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狐狸的后园3》(41) - 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 - 王甜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六十六章《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狐狸的后园3》(41)

三日徘徊

一出西关心自悠

第一日:

五月的时候,我们一行人驱车从成都去康定。我坐在车后座上,眉目渐渐交睫。闭上眼睛那一刻,满目所盛,还是成都旧历四月间烟笼翠罩、花红柳绿的繁热。同行的阿姨伸出温热的手掌拍了拍我,二郎山隧道到了。

过了此界,那边就是藏区。

我睁开眼睛,眼前的景物自黑暗中倏然清晰朗阔起来!

巍巍二郎山颜色由绿到深上扬而去,森然的山顶缭绕在半天乳缎似的云雾里仰身一啸,再连成巍峨一片俯冲下你的视线,直逼你的眼睫。我自睡意中懵懂眨眼,睫毛仿佛都能轻触到这逼面而来的冰凉山石,于是群山冲我一笑,再倏然而退,留半点绿意粘在我的眼角,算是对我的馈赠。

此刻我们正位于天全县龙胆溪川藏线上,穿过这全长4176米的二郎山隧道,对面就是泸定县别托山川藏公路。这里仅洞口海拔就到2200米,已经算是青藏高原朝内部大陆延展下来的次高原地带。在清冷的空气里我们裹紧了身上的防寒衣,已经觉得微微的耳涨和眩晕。不远处的隧道入口镶嵌在绿意盎然的二郎山上,白砖红顶,复又修成两层楼塔式样,已经有了鲜明的藏区风格。隧道前的空地上,有当地的乡民逶迤摆卖着特产,最让人心动的是当季的鲜果,这里温度比成都一带寒冷,所以晚熟的樱桃和桑葚都肥硕鲜亮得喜人,盛在小篓子里,几块钱的价格,带有藏域特征的乡民热情地指篮吆喝,旁边慢慢传来烤玉米的香味。

十分钟以后,我们穿越了这条国内最长的穿山隧道,时空突然出现了短暂的停顿,这停顿是那样的静默,秒针发出“咯噔”一声轻响,无边无际极为纯粹的阳光顿时从四面八方倾泻而下,我们像暴露在一大块极为纯粹的黄金里,安然承受这3000米高原以上的阳光。以极透彻的蓝天为朋,以极广袤的大地为友,整个人的身体往后仰去,觉得自己轻若微风,又好像和这阳光一样无处不在。为什么来到这高地上的人容易成佛,就好像坐在爱琴海边的人们容易成哲一样,在这里宏大与渺小,喧然和安静之间走到了一个极点,达到了一种不可言说的对立统一之美,非亲身置于其间的人不能感受到。身后8公里隧道外二郎山的阴湿天气就好像前世的触觉,顿时被记忆飞速席卷而去,像蒸发一样不留痕迹。

写到这里我的指尖和心灵出现了短暂的失语,虽然我想尽力形容我的感觉然终究不可得,人世间极大的美本来就是给人震惊,而不是让人言表。

汽车在如巨人般巍然而立的大山间穿行,幽深险峻的大渡河峡谷犹如飘带般蜿蜒在群山之间。高原山地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植被稀少,缺少绿荫遮蔽的山脉高低隆起,就好像巨人的肌肉般随呼吸微微起伏,间或山脉间出现至上而下滑坡的巨痕,就好像这肌肉间的血管在勃勃脉动,传递着来自大地之神的力量。

转过一处山脚,河流随意地拐一个小弯,就能形成一小处相对比较肥沃的冲击地带,于是当地的居民便在这里繁息,形成一个又一个小小的村落。靠近河的地方总是灌溉着一小亩一小亩的田地,间隔地种植着玉米和土豆等杂粮,进去一些的地方紧靠着山,是一小丛一小丛错落的民居。在这山高水急的险峻之地,人类仍然能以自身的顽强,巧妙地贴合而不是触怒自然地生存下去,是不是这才是人与自然原本和谐相处的真意?

