸着肚子打了个饱嗝儿,顺子见那边吃好了,擦了手去柜台给人结账。

收过碎银,准备找铜板,这位老大人却说不必,先记上,下回来直接从里头扣。

顺子愣了片刻,这才笑着应声,“成,您老常来,咱们食肆常上新菜。”

老人家穿好蓑衣带上帽子拎起鱼篓,阿桃起身去送,老大人在檐下连道了几声留步。

等人走出去几步,又忽然回头道,“若有什么事儿,可以到青云巷留话给我,别我这牙口还没倒,你这铺子就先倒了。”

说罢便又转身走了。

青云巷在城西。

阿桃心里到有些羞愧,对着远去的背影大声道了句谢,她愧在将这些人引到前面,谢这位老大人今儿真的帮了她。

顺子跟在阿桃身后关了门,“张老大人可真是好人。”

阿桃应声,低头吃饭。

“听说张老大人两朝为官,学问无人能及,告老还乡时连圣上都挽留呢。”顺子感叹,“只是一生不曾娶妻,也无儿无女。”

一场雨过后,天渐渐转暖了,今年不见下雪,不过天还是冷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