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不伤人是一种修养,不被伤是一种气场》(2) - 有修养的人才能脱颖而出 - 约翰·托德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三十六章《不伤人是一种修养,不被伤是一种气场》(2)

你以为的无心,却是别人耳中的毒舌1.“我说话直,你别介意”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口直心快”的朋友,有什么说什么,毫无顾忌。当他们发现说出的话很得罪人时,就补上一句“我说话直,你可别介意”,好像这样一说别人就真的不会介意一样。

某个论坛上一位网友说起了一段自己的经历。

她本来与丈夫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公公的“心直口快”却让她很苦恼。

自己娘家人来探亲的时候,公公当着大家的面说:“你们这女儿是怎么教育的,连点家务都不会做,这要是以后我儿子出轨了,你们可别怪我儿子。”她穿稍微短点的衣服,公公就会说:“穿这么暴露,是想给谁看?”每次她想争论的时候,丈夫都会劝她说:“我爸就是说话直,你别介意,他也没恶意。”

虽说公公平常对她也挺好,但她还是被这种“直言不讳”逼得忍无可忍。她对丈夫下了最后通牒:“要么离婚,要么跟我搬出去住!”最终,他们夫妻俩一起搬了出去,留下了公公一个人。

说话很直的人经常得罪人,他们自己却毫无察觉,被人提醒也不以为然。他们自以为说出了“真相”,所以无所畏惧,理所当然地认为其他人都能理解他们,毕竟他们说的是“事实”。

对于这种说话不经大脑同时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大家都是十分讨厌他们的。微信朋友圈中像《嘴上直就是心理坏》《当一个人说他只是嘴上直时》这一类的文章往往很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因为文章所批判的内容和多数人们的想法相同。

说话直的人,一般会用自己性格直爽做开脱。但这样的“借口”,在别人看来,无疑是在肯定他们之前的评述,这反而会加深彼此之间的隔阂。

宗萨仁波切说过:“大多时候标榜自己说话直的人,只是不愿花心思考虑对方感受而已。”说话直的人,往往会因为情商低而遭受到他人的孤立。

王波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公司上班,但是公司的人都不愿意和他走得太近。他感到十分苦恼。

领导察觉到王波的处境后,便去调查原因。原来同事们都觉得跟王波在一起“很危险”:大家经常被他耿直的性格弄得很尴尬。有一次,大家正在聊天,王波凑过来,看到一个女同事买了个包包,他就说那个包包自己的前任女朋友去年也买了一个,质量一点都不好。还有一次,有个男同事刚结婚,大家都在祝贺他,王波却说结了婚之后,车贷房贷一大把,太划不来了……每次都搞得大家不欢而散。

知晓了原因后,领导便找王波谈话,劝他以后说话不要这么直。王波却一脸无辜:“我打小就这样,为什么要改,这么多年都过来了,也没啥呀。”见王波不听劝说,领导也无可奈何。

最终,因为部门其他人都不愿和王波合作,为了不影响工作效率,公司只有将他辞退。

小时候大家都不懂事,可能其他人都不太在意你的“直”性格。上学时,低头不见抬头见,大家也勉为其难地和你做朋友。但步入了社会,就没人会再迁就你。如果你还不做出改变,路只会越走越狭窄。

不要以为说话直就是坦荡和率性。在《康熙来了》节目中,以说话直著称的小s就曾表示:直,就是没礼貌,讨人嫌,自己在节目中很多表现都只是为了节目效果。

所以,说话太过直爽其实是一个缺点。为了帮助大家改掉这个缺点,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方法。

首先,关注别人的优点,多说“好话”。当我们发现了别人的缺点或不足时,不要急着一吐为快,不妨聚焦于对方的优点,讲一些能让对方开心的话。比如,看到一个人的头秃得厉害,千万不要提及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他的衣服是不是合体、有没有戴手表等其他方面,衷心地夸赞他:“你这件衣服很漂亮呀,很适合你”“这个手表新买的吧,好酷呀”。

其次,克制自己,不要反驳。如果对方说错了,或者与我们有不一样的看法,不要立马反驳。等别人说完了,我们再找恰当的时机跟他交流。比如,聚会上,同学说自己买了什么配置的车,花了多少钱,就算我们知道那种配置的车根本不值那个价格,我们也要忍住,不要反驳人家,这只会让别人难堪,而且毫无意义。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图一时口舌之快就毫无顾忌地伤害别人,这样人缘只会变得越来越差。

2.“你怎么这么笨”这句话伤人最深

“你怎么这么笨?这道题都不会做……”

“你怎么这么笨?一个奖学金都拿不到……”

“你怎么这么笨?连个客户都拉不来……”

无论在哪里,这样的话似乎会不时听到,有时还会从我们自己的嘴里说出来,当时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这样的话会对当事人造成极大伤害。

