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成大事者思维101技巧》(1)
成大事者主动改变思维
有的人凡事抱着积极、进取、乐观的看法,遇到任何不幸的打击,都能从困难中找到奋斗的途径,从哀伤中体会生命的喜悦。有的人消极、颓废、悲观,人生充满了灰色,终日生活在忧伤之中,对他来说,生命是多余的。同样的环境,不同的思路会影响我们对人生的态度,改变我们的命运。1打破惯性思维
上课时,教授先给学生们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一个聋哑人到五金行买钉子,他先用左手做持钉状,提着两个手指放在柜台上,然后右手做锤打状。售货员先递过把锤子,聋哑人摇了摇头,指了指做持钉状的两个手指,这回售货员终于拿对了。
这时,又来了一位盲顾客,他想买一把剪刀,“那位盲人又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买到他要的剪刀?”教授问。教授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抢着回答:“只要伸出两个指头模仿剪刀的样子就可以了。”其他同学也纷纷点头一致认同他这一“最简单的方法”。不料,教授却摇摇头。“其实,盲人只要开口说一声就行了。”教授提高嗓门说。
同学们恍然大悟。教授语重心长地说:“记住,一个人进入思维的死角,那智力就会在常识之下。”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左思右想”,说话时“旁敲侧击”,这就是侧向思维的形式之一。如果我们只是顺着某一思路思考,往往找不到最佳的感觉而始终不能解决问题,甚至让自己走入思维的死角,而导致一些常识性错误的发生。这时可以让思维向左右发散,或作逆向推理,有时能得到意外的收获,从而促成思维的完善和问题的解决。
逆向思维是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之一。按照常规的思路,有时我们便会缺乏创造性,或是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当你陷入思维的死角不能自拔时,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法,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反其道而行之,开辟新的境界。
2新思路,好出路
一家企业为员工提供一次内部训练,按惯例,作为训前调研,培训师应该与该公司总经理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这家公司的办公室在一幢豪华写字楼里,落地玻璃门窗,非常气派。交流中,透过总经理办公室的窗子,培训师无意间看到有来访客人因不留意,头撞在高大明亮的玻璃大门上。大约过了不到一刻钟,竟然又看到了另外一个客人在刚才同一个地方头撞玻璃。前台接待小姐忍不住笑了,那表情明显的含意是:“这些人也真是的。走起路来,这么大的玻璃居然看不见。眼睛到哪里去了?”其实我们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在这扇门上贴上一根横标志线,或贴一个公司标志图即可。然而,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这里多次出现问题就是没人来解决呢?这一现象背后真正隐含着的是一个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即“修路原则”。
当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出现两次以上同样的差错,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人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同一差错,那一定不是人有问题,而是这条让他们出差错的“路”有问题。此时,人作为问题的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管人——要求他不要重犯错误,而是修“路”。
如果我们照以前那样的方式思维,你会发现,只要这条路有问题,你不在这里出错,还会有其他人因它而出错,今天没人在这里出差错,明天还会有。比如,有一盆花放在路边某一处,若有两个人路过时,都不小心碰了它一下,现在,正确的结论是:不是这两个人走路不小心,而是这盆花不该放在这里或不该这样子摆放。
一般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摔上两跤,他会被人们耻笑为“笨蛋”,如果两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各摔一跤,他们会被人耻笑为两个笨蛋。按照“修路”原则,正确的反应是:是谁修了一条让人这么容易摔跤的路?如何修正这条路,才不至于再让人在这里摔跤?
