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不伤人是一种修养,不被伤是一种气场》(6) - 有修养的人才能脱颖而出 - 约翰·托德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一百四十章《不伤人是一种修养,不被伤是一种气场》(6)

有一种伤害,叫作“我都是为你好”1.“我都是为你好”,别再打着爱的名义操控对方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高举着爱的名义不断地干涉你的思想。总是擅作主张地“为你”布置着一切,将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强加到你身上。等你责怪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说“我都是为了你好”。

王晓晓从小就被父母安排好了一切。

在大学毕业的时候,父亲跟他说:“你去当老师吧,我都联系好了。当老师不仅工作稳定,还有很多假期,看看你张叔叔,退休了还有工资拿。”

王晓晓说:“我想当记者,我不喜欢安稳的生活。”

“当什么记者,女孩子整天跑跑跑,你要听我的,就去当个老师,后天就面试去。”父亲凶道。

王晓晓委屈地哭了,她想自己做点喜欢的事情都办不到。

父亲看晓晓哭了,又安慰道:“你要理解爸爸呀,爸爸都是为了你好呀……”

在传统教育中,父母总是担心孩子无法很好地处理苦难、解决问题,希望他们能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处理事情。所以总是用“我让你这么做,我是为你好”来要求孩子。却不知道,这句话也让无数孩子心生疑惑、非常难过。

有人曾做过调查,“我是为你好”高居孩子最讨厌的话中榜首。家长们大都以为这样的教育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可是这句话却往往被孩子们当作噩梦。

有些家长在孩子小时候,控制孩子去做自己想让他做的一切,然后再说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让自己心安理得。有些家长更是过分,就连孩子长大后的生活,他也想操控。

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因为儿媳王小蒙怀不上孩子,谢广坤经常偷听儿子房间的动静,被媳妇指责后,还反过来说是为了自己抱孙子。后来,领养了谢腾飞之后,儿媳怀孕了,他又主张把谢腾飞送走,他说:“我都是为了你好!慢慢你就知道了。”

孩子长大了,会反驳父母的意见的时候,父母就会说“我都是为你好”“我不会害你的”“听不听由你,可我都是为了你好”。用自己的“用心良苦”来让孩子知道应该按他说的做。而这时的“为你好”,其实已经是“为我自己好”了。

当然,像“我都是为你好”这种事情也不只是发生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也发生在情侣之间。只要一个人养成了这个习惯,他可能就会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觉得其他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

在电影《我想和你好好的》中,蒋亮亮邂逅喵喵之后,开始了同居生活。刚开始喵喵的“为你好”式的爱让蒋亮亮很享受,包括为他还信用卡、买衣服、做早餐等。然而,这种“为你好”换来的是喵喵对蒋亮亮的控制欲,她想要蒋亮亮像一个玩偶一样被自己控制。每次吵架,喵喵都会说:“我做了这么多,还不都是为了你好?”后来,蒋亮亮无可奈何地提出了分手。

当我们习惯了把“我都是为你好”当作自己做事的准则时,就会经常不知不觉地陷入控制他人的欲望中,很可能无法自拔,惹人生厌。

有时候,我们说“我都是为了你好”是为了让别人去做一些事情。比如,让朋友放弃追逐自己的明星梦,踏踏实实挣钱生活。如果朋友有不同的意见,这个时候,我们不如将“我都是为你好”换成“我觉得这样做可能会更好点”,以此来给朋友一个建议。即使别人不同意你的看法,也不会觉得你是在用感情作为筹码让他同意你的看法,这样说话也不会伤到你们之间的情谊。

有时候,是我们给别人建议,给别人造成了不好的结果,别人找你诉说的时候,不要讲“我都是为了你好才给你建议的”。你应该好好认错,跟朋友说“这个建议确实不成熟,我当初确实考虑不周,对不起”。因为是你帮朋友提的建议,就算事情造成了不好的结果,朋友也不会太责怪你,他只是希望你承认考虑不周,不要只说“我都是为了你好”,这不仅让对方觉得你一点责任都不想担,还让别人觉得你对他的感受毫不关心,这会对他的心灵造成伤害。

“我都是为了你好”这种将自己放在制高点的言论,大家都十分不喜欢。如果我们要表达对别人的爱,不要说“我都是为了你好”,不妨换成“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这样才能让别人体会你的爱意。

2.不要再拿“刀子嘴豆腐心”当借口了

有些人喜欢向别人说一堆难听的话,说完后又解释自己说话一向不中听,刀子嘴豆腐心,其实是一片好意,让对方不要怪他。可是这样的解释就不会伤害到对方吗?

有一次,张芳回到家看到妈妈正把几个鸡蛋往微波炉里放,便夺过妈妈手里的鸡蛋说道:“你怎么这么笨,鸡蛋怎么能放在微波炉里面热!”