在教育基金会“破坏性语言”调查报告中,“你怎么这么笨”荣登榜首。调查发现,“你怎么这么笨”这样的语言,会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传递产生一定的阻碍,严重的还会给对方造成不可逆转的心理伤害。

陈虎妻子在儿子两岁的时候因为意外去世了,陈虎没有再娶。

从儿子上学开始,陈虎经常被老师叫去办公室谈话。陈虎因此十分苦恼。他对儿子说的最多的几句话就是“你怎么这么笨?这道题都不会做”“你怎么这么笨?每次考试都垫底”“你怎么这么笨?一点都不像我”。

初中上完,儿子怎么也不想上学了。陈虎生气地拿起皮带就打儿子,儿子大声地说道:“你有试着整天被别人说笨吗?既然我这么笨,就别让我上学呀!”

陈虎一下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孩子们一旦什么事没做好,家长就开始了惯用口头禅——“你怎么这么笨?连这点事都做不好”。可能家长们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孩子还小,他也不会计较。但是,孩子往往会对这些批评信以为真,他会认为自己就是很笨、很没用、什么也做不了。这样一来家长不仅没有得到想要的激励效果,反而会让孩子的状况越来越糟。

有则新闻说,一名中学生捅伤了同班同学,仅仅是因为对方说了句“你怎么这么笨”。事后警察了解到,原来是因为自小妈妈老对他说这句话,他一直在努力摆脱这个阴影;听到同学也这么说,他一下子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所以,不要低估“你怎么这么笨”这句话对一个孩子造成的伤害:它不仅会影响学习,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性格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心智未健全的年轻人容易被这句话伤害,即使是心智健全的成人,也会如此。

陈红和周丽丽在同一家公司上班,由于都是新人,两人时常相互帮衬。

一段时间之后,两人关系越来越熟,经常一起交流问题。可令陈红糟心的是,每次周丽丽问她问题时,她都尽心尽力解答。但是自己问周丽丽的时候,对方总是含含糊糊,等陈红进一步追问时,周丽丽就会带着嫌弃的语气说:“你怎么这么笨啊?都说这么清楚了还不会!”

刚开始陈红看在朋友的情分上没说什么,可周丽丽一直这样。有一次,当着大家的面,周丽丽又这样说,陈红忍无可忍地跟她大吵了一架,质问她为什么每次都要这么羞辱她。周丽丽一头雾水地看着陈红,觉得她很不可理喻。从此两人关系越走越远。

在周丽丽眼里,这句话可能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在陈红眼里,这就是对自己的侮辱。这句话是两人支离破裂、渐行渐远的原因。

虽然大家都是成年人了,这点事情算不得什么。但是,不管是谁都不希望别人说自己笨。就像说“你怎么长得这么丑”“你怎么这么胖”一样,无疑都是对对方的嘲讽。你以为大家都不介意你的一句无心之语,其实怨气都积攒在对方心底。

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对小孩还是成年人,“你怎么这么笨”这类的话,都能带来巨大的杀伤力。轻者会让你们之间的对话变得尴尬,人家不想跟你继续聊天;重则会让对方产生被侮辱的感觉,于是对你恶语相向,针锋相对。

所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避免使用这句话,以免给他人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

3.关系再好,也不能肆无忌惮地开玩笑

朋友在一起的时候,都喜欢互相开玩笑,以此来活跃气氛。越是关系好的朋友,通常玩笑也会开得越过分,因为我们总以为好朋友之间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开玩笑。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张聪和江达是大学同学,也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大家都各自诉说着毕业后的发展情况。

张聪想暖一下场,就拿江达开了个玩笑。江达见这样确实有成效,也就跟着开起了张聪的玩笑。当江达拿张聪的前妻开了个玩笑后,张聪瞬间感觉江达这是故意让自己难堪,毕竟前妻是因为出轨才和他离婚的,于是就质问江达是什么意思。

两个人越说越激动,后来直接要打架,幸亏同学们把他俩拉开,各自送回了家。

事后,两个人再也不好意思联络对方。

好朋友之间,由于习惯了随便开玩笑,就不会太顾忌。有时为了哗众取宠,拿朋友来开玩笑;有时为了炫耀自己能说会道,也拿朋友开玩笑;有时为了表达朋友间“关系好”,还拿朋友开玩笑。我们可能还以为这样做跟我们平常开玩笑没什么两样,结果往往伤害了朋友,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开玩笑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带着恶意。可是,因为关系好,我们通常会知道对方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当你把那些本该只有你知道的事情告诉了别人,当你把明知道他不想听到的事情宣传得天下皆知的时候,你无疑会伤害到朋友,他也必然要跟你翻脸。

所以,就算是好朋友之间,开玩笑也一定要有度。否则彼此间的关系一定会受到影响。

那么,跟好朋友开玩笑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