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据县季族
牛家山的感受一点也不夸张。这个时期还没有大兴儒学,连读什么书,识什么字,都是由教书人自己把握。
更重要的是纸张还没有完全通行,价格也没有便宜下来,而所用的竹简却是贵得吓人,寻常人家哪里用得起。
牛家山下了毛驴,让亲随远远跟着,他却走到前面。
祠堂的侧面有一排两面敞亮的房间,先前的读书声正是这里传来。
从五六岁的泥巴小子,到十一二岁的半大小伙都有,手里的竹简更是被翻弄得哗啦作响。
牛家山才走近了几步,恰好里面的读书声停下。
“不知贵客由哪里来?”
一个半大的孩子出来问话,想来是受了里面先生的吩咐。
牛家山正待要答话,却听得身后也有声音传来,“去念自己的书,休要惊了贵客。”
那半大的孩子赶紧冲着牛家山这里躬了一下身子,又给那里行了一礼,这才匆匆回去讲堂。
牛家山回头,却见一位发须皆白的老者。
只是他正要答话,身后的亲随跟了上来,冲着那老者略一行礼,“这是我家老爷,正要去郡里了解本地的粮仓事项。”
清理各处粮仓,乃是大周朝此一段时间里的大事。
大周朝境内,无有不闻者。
毕竟米粮之事,关系大周朝与小民生死存亡,不可不计。
之所以这么假托,也是牛家山事先的交待。
他久居朝内,气质不可低侮,只有假托清厘米粮的官员,倒是不大不小,正好合适。
果然,听得牛家山是大周朝里户部派遣来清粮,老者脸上十二分的客气起来。
哪怕只是一个七八品的官员到此,也是大周朝的上差。
当下便是行礼道,“老朽常清,见过老大人。”
牛家山客气笑道:“老丈何必如此,免礼免礼!”
按说这常清不过是乡老,见官行礼,这是周礼。只是常清年纪明显大过牛家山不知多少,按周礼,也是可以不行礼的,除非是见到天子。
如此客气一番。
这常清方才将牛家山让入到祠堂之内。
两下落座,牛家山也用余光打量了这里的布置。
这常家的祠堂,从外面也就是一般而已,略显得寒碜,进入到里面才发现更是朴实之极。
待见小厮奉上茶来,常清才笑道:“老大人且不要嫌弃此处寒酸就好!”
牛家山自然是客气道:“常老客气。”
当下端起茶水,倒是眉尖忍不住一挑。
这茶水的确是差了一些。
牛家山心念顿时转开。
论说,他在洛邑里也没有饮过这么差次的茶水。
常家乃是本处的一大豪强,竟是只以此物待客?
到底是真清苦,还是看出什么?
牛家山心下虽然生疑,还是将茶水饮了一大半。
一路行来,天气又炎热,倒确是口渴难耐。
心念急转之下,牛家山有意无意却道:“老丈,牛某一路行来,听闻常家乃是本县豪强,怎地却是清苦至此?难不成是常家各处短了祖祠的供奉不成?”
常清却是面不变色,捋须而笑,“老大人这就有所不知了。常氏一族向来族规严厉,各家并不敢短了族里的供奉。”
牛家山不由点头。
若非如此,也请不起先生来开馆教学。
常清又道:“虽然常氏各家皆有供奉,无奈乡里事多,总有用度之处。”
比如修路修桥的之类,据县以内,多是常家牵头出钱出力,如此一来,能用在祖祠这里的钱粮自然就少了许多。
牛家山轻叹,“果然是居大不易!连常氏这样的大族也有各种难处。”
常清呵呵一笑,“老大人说的不错,正是这么个理儿!”
牛家山却似想到了什么,“听说常宁家里就有良田数万亩,钱财更是不计其数。论说,单以常宁一家,供养此处也应该不是问题。”
听到牛家山如此一说,常清脸色却是陡然大变。
只是下一刻,常清苦笑,“祖上有定约,常宁这一脉,并不在供奉之中。”
什么?
牛家山大惊。
以常宁这一脉的家风,怎么可能不供奉祖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