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狐狸的后园3》(42) - 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 - 王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六十七章《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狐狸的后园3》(42)

浮生明珠过——三月香港掠影你想把你即将遇到的地方形容成什么呢?

形容成糖,溶进越来越烫的咖啡?形容成香,随你走进三月越来越暖的春风?还是形容成美人,在三月春风里与你相逢一笑,再擦肩而过?

对生长在内陆两千公里腹地的我来说,香港就是这位偶然照面、边走边啜饮咖啡的洋派美人。

一行人依次从罗湖过关,这是一个狭小的关口,恰似陆地与海岛的接吻。过关购买八达通卡时,服务中心的大叔与扫地的大婶已是一口“港腔”的国语,尾音带着很嗲的拖曳,我们已来到香港。登上城铁东线,终点就是红磡,香港明星惯常举行演唱会的地方。

来之前,友人告诉我们,香港很小,弹丸之地:久负盛名的尖沙咀与标志性的夜中环只隔着五分钟船程的小海湾,而这个小海湾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维多利亚港,传说中,这里的夜景很美。若你愿意,一双足够结实的运动鞋,可以容你一天之内踏遍港岛各处标志性景点。而在更早的时候,我总觉得文化意义上的“香港”,是那般巨大:东方明珠,百年烟云,流落与回归,背负着承载不了的历史,矗立着“喷发”不尽的高楼,中外文明在这里冲突交汇,过目尽是应接不暇的人流,况且还有每五分钟就卖出的一个路易威登皮包,美人儿们对着小镜,在唇上抹上香奈尔的樱桃色口红。上层精英,底层烟火,法式大餐与庙街鱼蛋共同飘香。在英文广播与警匪枪战片的此起彼伏中,富人与平民、狗仔与明星共同沸腾成了这独一味的港式火锅。

地理上的“小”与时空中的“大”就这样交叠而至,亦幻亦真。

而地铁正载着我们,纵深向香港的繁华和文明而去。我承认,在见它之前,我已经对它有了过度的解读。

在尖沙咀出站,当天风很大,香港的商业区还在沉睡。和朋友坐进了港式风情的茶餐厅,在唯一会说国语的伙计大力推荐下,我们尝试了据说最为地道的港式早茶,包括一碗卤味公仔面,一份三明治及一杯自选奶茶。端上来一尝,却微微有些失望,公仔面其实就是方便面,且整体口味偏于甜腻。倒是一种名叫“鸳鸯”的奶茶非常值得一提,也是拜港片所赐,总觉得油尖旺的阿sir(警察)们闲来之余,总是人手一杯。细细尝去,才发觉是咖啡与传统奶茶的混合,绕着牙齿的芬芳,似苦似甘。

喷上在“莎莎”新买的kenzo花之恋香水,香港正午,阳光不够炽烈,顶着风,头发缭乱地行走在香港的街头。这里是尖沙咀最为繁华的弥敦道,隔壁的加连威老道就是著名港星周星驰大量置地的地方,也是香港较为集中的潮流女装舶来之地,类似于成都的泰华与新中心等处。这里虽位于繁华的市中心,但是街道通通宽不过三丈,上行下伏,颇似重庆的“爬坡上坎”。路边的店铺狭小密集,各色大大小小的招牌一应探出,重重叠叠,行人如织。间或传来铃声叮叮,这是红色双层大巴从眼前庞然而过。

路边随处可见五六人合抱粗的超级大榕树,蓬蓬勃勃的树冠可达数百平方米。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了保护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年古树,从市政规划伊始,人们就从房屋、街道的修建上迁就这些古树,给它们留下足够的生存空间,使这些百年前的浓荫,至今仍能庇佑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街头。

我和朋友的小小队伍里,常常加入一位不知名的香港朋友,他们带着我们穿过一个又一个街口,走上一座又一座天桥,再经过一个又一个地铁站,直到把我们带到问路的目的地,才操着平舌音的粤语普通话向我们微笑着说再见。尽管这是最为喧嚣的国际化大都市,但是人的心情在这里不知不觉中得到放松,内心喜悦安详,皆因是与一群文明、友善的人们相处。而我们一路行来,地上亦不见口痰、水渍,哪怕一小片碎纸屑。

毗邻港口的地方,是尖沙咀标志性的海港城,一处覆盖了几条街道的巨大商场,鳞次栉比着众多名品的旗舰店:lv、i、hermas、chanle……往来穿梭的多是兴致高昂的时髦女人,扫货如打仗,每人左膀右臂都挂着两三个印着醒目标识的巨大购物袋,从一家名店杀出,高跟鞋一闪,马上又杀入另一家名店,满街都是深深浅浅的香水味。唐代大诗人杜甫曾说: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如今三月的天气里,在绿草如茵的郊外恐怕看不见太多的丽人了,丽人都结伴去城里买限量版的lv皮包了……

行至旺角,又是另一番风情。

隔着十数年光阴,美人张曼玉与张柏芝都在这里扮演过卡门,足以道出它的嘈乱、烟火、市井与魅惑。

这里古时称为芒角,因为当地芒草丛生,地形像一只牛角伸入海里,而附近的村落便得名芒角村。20世纪30年代,芒角改称为旺角,取其兴旺之意,时至今日,旺角已成为了一个极为繁盛的购物区和住宅区。

这里的一大特色,便在于人口密度极高。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香港旺角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十三万人。若说短短几日领略港式繁华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那旺角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斑”。这里留有不少旧日痕迹,区内大街小巷都不难找到老式饼店、神龛店、麻雀馆等传统店铺,区内有香港最古老的一些街道,步行乃是最佳的寻幽探秘方式。那种地道的风味与弥敦道的摩登景象全然不同。

