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敦煌变(下)》(4) - 西游八十一案 - 陈渐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西游八十一案 >

第九十九章《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敦煌变(下)》(4)

第二十章敦煌星图,人力算天轨道是三尺宽的圆环状,在地面夹层的机械力量下,围绕着佛头匀速旋转。玄奘和李淳风躺在轨道上,诸天星辰灿烂夺目,就仿佛在大地上仰望星空。

忽然间眼角余光中闪过一些人影。

玄奘二人大惊,急忙爬起身来,这才发现轨道已经旋转到了佛头正面的一处星空下。宽阔的空间内摆着六把绳床,六名老者正端坐其上,周围空空荡荡,真如身处荒凉黑暗的宇宙之中。在诸天星辰的辉映下有一些混沌的光,老者们面部不清,只看见上首那位是一名僧人。

“贫僧玄奘,见过各位施主。”玄奘急忙见礼。

老者们却默不作声,一动不动。玄奘和李淳风对视一眼,又说了一遍,众人仍是一动不动,极为诡异。玄奘看了一眼四周,忽然有一种迷幻之感,浩荡无垠的宇宙星空下,一尊巨大的佛头居中而立,撑着宇宙洪荒。而就在这漆黑的深暗中,却坐着五名僵尸一样的老者。

两人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李淳风更是手捏法印,随时准备发难。

到了近前,玄奘先是看见了上首那名僧人,顿时一怔,居然是一个早已死去的人——大乘寺寺主,翟法让!

翟法让闭目垂眉,不言不动,但他显然还活着,似乎陷入深沉的禅定。他在大乘寺以自缢假死,竟然是躲藏到了这里!

正在这时,李淳风一声惊呼:“法师快看——”

玄奘顺着他的手指看去,也是脸上变色,六个人之中,居中而坐的和右侧下首坐着的居然是两具真正的尸体!

右侧下首那老者胸口插着一把横刀,横刀穿透他胸口,钉入后面的绳床靠背。尸体干枯腐朽,显然死去了很久。

而居中而坐的老者也是一具风干的尸体,只是身上并无伤痕。

那老者脸上的肌肉干枯如同皮革,紧紧贴在骨头上,完全是骷髅模样,嘴巴微微张开,宛如咧嘴而笑,恐怖诡异。他搭在扶手上的两只手,上面的皮肤也已干枯,形似鬼爪。

“这是——”李淳风毛骨悚然。

“看中间那人的穿着!”玄奘低声道。

李淳风定睛看去,倒吸一口凉气。居中这老者的衣袍倒没什么特别,着软襆头,戴牛角簪,圆领开衩的袍服,乌皮靴,腰间佩着玉珏和革囊。只是……这一身衣衫的形制、色泽、纹理,甚至牛角簪的样式,竟然与他们见过的一人一模一样!

“令狐德蒙!”李淳风喃喃道,“他的穿着与令狐德蒙一模一样!”

“不止如此,”玄奘道,“你看他的骨相。”

骨相乃是相术中极为重要的门类,李淳风身为咒禁博士自然精通,他赫然发现,此人的面部骨骼与令狐德蒙也极为相似。

“他是……令狐德蒙?”李淳风惊道,“那……那外面那个令狐德蒙是谁?”

“外面的令狐德蒙,自然便是老夫!”黑暗中,忽然有一个熟悉的声音答道。

一条人影从老者们的背后慢慢走了出来,走进宇宙苍穹的辉映下,赫然便是与二人打过交道的令狐德蒙!

