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自说自话 - 天下行商 - 城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天下行商 >

第五十九章自说自话

在一茶楼的僻静角落,叶上林正在与浙江毛皮商人苏长青喝茶,二人边喝边聊。苏长青说:“叶掌柜,这几天我按照你的吩咐,分头找了山东、直隶,以及广东本地的同行,将消息都散播了出去。”

叶上林拱手,“苏掌柜辛苦了。昨晚‘同文行’的潘东家又是如何说法?”

“我感觉应是那消息传到了他的耳朵,他特意问了我海狸皮的行情,对那鹿皮和野牛皮只字未提。我按照我们事先的安排,告诉他现在海狸皮的市场非常走俏,各地的毛皮商人都在大量囤货。之后他又问了价位,我说居高不下,看着还有涨的势头。最后离开时,我故意向他打听了一下有没有鹿皮和牛皮,他说近日就会到船,让我等他的消息。”苏长青小声说完,往四周看了看,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

叶上林点点头,“苏掌柜材优干济,办事就是沉稳老练。咪唎坚的商船这几日就到,我一定是保证让你的人上船先挑中意毛皮的。等潘东家那里通知到你,你做做样子也就行了。至于价钱上,我们东家手头上缺银两,只要你付的都是现银,一切都是好说。”

苏掌柜听了很是感激,“那就仰仗叶掌柜的周全了。真是看到了便宜,我定是要向叶掌柜表达一份心情的。”

叶上林连忙摆手,“哪里,哪里,苏掌柜这话说的外了,鱼帮水,水帮鱼,我们这算是互帮互助。上林此时是给人家做掌柜,没办法,一手要捧着两家,做事太偏颇,让人说不过去,只能是见机行事,能为苏掌柜寻方便且方便,能省下银子就没有必要花上那大头钱,这都是分内的事。”

“叶掌柜乃人中龙凤,怎能久屈人下?长青在这里说句大话,若是叶掌柜想东山再起,我可以联合我们江浙商人助一臂之力的。”

“承蒙兄台谬赞,上林愧不敢当。但日后真若是一步有幸走到了那般天地,上林定是会求兄台施以援手的。”

两人越说越热络,直到又说了小半个时辰,才从茶楼里走了出来。

叶上林回到了行号。

伍秉鉴正在和潘象在聊着什么,见叶上林回来,忙把他招呼了过来。原来,潘象主要是将潘有度的话传了过来,说是明日午后准备到海上接咪唎坚的商船“智慧女神号”。

叶上林看了看潘象,又看了看伍秉鉴,迷惑地问:“潘东家这消息哪里来的?”

伍秉鉴怕叶上林当着潘象的面再说出难听的话来,忙解释说:“是我主动要求潘东家找那山茂召的。”

叶上林又问潘象,“可听潘东家说中意商船上的哪些货物?”

听叶上林问的如此直接,潘象不禁偷眼看了一眼伍秉鉴,支吾着答道:“他说,没说……”

伍秉鉴觉得叶上林问的太过唐突和不可理喻,潘象是潘家人,潘有度就是说什么了,他也不能将这样的机密事透露给“元和行”的人来听,这话要是再传回潘有度的耳朵里,还会产生误会和隔阂,所以他连忙打上圆场,“总归明天商船都是要到了,潘兄到了船上自然就是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到时候再说吧。”

叶上林一反常态,对伍秉鉴反驳道:“东家,船上的货物品类数量大家都是知晓了,还是现在做下主张为好,免得明日到船上再琢磨争议,让人家笑话,也耽搁时辰。”又对潘象说:“潘老弟你也大可没什么可避讳的,潘东家如何交代你的,你直说便是。”

潘象脸憋的通红,他不明白叶上林今天这是怎么了,二人之前商议好好的,什么事情都避着潘有度和伍秉鉴私下谈,合计好了,统一了口径再往外说,可此时叶上林非要逼着他说,这让他真是不明所以。但没办法,让说就说吧,此时在潘象的眼里,他把叶上林奉若神明,叶上林这么做应该是有叶上林的道理,总归到时候不少了自己的好处就行了。

