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不伤人是一种修养,不被伤是一种气场》(3)
不要因为心情不好,就随便伤害身边最亲的人1.孝敬父母最难的是“色难”
网红作家咪蒙写过一篇文章叫《我们跟谁都可以好好说话,除了爸妈》。她说:“跟父母说话,很容易烦躁,很容易发脾气。发完脾气后又特别后悔,就这样陷入死循环。”
子夏曾问孔子:“怎样才算孝道呢?”孔子说:“难在子女的容色上。”可见孝敬父母最难的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
有新闻报道过一个老太太为了找一份报纸,在自己儿子的房间摸索着。工作上刚遭受挫折的儿子回家看到这一幕,愤怒地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间好好待着,别到处乱跑。”
老太太解释道:“我就是来找份报纸。”
儿子一脸不满地出了家门,临走前扔下一句:“吃饱没事干。”
当天晚上,老太太从七楼跳下去自杀了。
父母老了,很多缺点会被我们无限放大。例如倔强固执、脱离时代、倚老卖老等。我们会不自觉地在心底产生嫌弃的想法。我们对父母的态度因此变得越来越糟糕,说话声音越来越大,给父母处理问题也越来越没有耐心。
前段时间,李丽的妈妈让她教自己使用微信。李丽连续教了七八遍,老太太还是不懂。李丽不耐烦了,忍不住说:“你怎么这么笨。”其实,她的母亲只是一个乡下老太太,小时候也没有机会上学,大字不识几个,所以她对电子产品的使用一窍不通。
后来,老太太还是学会了使用微信,但并不熟练。有一次,李丽正在上班,手机响了,是妈妈。她说别人发的微信语音听不到声音,问李丽怎么办?
李丽这才想起,昨天晚上她用妈妈的手机玩游戏,为了不吵到妈妈休息,就把声音关了。李丽告诉妈妈怎么把声音打开,让她试一下。来来回回打了三个电话,母亲却还是不懂该如何操作。李丽火冒三丈地道:“这么简单你怎么都不会啊,这会儿我在上班,没时间帮你弄,等我下班回来再说吧。”然后就把电话挂了。
母亲后来再也没有问李丽任何关于手机的问题……
由于社会责任和压力的不堪重负,很多人都对家庭琐事无暇顾及,而且还习惯将各种不满的情绪带回家里来,一不顺心就板着脸,不给父母好脸色看。
我们总觉得让父母吃好喝好就是孝顺,事实却并非如此。于丹曾在讲座上说过,子女有钱了给父母买车、买房都很容易,但最难的是不给父母脸色看。
如果只注重物质上的关心,那这只是最低层次的孝。而真正的孝,是和父母好好说话,不对其乱发脾气。这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甚至能在关键时刻改变一个人的际遇。
陈熙刚开办了一家新公司,在业界还没有创下亮眼的成绩,知名度也不高。很多大公司觉得陈熙的公司刚起步,都不愿意和他合作。在一次谈判中,眼看合作谈不拢,气氛也尴尬起来,陈熙的电话忽然响起。
他一看来电人是妈妈,立马和大家说:“实在不好意思,这个电话非常重要,先失陪一下。”众人见他如此紧张,都在好奇到底是什么大人物让他连生意都可以放下不谈。陈熙还没走出会议室就赶紧接了电话,显然对方对他来说很重要。电话一接通,他就亲昵地喊了一声“妈妈”,然后特别温柔地与母亲对话。大家都看傻了眼,原来他口中的那位重要人物就是自己的妈妈。就因为这个举动,那家大公司决定和陈熙合作。
后来,两家公司合作得很顺利。陈熙的公司也借由这次合作在业界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那家大公司当然不是一时冲动。在他们看来,陈熙和妈妈说话的语气和方式,体现的是他的稳重和耐心,这样的人管理公司,自然踏实可靠。
有人说:“你对待父母的态度,其实决定了你会拥有怎样的人生!”不要觉得父母不会和自己计较,会原谅自己,说话就无所顾忌。有时候,你的“不伪装”会极大地伤害父母原本就小心翼翼的心。
人老了,必定会出现很多问题。当父母犯错时,不要“黑脸”教育。比如,妈妈忘关冰箱门了,或者爸爸又在家里抽烟。对待父母,像这些小错误,一定要心平气和地与他们沟通。保持笑脸对你来说并不难,这对父母来说却是极大的宽慰。
不论什么时候,不要因为心情不好就给父母脸色看,他们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最容易伤害的人。不要把孝顺只挂在嘴边,要知道,父母上了年纪,终会让你面对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时时刻刻做最孝顺的子女吧!
