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胤禛的点子
小九悲催了!这怎么都冲着自己来啊?还让不让人活了?被连番的打击的小九觉得很憋屈,很无辜,外加很无语。小脸瞬间垮了下来,可伶兮兮,求救似的,看向了自家阿玛和额娘。
可不看还好,这一看,这娃差点没吐血。只见自家阿玛和额娘正面带微笑,兴致勃勃的端坐在那里观看着,眼睛闪闪发光,亮的都有点晃人眼。这分明是在笑吗?尤其是自家那个无良的阿玛,怎么看起来会那么兴奋!小九甚至都怀疑他会不会带头来点掌声!
看到这,小九很是愤恨啊!他甚至都想高声问问自家阿玛:“见到儿子痛苦,您很快乐吗?”
谁成想,老康也不知为啥,恰巧在这时好死不死的点了点头。
小九有点傻眼了,感觉自己的那个心啊拔凉拔凉的!
看着儿子那无比幽怨又哀伤的眼神,老康也感到了一丝不好意思。尴尬的咳了一声,才笑眯眯的说道:”好了,都不要再为难老九了,是朕把他留下的。“
这下小九的心理舒服多了。
胤禛几人听后,说道:”既然是阿玛留你,就原谅你这次把我们抛下,独自再这里陪阿玛的过失。“
胤禛问道:”阿玛把你留在这里干啥?“
小九:”这不是阿玛正为蒙古的事情烦恼吗?我就为阿玛提供了点子。”于是小九就把刚才说的方法又说了一遍。
胤禛听后说道:“阿玛,儿子也有一些能让蒙古百姓富裕起来的办法,虽然没有小九的点子那么好,但是应该也能做些小小的补充吧。”
“嗯,那你给朕说说。”
芸芸也来兴致。看到儿子们一个个都这么争气,她这个做额娘的心里难掩喜悦。
胤禛组织了一下语言,就开始缓缓的说道:“儿子觉得,无论是养奶牛,制糖,还养羊,开火锅店,开皮毛制造作坊。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想要形成规模,需要一定的时间。再说,大清国就这么大。这些东西即使能卖到海外去。但是能卖出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而草原这么大,现在没了战乱,以后牧民的数量将会逐年增多。也就意味着要靠养牛,养羊来养活更多的人口。这样一来,养殖规模必将逐渐加大。但是咱们大清国目前不是只有蒙古要靠放牧吃饭,山陕那边现在也有很多的人以此为生。
为了避免不正当竞争,这两个地区不应分开来看,朝廷应该统筹安排,给予一定的引导。但是儿子不赞成朝廷直接参与其中。原因就在于,地方官员的能力良莠不齐,以免好心办了坏事,这是第一点。”
这第二点,既然阿玛答应了要帮着蒙古百姓改善生活现状,君无戏言。蒙古刚刚平定下来,又有几个和咱们大清一直离心的部落来投,这正是咱们最好能在尽可能短时间内让他们看到希望。让他们知道只有跟着大清走,才能过上大块吃肉,大口喝酒的生活。
“嗯,说的不错,接着说,“康熙说道
见到自家阿玛对自己的观点如此认同,胤禛也很受鼓舞,便趾高气昂的说道:”接下来就是儿子想到的一些具体办法了。第一个要说的就是草原白蘑菇了,阿玛也是吃过的。这种蘑菇质地细嫩,味道鲜美,清鲜淡雅,菇香扑鼻,可称得上是蘑菇中的珍品。而最为难得的是,儿子听说草原这里,每年的八九月份就遍地都是。对于吃惯了它的蒙古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要贩卖到中原地区的话就不一样了。蘑菇晒干之后也极易于保存,这件事不需要朝廷花费多大的力气,只要出些人手帮着他们贩卖就好。要是数量太大的话,将来火锅店也可以帮着消化,甚至有可能成为一个特色。做好了的话,对于蒙古来说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收益。这也是能最快见利的一个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