汽车终于驶抵此行的终点,拉姆则林卡,藏语里仙女的意思,是康定此地最好的酒店。我们一行人的房间恰好对着背面绵延的山坡。俯身放下行李,从落地玻璃窗看出去,一丛一丛淡紫点染的高山杜鹃自山巅俯冲而下,好像穿着骑马装、扬着马鞭的藏族少女,美丽中掩不住火辣辣的野性,来到你身边却又不靠近,就远远近近地立在山坡上满脸挑衅地看着你,咬着唇角眼含秋水,胸口还在一起一伏。

亲爱的儿郎,你愿过去接受她含笑的一鞭吗?

而远处跑马山上的月亮正在冉冉升起,清亮的歌声由远及近,响彻四野。三徊

第二日:

少不入川,女不入藏。

极有意思的两句话,寥寥数语,大致是说少年人进不得四川,因为天府之国、一马平川的舒服啊,少年人心性浮,一不小心骨头就软了,遗忘了当初的斗志。而女不入藏则是心儿容易像鹿撞的少女,进不得康定一带的藏区,因为这里有世界上最帅的汉子,一见误终身,很容易就被勾去了魂魄。

这样说得少年人可真是惨,无论少年与少女都不容易啊。

在去康定的路上,我兴致勃勃地问阿姨,康定哪里可以见得着传说中最帅的康巴汉子?她回答我说满街都是。真是难以想象啊,这个世界上有一个遍大街都是帅哥的地方,在这里长得丑一点走在街上,反而比较好认。又想起小沈阳的段子:小时候我妈带我去公园,周围的阿姨全围上来夸我,“姐,你这猴哪买的啊?”由此展开丰富的联想……扯远了。

刚到的那一天晚上,就蒙受盛情去观看了当地藏族歌舞团的歌舞。我们坐在二楼的一个开放式的小包间里,包间有栏杆对着下面的舞台,我趴在栏杆上看着下面一桌一桌的散客,每桌散客面前都堆了一大捧成团的白色丝带,抖开即是哈达,若看见哪位姑娘歌唱得亮,哪个小伙舞跳得好,尽可以一步跨上台去为他们献上哈达,兴致起来一起共歌一曲也可以。

忽然听见嘹亮的歌声响,从舞台的幕布后鱼贯而出一伙藏族少年,长发白衣,蹬着皮靴,随着乐声一和三唱,刚若雷、韧若鹰,一个个高大纤长,宽肩细腰间掩藏不住的潇洒,奔跑起来盼顾自若,好像一匹匹长鬃的白马。

这就是传说中被希特勒称道为“世界上和日耳曼男子并行为最优秀人种”的康巴汉子吗?果然很帅。

同行的老师问我想不想上去献上哈达,我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这里的一切如此像梦境,那么就让它步若柳絮,何必又去惊扰。

不过满堂的康巴汉子,再帅也帅不过在座的一位报界前辈。他的长相可以说是最俊美的康巴汉子范本,即使年过五旬,坐在沙发上腰板也挺得笔直。极好的气质风范最易让人折服,再衬着轮廓分明的面容和一头纯白的头发,那仪表真真让人叹服。言谈中我们说及康巴近年来的发展,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极深的感情,他说他觉得现代最帅的康巴汉子应该是这样:即使一身最地道的长发藏装,颈挂珠链,腰悬宝刀,也可以泰然自若地出现在最繁华的商务中心,打开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以一口流利的外语与人作商务上的沟通。帅的崭新定义就是古典与现代,外貌的俊美和求知、求新、求变的思维观念完美统一。他说,我们康巴汉子的帅气应该走到更广大的世界里去展示,然后为人所知。造化钟灵秀

第三日:

这是一片物产丰富的大地。人们经过一夜的安眠获得了充沛的体力,而这片大地经过一夜的水汽滋润,在天地间最清新的时候为我们奉上了珍贵的物产。

人和自然的宝物一起生生世世,在这片大地上安宁栖息,静静繁衍,一起天明,一起日暮。

我们来的时节,正好赶上了虫草的丰收。在这农历四五月的时节,出产的虫草据说已是“二道草”(第二遍采摘的草),而如果提前十天半个月来,那时的虫草叫“头道草”(第一次采摘的草),顶子上的芽苗才冒出极新鲜的一点点,就跟茶一样,据说还要好。