如果有人重复出错,那一定是“路”有问题,比如,对他训练不够,相关流程不合理,操作太过复杂,预防措施不严密等。
如果有人干活偷懒,那一定是因为现行的规则即“路”能给他偷懒的机会。
如果有人不求上进,那一定是因为激励措施还不够有力,或至少是你还没找到激励他的方法。
如果有人需要别人监督才能做好工作,那一定是因为你还没有设计出一套足以让人自律的游戏规则。
如果某一环节经常出现扯皮现象,那一定是因为这段“路”上职责划分得不够细致明确。
如果经常出现贪污腐败现象,那一定是“路”给了他们许多犯罪的机会。
有一句名言是这么说的: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干不了坏事,不好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制度就是路。问题的关键是,如果出现多次多人犯错的事情,不是人错了,而是制度出了问题。
改变思路,重新审视我们的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3叶子哲学
任何一片叶子都不是完全相同的,而且任何一片叶子都有正反两面。世界是矛盾的结合体。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正面和反面。当你换一种角度去看时,正面会变成反面,反面会变成正面。
有一回,一位老人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
我年轻时自以为了不起,那时我打算写本书,为了在书中加进点“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寻找。我要在那些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们中找一个主人公,我相信在那儿可以找到这种人。
一点不差,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那儿是一个荒凉破落的庄园,最令人激动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懒散混日子的味儿也找到了。一个满脸胡须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块马铃薯地锄草,在他的身后是一间没有油漆的小木棚。
我转身回家,恨不得立刻就坐在打字机前。而当我绕过木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时,又从另一个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这时我下意识地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从这一边看过去,我发现老人椅边靠着一副残疾人的拐杖,有一条裤腿空荡荡地直垂到地面上,顿时,那位刚才我还认为是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物,一下子成了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形象了。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对一个只见过一面或聊上几句的人轻易下判断和做结论了。感谢上帝让我回头又看了一眼。
多看一眼的前提是换一个角度,否则,再怎么看你也不会有新发现。
4学会用思想去体味
二战快结束时,有个叫罗勃·摩尔的小伙子正在海军服役。他讲述了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1945年3月,我在中南半岛附近276英尺的海下,学习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课。当时我正在一艘潜水艇上,我们从雷达上发现了一支日本舰队——一艘驱逐护航舰、一艘油轮和一艘布雷舰朝我们这边开过来。我们发射了五枚鱼雷,都没有击中。突然那艘布雷舰直朝我们开来,一架日本飞机把我们的位置用无线电通知了它。我们潜到150英尺深的地方,以免被它侦察到,同时做好应付深水炸弹的准备,还关闭了冷却系统和所有的发电机。
三分钟后,天崩地裂。六枚深水炸弹在四周炸开,把我们直压到海底276英尺的地方。深水炸弹不停地投下,整整15个小时,有十几个二十个就在离我们50英尺左右的地方爆炸。要是深水炸弹距离潜水艇不到17英尺的话,潜艇就会被炸出洞来。
当时,我们奉命静静地躺在自己的床上,保持镇定。我吓得几乎无法呼吸,不停地对自己说:这下可死定了。潜水艇的温度几乎有摄氏40度,可我却怕得全身发冷,一阵阵冒冷汗。15个小时后,攻击停止了,显然那艘布雷舰用光了所有的炸弹而离开了。
这15个小时,在我感觉好像有1500万年,我过去的生活一一在眼前出现,我记起了做过的所有坏事和曾经担心过的一些很无聊的小事。我曾经担心过:没有钱买自己的房子,没有钱买车,没有钱给妻子买衣服。下班回家,常常和妻子为一点芝麻小事而争吵。我还为我额头上的一个小疤——一次车祸留下的伤痕——发过愁。
“所有这些年来的愁苦烦恼,在此时此刻都显得那么荒谬、渺小,而我过去居然对它们很在意。”
我们今天不可能再去海底体验那15小时,但有没有可能不再为额头上的伤疤而烦恼呢?
我们做事的时候,能不能用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去体味一下各种场景,使自己的思想更加丰富,更加成熟呢?
5一场可笑的冲突
有两位武士不约而同地走入森林里。第一位武士在树下看到金色的盾牌,第二位武士在同一棵树下看到了银色的盾牌,是金盾牌还是银盾牌,两个人为此争吵不休,气得两人拔出剑来准备一决胜负。两人整整厮杀了几天都分不出胜负。当两人累得坐在地上喘息时才发现,盾牌的正面是金色反面是银色,原来这是一个双面盾牌。
记住,一个坚持己见者将会失去通融性。
你有没有和同事相持不下的情况?当我们总是认为我们在做事,别人管不着也理解不了的时候,就很容易因为某件完全可以解释清楚的小事而大动干戈,谁都不愿意退一步,把事情弄清楚再说。
其实只要和对方交流一下,或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试试,很多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6积极的人像太阳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
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
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
秀才一听,觉得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了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想法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换一个角度思考,做事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变。
7煮熟的鸭子也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