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两位太医
夫子对太医院非常熟悉,父亲长期卧床,母亲和妻子在前些年接连病倒,所以夫子寻医问药的经历很是丰富。而太医院的太医更是大多相熟,尤其一位翁太医,更是得到了夫子和家人的信任。
翁太医岁数不算大,但出身行医世家,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医道,在民间行医治病、救苦救难,医德医术都得到了百姓的称赞,年近半百的翁太医已服侍王上多年,常在宫中行走,深谙权势之复杂,变得更加沉稳老成。
夫子到太医院亲自找来了翁太医,回到府上,夫子走在前面,翁太医紧跟着走在后面,二人边走边聊,不像主仆,更像挚友。
“烦请翁太医为我夫人诊脉,早日让夫人好起来。”夫子与翁太医说着。
“那是一定,那是一定。”翁太医回道。
翁太医向金羽澜行礼之后,开始问询起居日常,询问之后,温太医开始诊脉,起初翁太医的脸上是平和的,看上去并无波澜,然后翁太医的脸上出现一丝笑容,太医刚想开口说些什么,突然,那个笑容消失了,似有更新的发现,眉头皱了起来,脸上的表情在凝固了一阵儿以后,慢慢又恢复了平静。
随着太医表情的变化,夫子的心有些波动,感觉从未见过翁太医如此多变的表情,或许是病情过于复杂?还是所需药物不好寻找呢?夫子在胡乱的猜测着。
“确有水土不适之症,需要好生调养。”太医慢慢的说道,说话的同时,眼睛认真的看着金羽澜,仿佛眼睛里有更多的话要说。
澜儿看着太医的眼睛,感觉有些冒犯,但是又想,也许是太医在观察自己的脸色,并未做过多反应,只是默默的回看着。
翁太医起身,回到前堂,在夫子的示意下坐了下来,太医沉思了一会儿,问道:“夫子和夫人完婚前是否相识?”
夫子听到这个问题,感觉与今天诊断之事并无关系,一种疑惑的表情出现在脸上,心里想着为什么要问这个,脸上略有尴尬的说道:“早就相识,只是……”
话未说完,外面跑进来一个仆人,说道:“夫子,刘太医来了。”
“嗯?怎么又来了一个太医?”夫子问道,然后转向翁太医接着问道:“是您安排的吗?为我夫人多做一些诊断?”
“并无安排。”翁太医直白的回答道。
二人都停顿了一下,翁太医的眼睛转了一圈,说道:“刘太医擅长女科,此次前来必能为夫子夫人做好诊断,也能与老夫共同讨论脉案,对病情诊断和调养都是有好处的。”
刘太医走到堂内,见过夫子和翁太医,问道:“翁师傅,夫人之病可出脉案?”
“刚请过脉,还未曾出具脉案医嘱,仍在问询中。”翁师傅回道。
刘太医感觉轻松了很多,立即说道:“王后听闻夫子夫人有恙,特派我前来诊脉医治,我先去为夫人请脉,翁师傅暂缓医嘱,等我请完脉情,一同商议可好?”
翁太医点了点头,刘太医看到翁太医同意后,拉着夫子的手,前去为夫人请脉。
刘太医请脉迅速,很快完成了望闻问切的全部操作,走回翁太医面前,说道:“翁太医,夫人乃是水土不适,叠加女科隐疾,还是我来主笔医案,定能让夫人早日康复,也能让王后安心,可否?”
刘太医说完看着翁太医,眼睛里透出一股强势的杀气。翁太医没有说话,用眼睛看着夫子。
夫子看着二位太医好像产生了分歧,想到刘太医常年服侍王后,且精通女科,确实更适合为夫人治疗,说道:“那就有劳刘太医了,也劳烦翁太医辛苦前来。”
翁太医似有一些不舍,但是看到刘太医的眼睛和夫子的拜谢,翁太医选择了沉默。
“那老夫先行告退了,夫子多加保重。”翁太医谢过夫子,转身走了。
夫子能够感觉到翁太医的不悦,可能是因为没能完成这次诊断,或者因为被刘太医替换,应该没有别的事情。夫子看着翁太医的背影,心里若有所思。
“夫子,这是给夫人的医案,您留一份,我带回一份存档,也好照方抓药,给您送到府上。”刘太医拿着医案呈给夫子,接着说道:“夫人主要是女科隐疾,需分居而眠,好生调养,静养些时日定会身康体健,康复后,定能早日为夫子养育血脉。”
夫子听到刘太医的话,联想到自己在洞房夜的粗鲁和连日来的亲昵,明白了问题所在,心里略有愧疚的说道:“那就好,那就好,有劳刘太医。”
刘太医匆匆的走了,仿佛在追赶着什么。但是在夫子看来,这是刘太医在着急赶回太医院,为夫人抓药,一定是王后伯母有所嘱托,太医自然不敢怠慢。夫子心里对王上和王后的感激之情更加深厚。
刘太医一路小跑,回到了太医院,但没有直接去药房抓药,而是来到了医案馆,询问翁太医是否出具医案在此存档。经过询问,翁太医回到太医院报到后就离去了,并未出具医案留存。
刘太医瞬间平和了很多,不再有焦急的样子。刘太医从医案馆出来,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走到药房开始按方抓药,一切安排妥当后,再次来到医案馆,把澜儿的医案留档,并派人将抓好的药送到了夫子府上。而刘太医自己,跑去王后的宫内复命去了。
慌忙之中,人往往会专注那些最紧要的东西,而对于那些边边角角的零散之处,都会被忽略,甚至是遗忘,就像这些边边角角从未出现过。而那些不被慌忙追赶的人,也就显得更加坦然,在循规蹈矩中,把事情做的更加细致和完整。
而未来,是会受到忽略和遗忘的左右?还是会在细致和完整中得以继续,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未来就是一种偶然的选择,不是我们能用扔硬币而决定的。
就在刘太医紧张忙碌的同时,翁太医按照太医院的规定,按时归来报到,因未进行后续医治,也就没有出具医案,而今日为王室族人进行诊断,还需到王族起居记录处,记录今日出诊记录。翁太医缓步走到起居记录处,拿出炎氏宗亲炎容的记录簿,端端正正的写着:夫人金氏羽澜,孕二月有余,近日操劳过度,兼水土不服,遂生诸多不适。翁、刘两位太医皆已诊视,乃命夫人调养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