在这里,若能让穿梭的人流凝滞不动,那生动活泼,更有生命气质的反而是两旁重重叠叠、不见首尾的大小商店。满目所见,各色海外舶来品牌专卖店与港式传统老铺正拱手作礼、并肩而坐,巨大的灯箱招牌指示你二楼正是某位知名医师的个人诊所,而隔壁正招徒授艺的老武馆则明显更“李小龙”味得多;专卖二手名包的米兰站才对你勾着手指呢,“翠华”老式茶餐厅早已抢先一步、热情邀你入内;几位退休老伯一边讨论着六合彩,一边走进路边的赛马会,而先前经过的巨大橱窗里,英皇珠宝和欧米加“金捞”正闪闪发光。身边,操着上海腔的中年妇人正讨论着购物的下一站是否应该选在铜锣湾,那是仅次于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全世界租金第二贵的繁华所在,眼见得一场畅快淋漓的豪买即将展开。而我只是悠悠然地在“许留山”的甜品柜前放下十元钱,端起了一碗招牌芒果冰。

傍晚不晚,沿着海边的星光大道一路漫步,我们正要去搭乘维多利亚港湾里的小渡轮。

温柔的浅碧色海浪拍打在身旁的石阶,偶尔低头吸着饮料,头顶上一阵冷风拂过,是灰色的海鸥平摊开长达两米的双翼、抬着两只脚从你头上掠过。远处半球形的香港艺术馆下,有戴着格子围巾的英俊男子正抱着吉他,低低吟唱着粤语的歌谣。这样香槟色的黄昏,能撩起人们心底最温柔的情绪。而脚下,有深深浅浅的手印蔓延开来,这是为表彰香港电影界的杰出人士,特别邀请他们在此留下手印,亦成为香港旅游的一个热点。细细看去,李连杰的手印特别粗短有力,连掌纹线亦是十分清晰,不愧是专业武术家出身;而吴镇宇则十指有力,掌心虚浮,一看到这里,眼前就浮现起这位另类演员邪邪的笑容。另一个有趣的八卦是梁朝伟和张曼玉的手印亲密地挨在一起,刘嘉玲的手印倒留在了五六米开外,联想到三人纠缠几十年欲说还休的暧昧,不觉一笑。

夜终于黑了,寒风泠泠。天星码头之上,维港之夜终于露出它惊心动魄的美来。毗邻海港的数百座高楼皆为各跨国企业的亚太区总部,此刻全然隐去了白日纷繁的商业味道,纷纷成为了星星的载体,熙来攘往的白色游艇,升降频密的亮色航机,泊在港湾的国际邮轮,瑰丽壮观的会展新翼……只见万家灯火带着喧嚣的色彩,相互辉映,以极大的气势冲上云霄,与头顶上的漫天星空轰然相接,在蓬勃的交响乐中,仿佛已融成璀璨银河里的一部分。而所有的美景又全被脚下极为浩瀚的维多利亚港湾尽收,漫天星子与喧嚣的灯光又从极为辽远的九天之上“扑通”一声扎进海浪极深之处,让人觉得头顶是星空,脚下也仿佛是星空,而我们就身在这无边微风里的星空之间,恍若仙人,不敢笑傲五洲,也不愁天地悠悠,只眷恋这虚步玲珑蹑星空,恍惚间,人已经痴了。

然而闻见“镛记”的烧鹅香味,再痴的人也会醒过来。来香港,不吃地道的粤菜是一大憾事,吃粤菜,倘不去光顾“镛记”,那更是憾事中的憾事。作为1968年被美国《幸福杂志(fortunemagazine)》评选为世界十五大食府中唯一的中式食府,亦在国际餐饮界评鉴权威《米其林指南》上榜上有名,镛记在香港食客心目中地位超然,其代表作镛记烧鹅又被称为“飞天烧鹅”,而其创始人甘穗辉先生亦被趣称为“烧鹅辉”。

吃过极见功夫的酸姜溏心皮蛋和蟹肉裹菜心,胭脂色的烧鹅就上来了,随盘附赠两碟冰糖蒜蓉与秘制果酱。穿着服帖西装的年老领班比了一个“请”的手势就彬彬有礼地退下,红色竹木筷子伸出,我拈起了一块传说中的鹅脯放入嘴中。怎么说呢?不咸,不辣,不酸,不甜。

它压根儿就没有任何味道。

但是慢着,鹅脯一入口,从接纳它的唇舌到细细咀嚼的牙齿,不自觉就切入了极慢的动作,巨大的香味——属于食物最为本原的味道,就这样在喉头弥散开来,层层回响,浸彻心扉,连鼻腔深处都是它升腾起来的味道。我一下呆住大概有十几秒没动,人生恰逢其时,恰逢其地,正好能邂逅这等美味,我实实在在体会到了生命不可言说的小小喜悦。

镛记之后,我们漫步在灯火璀璨的夜中环,不远处就是名气响亮的兰桂坊,蓝调爵士乐漫过极为嘈杂的人声,为香港之夜增添了更为斑斓的光影。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朋友对我说,香港之美,恰似一块滋味极其丰富的糖果,倘若你爱它,那就要舍得为它花心思——起码要用上几个月的时间,踏过每一条小街,尝过每一片摊档,看过每一片风云,守过每一日晨昏——也许你才可以真正解读这颗“东方明珠”。

而我笑答,恐怕就到那时,你问我香港之一二三,我仍说不出所以然来。对于美好,只能感受,因为太爱,反倒无以言表,就如一千六百多年前的陶渊明,面对满地菊花,他也只会说“欲辩已忘言”了。

那就这样吧,香港,我来过、见过,如同浮生邂逅一颗明珠,然后转身离去,一切都很好。

晚安,香港。再见,香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