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儿行千里
东方欲晓,旭日初升。水岸相衔,黄埔码头船桅高耸鳞萃比栉,处处被绚烂的朝霞涂染上了一层金黄,耀人眼目。
二十艘商船整装待发。微风拂过,每艘船船头上写有“怡和行”三个大字的旗帜轻舒慢卷。
“东家,我们这回终于是驾自家的船出海了,心里真是高兴。往日走到哪里都要看着人家的舵工、缭手、扳招、上斗、椗手等一干船员水手脸色行事,心里面怎么憋屈,脸上都要陪着笑脸,嘴上也要说着小话。现在好了!到哪里都是可有自己的主张,有多大的风浪,咱心里都是亮堂舒畅。”
“单掌柜,你这么多年飘洋越海为我伍家在外辛苦奔波,秉鉴感激不尽。唉,时光不饶人,算来你也是知天命的人了,年轻人此时还都扛不起事来,换作旁人我还不放心,此番劳动你再下南洋,我于心不忍,也是迫不得已。我没什么可嘱托的,海路茫茫,苦雨凄风,只望一路多多保重!”
伍秉鉴转过头来,又对元芝、元兰、元莪三子说道:“此番让你们跟随单掌柜去南洋,绝不是去游山逛水,也不是让你们出去恣意放浪,宗旨是让你们知艰辛、识风土、辨是非、开眼界、阔心胸,经受一番历练锤磨。你们一定要听单掌柜的话,也要代为父左右照顾好他的生活起居,若是让我知道你们其中哪一个有在单掌柜面前摆一丝少东家架子铺眉苫眼做张做智的,定是严惩不贷!”
三个孩子听到训诫都连忙点头答应。
儿行千里母担忧,艾香和二嫂刘氏虽然对孩子们恋恋不舍满怀牵挂,可到了此时,也不能再将那些舐犊柔情表现出来,不能让他们在临走时还留存贪恋家中安逸的想法,只能将孩子们叫到一边狠下心来咽苦吐甘说上些激励鞭策之语。
单掌柜满含热泪,哽咽地说道:“东家,那我们就上船了。你就放心吧,来往我都一定会照顾好三位少东家,绝不会出现任何差池。”
“一帆风顺!”
列列白帆远去。
浩浩荡荡。
一直将船队目送到水天交接之处,最后只能见到星星点点的影踪时,伍秉鉴仍然意犹未尽地站起那里望着。拥有自己的独立一支庞大远洋商船船队——这个十年前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他在今日已经实现!未来,这支船队在太平洋、大西洋上扬帆破浪百里风趠来往穿梭欧罗巴、阿美利加等大洲更是指日可待。伍家的下一代羽翼渐丰已能随船远洋迎接风浪的挑战同样让人倍感欣慰……
“东家,那边卢观恒和东印度公司的人等着我们呢。”碧珠走到近前轻声提醒说。
“走吧。”
伍秉鉴忽然转过头来对艾香说道:“石中和去世了,我已写信给石新,让他尽快从孟买回来。你回去和二嫂安排西院的石家人去奔丧,伊犁到广州千里迢迢,路上的盘缠要给他们带得充足,也要告诉他们不管花多大的价钱都要将其尸骨带回来安葬。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落叶归根,魂归故里,此乃人之常情,,也是石中和的临终遗愿,咱们努力帮他达成也就是了。”
艾香和刘氏应声而去。
秉鉴、碧珠和景春三人朝着码头上停泊着东印度公司装载白米的港脚船走去,远远看见蔡中正在和卢观恒说着什么,清妍不时用手绢擦着眼角,卢文锦在母亲面前垂手而立十分恭谨的样子。
东印度公司的人迎了上来。
那位商务代表朝后面看了一眼卢观恒,握着伍秉鉴的手小声说道:“感谢你伍总商,帮我们解决了一个令人头疼的大麻烦。”
伍秉鉴微微一笑,“有理行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谁不占理,谁才头疼,谁才有麻烦。”
“伍总商,您还认识我吗?”
