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季家书香
冯亭有时间向赵王投诚,是因为那里秦军未至,只是口头上威胁了韩王而已。但现在,秦国大军压境,成玉就是想献土于赵,也不会得到魏王的许可。
除非,此计由魏王所出。
即使魏王同意这个计划,也难得让赵王同意。
先前已经说过,现在的情况与历史上的进程并不完全一致。
现在的上党郡,已经被秦国二十万大军包围!
说不定魏王才想到这条计策,上党郡已经丢了都有可能。
“大周朝,该当如何?”
援魏,与现在国策不符,白白消耗自己的实力而已。
不援魏,秦王若是灭了魏国,自己同样要直面秦王的兵锋所指。
“回洛邑,快!再派人去通知丞相,准备大朝。”
如此大事,姬延还是想听听朝中众臣的意思。
而在陈国故地,牛家山已经到达据县境内,一连的急行赶路,到了目的地后,反而是换了一头毛驴充作脚力,身边也仅只带了一个家仆。
一路缓行,不时见到这里的乡人,还要坐下来闲聊上几句。
眼下这会,牛家山遇上几个正午间休息纳凉的老农,正好凑上去又闲扯了几句。
让牛家山惊讶的是,虽然季二公子季诺在本县闹出如此大的动静,竟然本县乡人没有太多的反应,甚至不少人竟然不知晓此事发生。
不过说到季宁家,众乡人却又都知晓。
无他,季家在据县里是唯一的豪强,整个据县里有两成的田地都由季家在打理。
再一个出人意料的是,无论说起季家哪一位公子,乡人都以为是识礼之人,并非豪横之辈。
甚至可以说,季家在据县之内,就是一个道德模范,家族里相亲相爱,对外和善有礼,让人几乎挑不出毛病。
就是妯娌之间,也没有太多的闲言碎语生出。
牛家山心里的震惊,简直是无复有加。
很难相信,这样的家族里竟然陡然就发生这样的异变。
甚至事前毫无征兆。
牛家山敞着膀子,喝了一口水,才又疑问道:“几位老哥,听说那季诺可是犯了捅破天的大事,连反旗都扯出来,怎么县里却像是没有反应?”
那几个老汉却是笑道:“你这先生此话差矣!”
季氏一族虽然也在陈朝为官,却是官声也极好,而且每一代季家人出来为官,都是乡里名声太著,乡推而为官。
这样的地方大族,连官家也不想管他们家族的事。
哪怕现在改了大周朝的天,也是一样。
但凡有官员到来据县,第一件就是去礼见季家之主,奉为上宾。
甚至连季诺扯起大旗,县官都情愿装作没有看见。
反正那季二公子也不会干什么伤天害理之事。
听到这些,牛家山一时竟然有些笑哭不得。
这简直是儿戏一般。
但这样的儿戏偏偏就发生了。
而且还有其合理性。
只能说是被他赶了一个巧。
牛家山这么一想,也是越发的糊涂起来。
真只是一件家里小事?
不对!
牛家山一番苦思之下,竟真是想出一处关键。
“既然那季宁季礼两位公子如此知书达礼,却怎么又兄弟反目,竟至不死不休的地步?”
哪知,说起这话,众老者却都是一番感慨。
纵是如此的好人家,也有生出不肖子的倒霉气。
季家第三子季常,正是如此。
原来季家上一代家主过世,将手里的家产分作了三份,身为嫡长子的常宁,得了绝大部分的家产,良田上两万亩不说,更有金银无数,可谓是最大的赢家。
至于二子季诺三子季常,都各得了一千亩的良田和家宅若干,却是远远不及兄长的。
若是一般的人户,得了千亩良田,也足够丰衣足食。
但这季常自幼就是混帐玩意,向来为恶乡里。
甚至多有纠纷闹出。
只是一来季家家风极好,事后又多有赔罪赔偿,这些小风波也就被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