于是吃过一碗热腾腾的酥油茶,嘴角还带着馨香的油脂,我们一起去早市上赶虫草。

走在康定曲折的大街上,伴着旁边爽朗大笑而去的折多河,鼻端是一丝儿一丝儿清冽的空气。同行的老师示意我抬头往东南方向看,我眯着眼睛,好容易适应了那耀眼如金刚一样的日光,一大片高不可攀、直耸云端的白色就那么傲然出现在我的面前,近景里的小城与房屋,乃至稍远一点的绿色山峦都像子民一般,在它的面前心怀敬意地俯下身来。

贡嘎雪山。

“贡”是冰雪之意,“嘎”为白色,这座海拔高达7556米的蜀山之王平时都隐没在厚厚的高原云翳里,保持着孤独而威严的气概。天气晴朗、可见度高的时候,偶尔一见它的真容,已是极大的幸运。

本小说最新章节在6@9书#吧首发,请您到六九书吧去看!

虫草市场里聚满了早来的乡民,大都端着小小的竹篮,篮里一簇一簇暗黑的物件就是新鲜采来的虫草。来得早的乡民占据了市场里的好位置,于是抽出一根小板凳坐下,拿着竹木的小刷一边刷着虫草上暗黑的湿尘,一边抬头招徕着往来的客人:“好虫草,新鲜采下的好虫草,大的八块,小的五块。”而四处逡巡着寻找买家的则是专做此行的小贩,手心里半掩的布袋则是制干的虫草,遇见有意的客人则把布袋亮开:“看,制干了都有这么大!”

虫草从其生长环境来说,大致分为两种:一种生长在高原草甸上,土黄色,虫体肥大,肉质松软,叫做草原虫草;另一类则生长于高海拔阴山峡谷中,黑褐色,虫体饱满结实,就是在康定我们所见到的这种高山虫草。因草原地域辽阔,市面流行多为草原虫草,而高山虫草源稀少,但古医书记载入药的多是这种,由此更见其珍罕。据说今年康定此地的收成好,于是虫草的价格便宜了很多,往年好的单根虫草价格会走到十五至二十元,甚至更高。运到几百里外的成都立刻身价倍增,十根左右被红丝线扎成小束,罩在玻璃罩中,往往要高等药店才看得到它的踪迹。再由此流通出去,价格更是不可测了。

买完虫草,我们自在游荡在康定的小街,饿了便在路边的挂炉小店买一只康定的烤馕。这里的馕与新疆驰名的那种格外不同,形似脸盆,厚达三寸,买上两三个拎在手上,胳膊都要沉坠得向一边歪斜过去。咬上一口,似馍非馍,蓬松馨香,唇齿间传达出谷物自然的甜美。渴了,路边自有小罐子装的本地酸奶,都是当地的居民无事自家做了自家吃,偶有多的便三五小罐的路边摆来贩卖,据说味道极醇极酸,要买了回去掺蜂蜜用小勺挖着才好吃。

放眼康定,绿色山峦四面护着城,缓坡上大片大片的山壁都装饰着五彩的藏传佛像,足踩莲花,头顶祥云,衣衫飘带鲜活得就好像要从山上朝我们飞过来似的。这是本地虔诚的佛教徒自发自愿的供奉,自很久远以前就世世代代描绘在那里。老的佛像历经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斑驳,而新的一些则鲜艳如昔。其中最大的画像高达数丈,最小的也有一人多高,含羞半匿在绿色的植被间。

这些大大小小的佛像作势欲飞,衬着康定满城的金瓦穹顶,鼻端传来的幽幽酥油香混着线香的安宁,偶有阵阵佛法梵音的喃喃教谕自路边的小小店铺飘出,犹自萦绕在耳边,南来北往的嘈杂人声则交透着世俗的红尘之美,我们好像安步于佛与人共存的古代世界,这样的地方才能生出“拈花微笑”这样美妙的词汇来。

饱览这座位于高原上千年之久的历史名城,我们感受到的是汉藏文明交融和谐之美,如同跑马山上的歌声一样,悠悠而来,自古如此。三日康定,三日徘徊,既是这次旅程的终点,也是下次探究造访这里文明的起点。来的时候一身红尘重浊,去的时候,心灵的一部分已被这里的繁花绿叶所替代。美丽的康定三日,我收获了美景、歌声与友谊,张开双臂,感谢它让我的灵魂如此甜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