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梵天记》(4)
第二章西游中的西游
玄奘这回彻底愣住了。他今生经历的事情,凶险离奇不知有多少,再加上万里西游,九死一生,他的心早已如磐石枯井,风波不动。可今日,玄奘却被震惊了。戒日王请一个僧人帮他收复一个国家?
“是这样的。”戒日王也知道此事匪夷所思,急忙解释,“法师从西域来,可曾经过犍陀罗?”玄奘点头:“贫僧当年就是从犍陀罗渡过印度河,进入天竺的。曾经在都城富楼沙住过几日,如今城市荒芜,居民稀少。城中大都是商贾。波斯人、突厥人、粟特人、天竺人,甚至西方的拜占庭人,各国之人混居,城内毫无秩序,杀人越货,无所不为。”
戒贤法师露出缅怀的神情:“唉,犍陀罗竟然混乱至此吗?当年的佛家胜景,恐怕再不可见了。”
“是的。”玄奘道,“犍陀罗境内有佛寺一千多座,但全都荒废萧条,少有人烟。佛塔也都坍塌成了废墟。”
犍陀罗对佛教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佛教传播世界,就是以犍陀罗作为中转站。早期佛教不准造像,偶像崇拜只能以佛足、佛牙、佛迹等局部物品代替。传到犍陀罗以后,因为它地处各种文明交会之处,佛教吸收了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形成恢宏壮丽的佛教雕塑,这才从此向北传播,进入西域,进入中国,盛行于东方。
戒日王道:“一千年前,犍陀罗一直是我天竺的领土,它是扼守五河地的西方门户,凡要进入天竺,必须经过犍陀罗。一千年前,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占领犍陀罗,打到了印度河边。后来虽然亚历山大退兵,但犍陀罗却再也不是我天竺的土地了。希腊人、波斯人相继统治,随后又落到贵霜帝国手中,两百年前,嚈哒人灭掉贵霜帝国,占领犍陀罗之后,更是毁寺灭佛,屠杀僧侣,将佛教摧毁殆尽。八十年前,突厥人灭掉嚈哒,统御犍陀罗,一直到如今。法师,正因为犍陀罗这个西方门户一直落在外族手里,天竺国才屡屡遭受外敌入侵。如今,萨珊波斯大崩溃之后,伊嗣侯三世率领残部又到了犍陀罗,一旦控制不住,天竺恐怕就会再次迎来外族入侵。”
戒日王详细讲述着,最后他站起身,双掌合十,朝着玄奘深深一拜:“法师,朕想让您去收复的国家,就是犍陀罗!”
玄奘急忙把戒日王搀扶起来,他早已经猜出戒日王的打算,却仍然不解:“陛下,您想收复犍陀罗,为何不直接派兵过去?”
“法师您有所不知。”戒日王苦笑,“若是能直接派兵,朕去年冬天亲征旁遮普时,早就挥军渡河,把波斯人驱赶出去了。可是,不行啊!犍陀罗如今隶属于西突厥,吐火罗王派遣总督统治,朕只要过河,突厥势必挥军南下。就算朕不怕突厥人,别忘了还有伊嗣侯三世,他必定会帮助突厥人将朕的军队彻底歼灭,然后乘胜渡过五河地。更麻烦的是,就算朕有诸佛眷顾,把突厥人和伊嗣侯三世都打垮了,可伊嗣侯三世的背后,还有大食人在虎视眈眈。所以,朕根本无法开战。”
玄奘这才明白其中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敢情现在的犍陀罗,就像一块巨大的肥肉,谁都想吃,谁都不敢张嘴。戒日王的顾虑自然不必说了。大食人想吃,直接就会受到突厥人和天竺人一北一东的夹击;甚至犍陀罗的现任主人突厥人都不敢吃,只要突厥敢派兵南下,东边自然要引起戒日王的反弹,更难过的是,西边的大食人就会直插突厥的侧后方,把突厥大军和它的大本营割裂开来。
最舒坦的反倒是伊嗣侯三世。他带着一帮残部进入犍陀罗,三大帝国互相羁绊,他竟然如入无人之境。可伊嗣侯三世恐怕也是最焦虑的,这个局势必然持续不了太久,一旦打破,无论是谁先动手,他都会成为那一顿饕餮盛宴。
“那……贫僧又如何帮您收复犍陀罗?”玄奘最不解的问题就在这儿。他一介僧人,怎么去收复一个国家?