“我叔说,按照他与伍东家既定的方针,船上的商货两家各半。但、但考虑到船上的那海狸皮价钱太高,担心你们‘元和行’因为资本缺少吃不消,他告诉我说,到时候可以将海狸皮全部由我们‘同文行’承揽下来,那些便宜的毛皮,还有那最赚钱的500担人参分给你们‘元和行’,我叔还和我说,他之所以这般决定,完全是出于帮伍东家的方向考虑,否则的话,那海狸皮价钱高不好销售,换了和别人家合作,他断然是不会这么做的。”

伍秉鉴听完,不禁苦笑了一下,但是没有言语,他什么也不好说,潘有度怎么说就怎么办吧,之前算是和叶上林白合计了,事情到了跟前,胳膊还是拧不过大腿的。

叶上林倒是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东家,别说,潘东家还真是大人大量,体谅人,这个我们得心存感激,他说的都是实情,那海狸皮价钱那么高,就是分给我们一半也是吃不消的。并且我也听说市面上虽然海狸皮的行情一路看涨,但大多是因为毛皮商囤货所致,等积压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是要往下跌,如果此时高价揽进来,怕到卖的时候就难了,注定就是个赔本的买卖。潘东家家大业大倒是没什么,压得起,也赔得起,可我们这小门小户是受不了的,弄不好,就会重蹈覆辙,万劫不复。至于那些人参,虽然是眼瞅着赚钱,可我们一时间找不到销路,还是都让‘同文行’替我们分担吧。”

伍秉鉴虽然一直是面无表情地听着,但心里却一直是犯嘀咕,这叶上林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虽然也知道他的这番话故意说给潘象听的成分多,可又有什么意义呢?潘有度是精明到极致之人,他既然和潘象有如此交代,必是深思熟虑过的,岂能因为潘象回去学说了这番话,就再轻易改了主意?怎么想,好像都不现实。

潘象听得也直蒙,潘有度让他找上合适的时机把话带到,也一再叮嘱他一定要将“元和行”的底细探听出来,这可好,两者都没有想象的那般麻烦,不用吹灰之力就将吩咐的事情做了个圆满通透。

潘象急于回去给潘有度报信,就找了个由头往外走,叶上林跟着送出了门外。潘象问:“我回去怎么说?”

“照着我说的就行,只是你要说是不经意间听到的。”说完,叶上林转身又进了行号。

“东家,我合计了一下,正常情况下,一张海狸皮洋商的售价是三两银子,这三艘船上我约莫怎么也要有30000张,这就是九万两银子,虽然我已和毛皮商都打过了招呼,但毕竟现在谁也没有看到货物,我怕万一到时候……”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伍秉鉴知道叶上林担心货款的问题,“叶兄,这个你不用担心,这些天来我之所以没在这个事情上着急,也是先前‘德慧芳’茶行的程小姐答应了我,她可以把这个银两借给我,同时也将茶款先期垫付,但她当时也是提出了条件,叶兄,我一直忘和你说了这事儿,我那日和山茂召提以货易货的事,还是本着外来的银子能不用则不用的想法去做的。但可现在看来,程小姐这里的银两因为他父亲不同意,我们是指望不上了,但‘源泉行’陈家说可以把这个银子先借给我用,待将毛皮售出再与归还。”

“当时这个程小姐和东家提了什么条件?”叶上林惊奇地问。

伍秉鉴很为难地答道:“她提的条件是让徽商优先选择商船上的货物。”

叶上林听了着急,“我和外面那些毛皮商也是如此说法,这到时候怎么办?东家,现在不需她程小姐垫付货款,这个不应再算数!”

“叶兄,虽然这个货款我们不用她的了,但茶叶还是要从她这里进的,因为别人做不来这个事情,即使有能做得来的,我相信,也不会如她做的那般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