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书系:狐狸的后园3》(40)
无常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了不得的庙,庙里有个极为故弄玄虚的老和尚。老和尚对跪在他的前面、头发总也剃不干净的小和尚,说了很多、很多故事。
我就是那个小和尚,此刻,我剃了一半的长发正随着我的哭泣散落在肩头。面前的师傅,穿着青色的僧衣,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
我真的不想、不想当和尚。
有哪个年方二八、身体正充满活泼泼欲念的男人愿意当和尚?
我本是清凉山孤高寺外红尘镇人。正是桃花满心满脸的好年华。是红尘镇上洪员外家的小儿子,四邻八里出了名的读书人。下雪的时候,我常去城门外立立雪;烛尽的时候,去邻家西厢那里凿凿光;鸡鸣的时候,也曾起来舞舞剑。路边村妇端着清晨的洗衣盆闲谈:哎呀,听说洪家的小少爷昨夜又头悬梁、锥刺股。更别说为了刻苦攻读圣贤书,我将自己禁足在河边凉亭,让书童一日一日飞奔过小桥,送来一碗碗滚烫鸡油下的过桥米线。
人家都说,洪家小少爷,满身清贵之气,油纸伞下方步走得那是四平八稳、摇摇摆摆,从东街踱到西街,再从西街踱到东街,不曾看路上指指点点的妖娆女一眼。桥头说书的老夫子捧起一盅盖碗茶大喝一口:哎呀呀,此人非同一般!哎呀,以后一定可以连中三元,光宗耀祖!
嗯,于是这样早也读、晚也读,在十六岁快要读傻的时候,爹死了。
我把四书五经一丢,第二天就拿着《太真记》上了青楼,决定找个知音共同研读。但是去得太早了,妓院原来上午不开门。回家就被我妈拿下了。
孽障!孽障!老太太的龙头拐杖不停地敲击着地面,她在屋里转了几个圈,做了据说生平最重大的一个决定,把我当作功德,舍给了清凉山上孤高寺!
啊呀呀呀呀!
好惨好惨,我应该晚上去青楼的,我至少应该去一次青楼的。我读遍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到了最后学以致用的关头,被绑上了清凉山上孤高寺!
于是我被剃度。
但是说来奇怪,那头发怎么也剃不干净,剃了又长,剃了又长。在一圈高僧的围观诵经声中,我的头发前额头剃了后脑勺长,左耳鬓剃了右腮边又长,一缕一缕逐着剃刀,我一边哭一边忍不住吟:离离原上草。
最后住持方丈止住了准备去搬磨刀石的和尚。
只见这个须发洁白、飘飘如仙鹤一般的老和尚独自立在了我的面前,好像立在了红尘中一摊污烛不堪的粪土面前。青布僧衣的下摆流云一样拂过我的眼睫,真是清雅、清雅……我一想到自己以后就要穿上这样“清雅”的僧衣,然后剃光脑袋、天天豆腐白菜,路边再没有哪个女孩将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哭得更伤心了。
“是业火啊。”
方丈的手掌轻轻抚上我的头顶灵台。
后来听说,在我的肉眼凡身无法看到、感知到的时刻,我的头顶、全身,正被熊熊燃烧的红色火焰所包裹。寺庙里的每个和尚,连两个一胖一瘦、准备去抬水灭火的小沙弥都目瞪口呆地看见了。
“业火自心而来,当是红尘深种、欲念未息。”
凡夫俗子,凡夫俗子。
老和尚反复念叨了两遍。
“凡人的肉身太重,纵是天上神佛,也将它抬不过佛门清净地的门槛。”
唯有清心。
以止业火。
所以,“带他去见师叔吧。”
据说这位叫谨前的师叔特别会讲故事。他曾向东海龙王化来一片鳞,亦向西边王母邀来一颗桃,靠的都是讲故事的本领高强。据说,他的故事高妙的地方在于——讲到关键时刻,戛然而止,急死个人。要听下文?龙王也好,王母也好,对上他静静的眼眸,行,施舍拿来。
那个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要面对这样一个讲故事的狠角色。只听得押送我的小沙弥议论:一定是让他听师叔讲故事,听不完的故事,郁闷死他,最终郁闷得他脱发,这下就了了师傅的心愿了。
谨前师叔穿着他极舒服柔软的青色旧禅衣,端坐在一个空旷的大殿正中。他居高临下又亲切无比地看了看我。
“我不想听你讲故事。”我大声地说。
谨前师叔不触不怒:“我也没有给你讲故事。我要告诉你的,是整个真实的世界。”
不受世俗人眼光蒙蔽的真实的世界——
“谁也不知道我们这个真实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你看,你面前有一个茶杯。”
我面前的青砖地上真的出现了一个明黄色的茶杯。
“然后,茶杯里有汤水。”
雾气飘过,茶杯里真的浩渺渺添入了汤水。
“你瞧,还有茶。”
汤水忽然变作棕色,飘出一阵又一阵清香,正应着外面缥缈的月光。
“人们认为的世界仅仅是口中汤水,可你瞧,还有点化汤水的茶叶,还有承托汤水的茶杯,然后我们才可以饮茶。”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老和尚把这杯虚空中变化而来的茶汤端起,一饮而尽。
然后我顶上的头发突然不再自行生长,露出了点点秃斑。
“各诸因果,加诸彼身,一盏茶水,这就是世界。”
我痴绝了半天,甩甩头:师叔出家前,是从天竺过来耍把戏的么?
然后我脖子上又蓬勃冒出了新的毛发。
各位,上面是引子——
说书的甩了甩衣袖,一拍醒木,列位看官,你们可知老和尚给小和尚讲了什么故事?
行。说书的接着笑眯眯地取出了大铜盘,不好意思,各位路过的,打尖的,或来听小老儿说书的,别忘了,我也是靠说故事来赚钱的呀——
以上,仍然只是一个引子。
哈哈哈。
你知道,我们红尘镇位于成都府的近郊,镇外有条溪水,每到八月,溪边就会飘满阵阵桂香,那条小溪便得名桂溪;桂溪外有座小小的和尚庙(它有时会抢我们寺的香火钱),这座庙因为遍植樟树,所以名为樟灵寺;樟灵寺外又有一个小村庄,村民在村口立了一盘巨大的石磨,就着桂溪上面流下的清水,一年四季就以磨豆浆和豆腐为生,这个村子叫磨子村;然后石磨边有一座巨大的石桥,石桥上刻着三个大字“磨子桥”,据说它连通到外面巨大的旷野与蛮荒之地,那里遍布沼泽,常常有不知名的鬼蜮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