戒日王和戒贤法师对视一眼,哈哈大笑。
“提婆奴1,”戒贤法师说道,“这也正是我来到曲女城外找你的原因。犍陀罗曾经是我佛教的圣地,当地民众普遍信佛,虽然佛脉断绝了两百多年,各种外道混杂,但当地民众身上仍然存留着佛性。”
“老师,您为何这样断定?”玄奘对此并不乐观,他是亲眼见过犍陀罗的混乱无序的。
“因为犍陀罗人擅长雕刻,时至今日,虽然国内几乎无人信佛,可无论信仰是什么,雕刻佛像,贩卖各地,仍然是普通民众最重要的收入。”戒贤法师道,“老和尚我活了一百多岁,看惯世态人心,绝不相信一个以经营佛像为生的人,内心对佛会没有敬畏之心。只不过无人去点化他而已。”戒贤法师松垂的眼皮内射出睿智的光芒,仿佛看透了世间万象,“因此,陛下的意思是,委派你前往犍陀罗,宣扬佛法,唤醒他们内心的佛性,让这个国家重新皈依,让犍陀罗王重新皈依,我佛教北传的通道将再次打开。”
戒日王道:“只要犍陀罗人信仰佛教,事实上就相当于和我天竺国结盟,朕就会和犍陀罗王达成密约,派遣军队瞬间渡河,进入犍陀罗。如此一来,朕就会在三大帝国的争斗中占得先机,将犍陀罗作为牢不可破的重镇,彻底堵住天竺的西方门户。”
玄奘不动声色,快速分析着这种可能性。靠一个僧人说动一个国家信仰佛教,这在中原几乎不可能,但在小国林立、百教争鸣的西域、中亚和天竺,却比比皆是。经常会有佛教高僧和国王一席长谈,国王便大欢喜,改变信仰。甚至玄奘在天竺各国辩经时,就曾经和一些外道订下赌约,谁输了,谁就改变信仰追随对方。当然,玄奘是赢家。
玄奘思考的时间有点长,戒日王颇有些忧虑,望了望戒贤法师。
戒贤法师道:“提婆奴,你觉得如何?”
玄奘默默地点头:“弟子可以去试一试。”
戒日王大喜,戒贤法师却道:“并非试一试,若去,必定要成。”
“弟子——”玄奘犹豫片刻,“定然不辱使命。”
戒日王急不可待:“法师,等您成功归来之日,您就是戒日帝国的国师,朕将请您为朕灌顶。”
这回轮到戒贤法师大喜了,因为这意味着戒日王从婆罗门转信了佛教。而戒日王的灌顶师则意味着玄奘将来会继承自己的衣钵,成为天竺大乘佛教的领袖。当初被玄奘驳斥得托词不出的般若毱多,正因为是三代帝王的灌顶师,才统领小乘佛教的。
“法师,您去犍陀罗,需要带多少人马?”戒日王问,“朕要以国师之礼护送您前往。”
“贫僧一人足矣。”玄奘道。
法会结束三天后,夜三时,玄奘牵着一匹白马离开曲女城,孤身向西,前往犍陀罗。从曲女城到犍陀罗,近两千里,玄奘策马行走了一个月,到了戒日帝国最西部的边疆旁遮普地区,即天竺人日常所说的五河地。
渡过印度河时,玄奘仔细观察,这才明白这条水系对天竺人而言,在军事上到底意味着什么。印度河左岸有八条支流,右岸有六条支流,共同组成一座庞大复杂的水系,所谓五河地,乃是分布在旁遮普平原上的四条支流,加上印度河,整个水系覆盖的区域。这一带河流密布,枝杈纵横,土地肥沃富饶,天竺人占据此地,外族入侵就得一条河一条河地跋涉,每一条河流都是一座天堑。而犍陀罗,恰好位于印度河干流的西岸,失去了犍陀罗,天竺人就直接丧失了最大的一座天堑之河,这在战略上而言是极大的被动。外族一旦渡过五河地,就能长驱直入,再无天险。
玄奘渡过五河地,进入犍陀罗。十年前玄奘曾经路过此地,原本熟悉,然而过印度河渡口之后才发现,犍陀罗的景象与往日完全不同。曾经的村庄、城镇聚集了大批波斯人,这多达六十万的波斯人分散在犍陀罗国内各处,他们大都拖家带口,举族迁徙,于是就在犍陀罗人的村庄城镇外独自修建村落,双方因为争水争地时常发生械斗。