2.唠叨有多少,伤害就有多大
北极星乐队有一首歌叫《别再唠叨》,其中唱道:
周围的环境竟是一片凄凉
背后的骂声还在继续嚣张
我捂不住耳朵
也堵不上嘴
看你们是否能够说到天亮
……
王晓的孩子最近老是食欲不振,而且身体状况很差。于是王晓领着孩子去医院检查。
到了医院的时候她一直在唠叨:“哎呀,你怎么那么磨叽?”“医生让你看这里,你看哪儿呢?”“医生问你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的?”“医生说话你没听见呀,怎么没反应……”
医生发现孩子是患了抑郁症,就让王晓先出去,想要单独和孩子聊会儿。王晓临出门还在跟孩子不停地说:“医生问什么你就说,知道吗?”“不要撒谎,撒谎是不对的,知道吗?”“要好好听医生的话……”
后来,医生告诉王晓,就是因为她整天唠叨,才导致孩子心理产生了疾病。
唠叨指的是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说个不停,对他人反复说同一件事或几件事。唠叨曾被评为孩子最讨厌的父母行为之一。我们往往因为爱孩子,才对他们唠叨,想让他们懂得更多的事情,学会更多的道理。可是,这样往往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古板、一条筋。代沟就从此产生,孩子也会因此愈发讨厌我们。
当然,唠叨伤害的不只是孩子,婚姻关系往往也因此而破裂。据统计,想要离婚的男人中70%是因为没法忍受老婆的唠叨。而且结婚时间越久,越容易因为这个原因离婚。
《世界电信》杂志曾刊登了一件杀人案:一个50多岁的卡车技工,让三个流氓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后来问及他的犯罪原因,他说仅仅是因为妻子一直不停地向他唠叨和抱怨。
不幸的婚姻大多有着同一种模式:女人对丈夫絮絮叨叨、没完没了;男人躲躲闪闪、闭口不言。最后,女人疯狂指责,男人忍无可忍,家庭矛盾就爆发了,甚至闹到了离婚的地步。
尽管大臣们纷纷表示反对,拿破仑三世和美丽的依琴妮·蒂芭女伯爵还是很快就结了婚,拿破仑沉浸在喜悦中,兴奋地向全国宣布说:“我已挑选了一位我所敬爱的女子,我不能要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
可是,没过多久,这段看似美满的婚姻却出现了问题。被嫉妒和猜疑冲昏了头脑的依琴妮,总是不停地唠叨,甚至轻视皇帝的命令,经常闯进他处理国事的办公室,打扰他和大臣的机要会议。她很怕拿破仑喜欢上别的女人,不容许他单独一个人外出。她还常跟姐姐抱怨她的丈夫……诉苦、哭泣、唠叨不休。她还经常闯进拿破仑的书房,暴跳如雷、恶言谩骂……
最终,拿破仑不堪其扰,喜欢上了其他女人。依琴妮放声哭诉:“最可怕的事,终于降临到我头上了。”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也说过:唠叨是爱情的坟墓。但是,很多女性朋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们甚至认为唠叨是一种可爱,以为自己的唠叨能改变丈夫的缺点。可是你必须了解,唠叨只会引起丈夫的反感,使家庭关系变得紧张。
西方经典中说:“在地狱中,魔鬼为了破坏贞洁的爱情而发明的恶毒办法,唠叨是其中最厉害的一种。它总能成功地破坏爱情,且永远不会失败,就像眼镜蛇咬人一样,具有可怕的破坏性,甚至会置人于死地。”
唠叨就是魔鬼的诅咒,它试图毁掉一切感情,而且总能得逞。所以我们要经常提醒自己,永远不要做一个唠叨的人,因为唠叨并不能让事情变得更好。
千万不要动不动就唠唠叨叨。如果你有这个习惯,我给大家列举一些改掉唠叨毛病的方法,供大家学习。
首先,明确表明自己的目的。无论是跟谁说事情,要先跟对方表明你为什么跟他说这些话。比如,你想跟朋友分享因为朋友帮你抢票失败了,因为回不了家你有多伤心的心情时,不妨先明确表达“我特别难受,想跟你分享一下我的心情”。免得你一直说,朋友还以为你在责怪他。
其次,话只讲一遍。训练自己每次跟别人说事的时候,只说一遍的好习惯。比如你计划跟老公一起旅游,快到日子了老公也没有动静,不要老在他耳旁絮絮叨叨,提醒一遍就好。如果他还是无动于衷,可能他临时改变了主意。这个时候,不要一直唠叨,那样只会让他一意孤行地坚持自己的想法。
最后,不要等丈夫一进门就开始唠叨。千万不要他前脚刚进门,你就叨叨个不停,或者抱怨今天遇到哪些不开心的事情,或者抱怨他的拖延与懒惰,这都是不明智的。我们应该等他休息一段时间,先让他将自己的不满与负面情绪排除掉。等他彻底平复下来,才能更好地听你说话,处理问题。
唠叨让人变得不理智,当你反复诉说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眼里就只剩那一件事,这会干扰你的判断力。因此,为了不伤害身边的人,我们一定要改掉唠叨这个坏习惯。
3.心情不好,也不跟孩子说气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