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小九的新办法 - 在清朝悠闲的日子 - 兴源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在清朝悠闲的日子 >

第231章小九的新办法

小九为不可察的点了一下头,端正了面色,稳稳当当的说道:“儿子随着阿玛一路行来,发现蒙古这里最多的就是羊群。刚才听了阿玛和额娘的谈话,无非就是要给蒙古的百姓找些能赚钱的营生。儿子就在想,既然蒙古有这么多的羊,那就说明蒙古人最擅长的还是放羊,那么我们为什们不帮着他们卖羊肉和羊皮,处理好了,这些都能够带来不少的收益。”

话不算太多,但言语清楚,条理分明,小九稚嫩的嗓音清脆,却显得异常沉稳。康熙不由得点了点头,对儿子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但是面上却一改刚才的和蔼,眼神凌厉的看着小九,说到:“这就是你的办法吗?要知道蒙古人擅于牧羊是不假,但是他们不擅于经营,现在黄土高原水草丰美,养羊的百姓多了起来蒙古人根本就竞争不过他们。就是养再多的羊,可卖不出去也是无用。”

小九点了下头,先是对康熙的话表示认可,然后才从容的说到:阿玛,这些问题儿子已经想过了,至于办法请听儿子细细说来。“

见康熙点头应允,小九才又接着说到:”要想卖出更多的羊肉,那么就要想办法让吃羊肉的人多起来,就必定要想办法把羊肉做的更加美味。这让儿子想起了额娘常做的火锅。现如今京城也有不少店铺在经营这个生意,且每开一家,都毫无例外的非常受欢迎。这就说明百姓喜欢这种吃法。那么为什么不把这火锅店像额娘的开心小栈一样开遍全国呢?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不同地方的口味,制定出适合那里人实用的种类。

例如川陕地区,可以做成麻辣锅。当然也还可以让御膳房的人研制出一些简单,美味,利于在民间推广的菜式。这样一来必定能加大羊肉的销量。还有羊毛和羊皮的作坊,专门研究制造毛皮制品,数量大的话,就能降低成本,也利于生产,要是产量太大,国内消化不掉的话,还可以随船卖到海外,儿子听说山陕那边就是这么做的。“

康熙一直聚精会神的,听得很认真。直到小九说完,康熙好半天都没有说话,皱着眉头,手指在椅子的扶手上无意识的轻轻敲击着。

芸芸和小九陪在一边,静静的等待着康熙的决定。

”嗯,朕琢磨了一下,这些办法还是可行的,小九啊,不错,有长进。“康熙满眼欣慰的看着儿子说道,然后顿了一下又道:”芸芸,多那些奶糖给小九。小九啊,朕准许你以后可以多吃些,不过也要适量,凡事不可没有节制。“

三口人正其乐融融之时,胤禛带着一帮子弟弟妹妹们走了进来。给康熙和芸芸行过礼之后i,这小子就愤愤的冲着小九说道:”我说小九啊,你到底怎么回事,不就是回来取个奶糖吗?居然要这么久?害得我们像一群傻子似的等在那儿,可你到好,竟然一个人待在阿玛和额娘身边撒娇,真是太不厚道了。你怎么不看看自己多大的人了,怎么连小十三和十四都不如?唉,家门不幸啊!“说完还不屑的撇撇嘴,那圆圆的包子脸,明显的鄙夷之色让人想要忽略都不可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