妈妈说:“不能热吗?我不知道呀。”

“不知道你不会问呀?你不会说话吗?”张芳说。

妈妈沉默不语。

“烦死了,什么都不知道!像你这种什么都不懂的女人除了我爸还有谁会要你呀?”张芳边说边把鸡蛋放在了桌子上。

只见母亲一愣,当即流下了眼泪,张芳见状安慰道:“妈,你别难过,你还不知道我嘛,就是刀子嘴豆腐心,我就是想让你记得以后别再这么做了,这很危险的。”

母亲点了点头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从那以后,母亲话也少了,家里什么东西也不碰了……

人们总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所以,每次自己说出难听话,都会以“忠言”标榜。然而,把这种尖酸刻薄的话称作“忠言”,只是人们对自己管不好自己的嘴巴,说话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没有同理心的诡辩。

这个世界上没有“刀子嘴豆腐心”这种说法,说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人,也绝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真的是“豆腐心”。言由心生,刀子嘴就是刀子心。能够把那些伤人的话说出口,就证明他的潜意识里已经有要伤害别人的主观意念,不过是自己管不住嘴巴说出来罢了。

言语对人造成的伤害有时并不比刀子来得轻。当你说的话伤害到别人时,就像是把一颗颗钉子钉在墙上。可能你最后会道歉解释,可那就像是把墙上的钉子拔下来了一样,钉子还是会在墙上留下一个个小孔,无法抹去。

陈茹是邻里出了名的毒舌,说话不带刺好像就不得劲。

有一次,孩子去找她要钱买书包,她就指着自己老公说:“去找你那没用的老爸,啥都来找你妈,我咋就摊上了你俩这么没用的人呢?”

老公生意失败,她就指着老公的脑门说:“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还学人家搞投资,活该你倒霉!”

每次跟老公一闹矛盾就说“我当初是被猪油蒙了心才会嫁给你这样的窝囊废,你连小区的看门狗都不如!”

……

每次老公生气不理她了,她就开始哭诉自己都是为了这个家,说那些话都只是刀子嘴豆腐心。刚开始,老公为了家也原谅她了。可是,时间久了,老公也坚持不下去了,最后选择净身出户,离开了她。

言语的伤害是可以累积的,可能对方会原谅你一次两次,但就算你真的是“豆腐心”,可你的“刀子”一直往对方心上插,终会有一天,对方会在被你伤害得体无完肤的时候,头也不回地离开你。

所以,不要再用“刀子嘴豆腐心”这个看似无比正义的借口来自欺欺人了;更不要在伤害别人后,还把自己说成很善良、很委屈的样子,那只会让别人反感。

为了不成为自称“刀子嘴豆腐心”的人,我们在说话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尽量把反问语气都改成陈述语气。反问语气会让对方感觉到你的不友好和责备,就算你只是说的事实,也会让对方很不舒服。所以,如果说话老带反问的语气,例如家人洗脚嫌水烫,你喜欢说:“你就不知道掺点冷水?”朋友约会迟到了,你喜欢说“你就不能提前算好时间?”那我们最好把这些话都改成称述句,能让人更好接受。例如“你可以去掺点冷水”“你下次可要提前算好时间,不能再这样了啊”。

其次,不要一味指责、挑剔、否定、评判他人。在说话时,如果开始指责他人,否定他人,例如“你就是个废人!”“你这么懒连猪都不如!”“你不可能成功的!”等,那说出的话就句句都是“刀子”了,一定会给对方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在和他人沟通时,那些指责、挑剔、否定、评判的话都尽量不要说。

最后,不要过分“争强好胜”。很多人嘴里吐“刀子”其实都是为了在对话中显得自己很强势,希望由此来获得对方的“尊重”和“认可”,可是这样做的效果却又恰恰相反。所以,在和别人的对话中,一定要放低自身姿态,不要老想为了争个“面子”而口不择言,只有亲切友好的对话,才能让对方从心底接受你。

真正为别人好的人,是会在说话时仔细考虑对方的感受,分析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不让自己的话伤害到对方。那些说话难听、丝毫不在乎别人感受的人,无论他的理由有多好,也无法掩盖他没有礼貌和不尊重人的内心。

3.安慰的话越说越伤人

身边的人在受伤难过的时候,难免需要安慰。然而,有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越安慰,对方会越伤心。

何琴晚上加班回家,感觉非常累,又因为来例假肚子也很痛,想起白天在老板那里受的委屈,忍不住想把一肚子苦水说给老公听。“今天好累呀,‘亲戚’来了,肚子好痛。老板还尽挑我的刺,让我改改改,哪有那么完美的方案。”

老公听了,试图安慰她,说道:“哎,我老板就更过分了,今天资料纸张大小差了1厘米,硬是让我去甲方那里把资料全拿回来重做,整整两百多页啊。”

何琴难过地说,“我真有点不想干了。”她老公接茬道:“你那工作,确实没啥好干的,既辛苦工资还不高。早就该换了。”何琴一听,气不打一处来:“那房贷怎么办,孩子上学怎么办……哎呀,肚子好疼……”

何琴的老公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要喝热水吗?”看着自己安慰半天的老婆比刚刚还生气,何琴的老公一脸迷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