“你?”
伍秉鉴朝商务代表旁边那个年轻英俊的英吉利人看了几眼,摇摇头,“阁下,恕伍某人眼拙,你是?”
那个年轻的英吉利人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再问道:“那您还记得十年前马戛尔尼公爵带领我们英吉利使团去觐见你们大皇帝的事吗?”
伍秉鉴答道:“当然记得。”听对方这么一问,他又仔细看了看对方,忽然一拍脑门,“难道你、你是当时随船做通译的小斯当东?”
“对啊!伍总商您终于是认出我来了!”小斯当东表现得很兴奋,“当时我只有十三岁,可现在我已经二十三岁了,很漫长的十年过去了,我的变化很大,您认不出来,很正常。”
景春这时也反应过来,“我当时领着你四处在广州城里游逛,尝遍各样的小吃,你还记得不?”
小斯当东连连点头,“是的,是的,我记得。你的名字叫景春,我们是朋友。”
景春关心地问道:“你这次是来广州做生意?”
那位商务代表忙在一旁替着答道:“斯当东先生被我们国王任命为广州贸易委员会的首任会长,他刚刚到广州来上任。”
“奥。那我们以后打交道的日子长着呢!”景春激动地说。
“是的,是的。”
“来日方长,我们以后再聊。”伍秉鉴平淡地说完,朝卢观恒那边走去。
蔡中对伍秉鉴说道:“东家,我们刚才商量过了,去长崎三十六船,留下四船,咱家和卢东家各分两船。”
“行。”
伍秉鉴又对卢观恒说道:“熙茂叔是准备让文锦随船去长崎?”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卢观恒讪讪地一笑,“我听说你让元芝、元兰几个去了南洋,我心思着也让文锦出去见见世面。”
“孩子大了,出去历练是好事。”
伍秉鉴对蔡中又吩咐道:“你一定在船上船下好好照顾文锦少东家,不要让他吃到任何辛苦,更要保证他的绝对安全,不可出现任何差错。每每与东瀛商人谈判、订约,主意你来定,但要请文锦少东家与你一同前往在场观摩。账目财物也要经常让少东家过目,让他做到心中有数,少东家有疑惑处,也要耐心解答。听明白了吗?”
蔡中连忙答应:“明白。蔡中一定谨遵东家教诲行事。”
卢观恒对伍秉鉴这番安排甚是满意,他想到的、没想到的,不好意思说出口的,伍秉鉴都替他想了,也都替他说了。他朝儿子招了招手,“过来,快见过伍总商。”
卢文锦听到招呼忙跑了过了,十分恭敬地向伍秉鉴躬身施礼。卢观恒有意无意地说道:“秉鉴,我总想着让文锦到你面前受一番启发和教诲,也想让他和元芝、元兰等多走动多亲近,这回好了,等他们都从外面历练回来,自然在一起时也就有了可聊的话题,到那时我让文锦去你大院里住上几日。”
伍秉鉴也是意味深长地说:“是啊,也该到了多亲近都走动的时候了,否则日后也就越来越陌生了。”
清妍在后面沉默无声。
蔡中说道:“东家,时辰不早了,我们也该出发了。”
“好。”
伍秉鉴对那东印度公司的商务代表说道:“长崎不许你们英吉利商人船只停靠,为了不惹麻烦,船上所有的旗子都换成我‘怡和行’的吧。”
小斯当东担心地说:“伍总商,港脚船比不上我们东印度公司大型商船坚固,船上也没有先进的火炮配备,如果船上再不挂我们英吉利国旗,有可能在中途会被海盗劫持。”
伍秉鉴听后微微一笑,“阁下多虑了,至少在来往南洋和东瀛这一南一北两条海路上,挂有‘怡和行’旗帜的商船不需以船坚炮利唬人逞威风,也不需拉他人大旗做遮盖掩护,完全可以做到出入无间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