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114章漭滉
第114章第114章漭滉
“做人呢,做重要的是做自己。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你能明白这一点,就比大多数人都更像人了。”夫子说。
“我知道自己是什么。”
“自己是你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
青年默默想了一会儿:“那我要如何才能明白?”
“留在一个地方是永远不会明白的。走吧,尽力地走下去,走在路上,总有一天你就会明白。”
青年与夫子不停地走,走过这村,翻过那山,越过河流,渡过江川。青年学写字,写在地上、墙上、手上、衣服上,有一天他终于发现夫子老了,连路也走不动,在一条清河旁结庐落脚。
“你已经学会了很多字,但还有一个字老夫没有教给你。”夫子说。
青年比过去生动了许多,闻言笑道:“学生不会的字还有很多,不敢班门弄斧。”
夫子杵着拐杖,说:“这个字包含了上下四方、古往今来,一切大道的终极。学者明白这个字,就能灵台贯通;修道者明白这个字,就能窥见宇宙尽头。如果你明白这个字,就能成为上天入地唯我独尊的剑客。”
“我是剑客?”青年的心跳动起来,“我不是剑,我是剑客……我不是剑,我是剑客!我是剑客!”
夫子以拐杖在地上画了一笔,负手离开。留下青年独坐黄昏,终日面对地上的字,他日也参,夜也参,参得金乌西沉,参得群光破晓,参得曙气渐分人渐远,参得凌霄万汇天机悬。他在庐舍外的草地上遍写此字,在庐舍漏风的土墙上遍写此字,他闷头钻进屋中,在一切桌椅板凳、橱柜书页上遍写此字。
江宜降下云头,走进庐舍中,看见那屋里到处都写满了字——写满了“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夫子说:“一”里有上下四方,“一”里有古往今来,“一”里有大道终极,“一”里有绝顶智慧,“一”里有宇宙奥秘,“一”里有至高剑诀。
青年如痴如狂,他写下的无数个“一”,好像在大地上割开的无数道伤口。
青年离开了夫子,去走他自己的路。等他再度回到那条清河旁时,夫子已经老得快死了。
“你明白那个字了吗?”夫子询问,呼吸十分衰弱。
“我还是不明白。”青年回答。
夫子咳嗽着笑了两声,拍拍学生的手,说出那句即将伴随学生八百年的箴言:“天地有终乎?必终者也。”
随后他咽下一口漫长的气息,了绝生机。
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
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其生若浮兮,其死若休
天地有终兮,与我携终
青年将夫子的遗言凿刻剑身上,他行走人间修炼修心的同时,也在参悟四句剑诀。
冬去春来,人间几度沧海桑田。他经历过战乱与变迁,即使天下仍是李家的天下,人心生出秽气却越来越多,积重难返。有一日秽气冲霄而起,一举捣毁了放置天书的七宝玄台,众神君为此事云集于圆光池旁,讨论一个解决人间秽气的办法——
“天下无道,则以身殉道。你我选中之人,必也要心甘情愿,身怀殉道之志,方可两全。今日恰是缘分,在此圆光池边聚会,不如便借圆光术一窥人间,寻找机缘如何?”
青年心中仍有异议:生而为人的宿命,究竟是由他自己,还是有上天代为决定的?
但这个问题的答案,他自己也没想清楚,便按下不表。
只见说话那位将袖一展,圆光池中光华流转,呈现出俗世百态。一幕幕情景闪过,圆光池聆听着景中凡人的心声,为世外天擢选那位命中注定的有缘人。
一忽儿过去,池中景象定格在一座山顶祠堂前。
始终跟随在青年身边的江宜睁大眼睛,走到池边,向水中看去。纵使时光飞逝,他也认得——那山是鸣泉山,那祠是雷公祠,那两个跪在香樽前祷告的垂髫小孩,正是五岁的江宜与哥哥江合。
江宜如入寒窑,明白过来,他正经历的,是自己命运被决定的那天!
他心旌动摇,下意识探手进圆光池中,触摸那个跪香的小孩儿。忽然却被人推了一把,跌入池水中。
“啊!!”江宜大叫着,从天而坠,正落在那小孩儿身上!
小江宜猛地一个激灵,脑中嗡嗡作响,犹如遭到重锤。
“宜弟?你怎么了?”江合看见弟弟左右摇晃脑袋,脸色苍白,不禁小声询问。
江宜回过神来,看着自己缩小的手脚、手中线香,与面前虎目威严的雷公像:“我……我……哥?”
“你跟着我做,”江合提示他,“把线香在樽前点燃,拜三拜,心中许下愿望,再将香柱插入香樽中。”
江宜懵懵懂懂,跟着江合跪在雷公像前。
江合闭上眼睛,稚气的脸颊上透出团团红晕,似乎正在许愿。
江宜也闭上眼睛,可是他的愿望是什么?
心中一个小小的声音回答:‘若是能成为神曜皇帝那样人,真不知是如何的英雄豪杰呢。便是不能,做一个追随在他身边的人,仿佛也能沾些光彩。’
当年早已被遗忘的心声,此时清楚地出现在他耳边。
十六年后的江宜已经明白,正是这个简单的愿望,成了他生命中难以逾越的高墙。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的愿望是……
——夫子问:‘那你想做什么?’
——青年回答:‘我想学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