“你不是令狐德蒙!”玄奘道。

“自然不是。”那“令狐德蒙”笑道。

“你到底是谁?为何冒充令狐德蒙?”李淳风问道。

“我的名讳不值一提,你可以叫我壶公。”那壶公说道,“我只是令狐氏从千万人中选出来,与令狐德蒙长相相似之人。至于为何要冒充他,自然是令狐德蒙的安排。玄奘法师,你可以猜猜他为何如此。”

玄奘沉吟片刻:“难道是令狐德蒙命不久矣,却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死讯?贫僧明白了!”玄奘吐了口气,“令狐德蒙知道奎木狼要杀他,他也想吸引奎木狼上钩,所以隐瞒自己的死讯,让你假冒他,就是要在关键时刻布置陷阱,擒杀奎木狼!”

“哈哈哈!”壶公大笑,“法师果然有天眼通,一眼便看穿了真相。”

“莫要废话,”左侧一名老者忽然有气无力地说了一声,他整个人仍然一动不动,“方才那李淳风看出来我们在计算星体运行轨迹,此人似乎颇懂星象,问问他。”

玄奘和李淳风这才知道,这四名老者仍然活着,却不知四个活人为何要把两个死人放在身侧,陪他们终日枯坐。

“贫僧见过寺主。”玄奘恭敬地朝着翟法让施礼。他如今还算挂单在人家寺中。

翟法让慢慢睁开眼,神情复杂地看着玄奘:“知道你来,本不欲相见,想不到你还是找到了这里。你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啊,玄奘!”

“自从贫僧进入敦煌,寺主一向照顾有加。当日寺主假死避难,若有难题不妨说一说,贫僧可以帮寺主商讨。”玄奘诚恳地道。

“当日算不得假死,老僧如今啊,早算是真正的死人,这件事且容后再说吧。”翟法让意兴阑珊,“李博士且看看这诸天星辰,有什么发现?”

李淳风抬头看着,露出惊讶之色,沉声道:“给我陶丸算珠。”

壶公拍拍手,楼下立刻有人捧着一副陶丸算珠跑了上来,递给李淳风。

这陶丸算珠乃是一副长方木框刻板,以几根细木条各自穿着五枚陶丸,上面一陶丸与下面四个颜色不同。刻板上下三分:上下二分来停陶丸,中间一分定算位。上面一枚陶丸当五,下面四枚陶丸各当一。

玄奘在长安西市见过商贾用这陶丸算珠记账,自己却不懂算法。

只见李淳风两手拿着算珠,两眼盯着穹顶的星辰,陶丸噼里啪啦弹动,手法极其娴熟。

“不对,不对……”李淳风喃喃自语,“你们计算的不对,如今是仲秋,夏历八月,对应地是郑地,那么夜跨天度的度数应该是一百三十八,中天星宿度数是十。而且穹顶上的星辰数目也比长安太史局测定的要少,傅奕共测定了一千六百四十五颗星辰,这上面明显少多了。”

“这里星辰数量是六百二十七颗!”壶公急忙道。

绳床上的其他老者一起睁开眼睛,满脸激动之色,其中一名老者急切道:“我们从三年前开始计算天象,只测到六百二十七颗便难以计数,太史局居然测出了一千六百四十五颗之多!”

“怪不得计算三年,我们一无所获!”另一名老者叹道,“德蒙公就是为了计算天象,心力耗竭而死。我们这些老朽之人也心力损耗过剧,离死不远了。”

“兀那李博士!”右侧一名老者喝道,“多出的一千零一十八颗星辰你可都记得方位?只要标注出来,我们便能计算到那几件东西的下落了!”

李淳风正要说话,玄奘拽了他一下,朗声道:“请问诸公是否可以说出名讳?”

众人沉默片刻,翟法让道:“这里乃是我敦煌绝大的机密,你们既然见到这天穹,我们的名讳便没什么可隐瞒的。老僧翟法让,你们都是知道的,乃是翟氏家主翟昌的季父。”

“老夫张延,字长荣。乃是张氏家主张敝的父亲。”

“老夫阴贺兰,乃是阴世雄的仲父。”

“老夫氾正,乃是氾人杰的父亲。”

玄奘和李淳风对视一眼,心中震惊,这四人竟然都是敦煌士族家主的长辈!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