而这几十万人的突然涌入,也吸引了周边各地的商贾。大群的商贾涌进犍陀罗,与波斯人贸易,提供他们日常所需。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波斯帝国是这个大陆上最富庶的帝国,波斯人富可敌国,虽然弃国外逃,却携带了大批财富,趁着他们穷途末路之时,正好赚钱。有商贾贸易,就有盗贼劫夺、偷窃,整个犍陀罗乱糟糟的一团。犍陀罗王对这种混乱也是模棱两可,一方面自己可以从商贾贸易中赚取税金,另一方面,整个犍陀罗的人口还没有波斯残族多,控制不住。
玄奘一路走过市镇,路边耸立着诸佛、诸菩萨的雕塑,小者只有拳头大小,大者耸立十余丈,更有一整座山峰都被雕成佛像,耸入云天。路边不时有人赶着车,将从深山切割下来的石块运到雕塑作坊,匠人们挥动斧凿,叮叮当当雕刻。来自各国的商贾们正在争执着价钱,将这些佛像贩运到各地。
玄奘有些悲伤,却也有些安慰,面对这种以佛像售卖金钱之人,他实在有些迷惘。
玄奘走到一家石雕作坊,对着坊主合十:“贫僧有礼了。”
“法师可是要布施?”坊主问。
“不。”玄奘道,“贫僧想买些佛像。”
坊主大笑:“这何须买,和尚尽管拿便是。”
玄奘道:“贫僧要得多一些,拿不动。”
坊主不在意:“拿不动,给你用车装。”
“也好。”玄奘点点头,指了指周围,“这些,贫僧全要了。”
坊主愣了:“我……全作坊的,你都要了?”
“不是。”玄奘道,“贫僧说的是,您和周边六家作坊的佛像,无论大小,贫僧都要了。”
坊主呆呆地看着他,还以为这个和尚得了失心疯。玄奘从马背上拎下一个袋子,提到坊主面前,哗啦啦一倒,三百枚银币落在了地上。这些钱还是辩经会之后戒日王的赏赐。当时戒日王赏赐了他金币一万、银币三万、僧衣一百套,玄奘拒绝了,只是临行前,戒日王又让人给他在马背上装了三百银币,充作路费。
这是玄奘第一次动用这笔钱,看见这些银币,他顿时就是一愣。原来这批银币并不是戒日帝国自己铸造的银币,而是萨珊波斯银币。在中亚商路最为通行的货币中,金币是拜占庭所铸造,银币则是萨珊波斯所铸造,至于铜币等辅币,各国都有。且无论拜占庭金币,还是波斯银币,铸造年代不同,钱币重量大有不同,因为几乎每个国王即位,都要铸造自己的金银币,换算起来相当麻烦。这批银币是库斯鲁二世银币,正好与开元通宝等重。正面是库斯鲁二世的侧脸半身像,背面是拜火教祭坛。库斯鲁二世在位三十八年,国力强盛,经济繁荣,贸易发达,铸币地点多达一百二十处,所以银币流传最广最多。
从戒日王送他波斯银币这件事上,玄奘立刻就明白了,他若失败,戒日王必会否认他是天竺委派,以避免刺激到各大帝国。玄奘心下有些苦涩。
“长者,不知道这些银钱,够不够买你们六家的佛像?”玄奘问道。
“那肯定是不够的。”坊主惊讶好半晌才回过神来,“法师,您买这些佛像要运往何处?佛像沉重,价格倒罢了,运输却无比麻烦。”
“不远。”玄奘一指西边,“贫僧要将佛像运到王城!”
富楼沙是一座贸易重镇,是波斯帝国、天竺国、中亚诸国的贸易通道,更是一座军事重镇,城南是高原山地,城西扼守着开伯尔山口。这座山口是从波斯帝国进入犍陀罗的必经之地,整条峡谷全长六十里,两山夹峙,曲折蜿蜒,最窄处仅有五十尺宽1。这座山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而北面喀布尔河绕城流过,进入印度河之后向南流淌,正好把富楼沙城半包围,形成一个天然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