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会说话是修养,管住嘴是教养》(9)
适时沉默,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1.别人的“隐私”最适合烂在肚子里对待别人的隐私,切勿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因为我们所知道的关于别人的传言,并不一定是确凿无误的,也许还有许多隐情我们不了解。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把这些片面之言宣扬出去,难免会给当事人造成伤害。况且,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事后当我们完全明白真相后,即便后悔不迭,也无法挽回负面影响。
公司一名女同事辞职后,人事部又招了一名叫赵子瑞的新人来顶替她,女同事的电脑也归赵子瑞使用。
上班没多久,赵子瑞便跟身边的同事说:“前面那个人蛮有趣的,在电脑里留了很多小说,好感人哦!不晓得她哪里下载的……你要看吗?”之后,几个同事就收到了赵子瑞发的一篇名为“日记本小说”的文档,开篇第一句就是:“爱上公司的部门经理陆明,已经两年。”
不幸的是,这家公司的部门经理就叫陆朋。所以,这绝对不是小说,赵子瑞是新人不了解事情,同事却一眼就发现了。
几名同事看完后都面面相觑,有人提醒赵子瑞:“删掉这些文章吧,以后都不要提了。”但私下里,大家都忍不住想:“她怎么这么粗心,走的时候都不把东西删除。”“这不是明摆着让这些东西漏出来给经理难堪嘛!”“也许她就等着有一天可以传到经理的耳朵里,反正经理的妻子也不在这儿”……
传来传去的“暗恋日记”还是让经理知道了,之后不久,赵子瑞就被辞退了。
生活中总有人喜欢谈论别人的隐私,什么东家的女儿嫁不出去了;什么西家的儿子离婚了;什么谁谁的老公在外面有小三了……流言不一而述,结果直接导致了生活中许多悲剧的发生。
一个聪明的人,是不会对别人的隐私感兴趣的,即便知道了别人的私事,也不会把这些事情当作谈资。这种人知道有些事情最好是点到为止,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也给别人留下自由空间。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有尊严,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私事抖出来,更没有人甘愿自己的自尊被践踏。而那些津津乐道于别人隐私的人,或者有事没事就喜欢挖人隐私的人,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多半不会有好人缘。
马西尔斯是古罗马时代的英雄,有着“战神科里奥拉努斯”之称,被当时的人们所敬仰。
在公元前454年,马西尔斯打算角逐执政官席位,进入政界。按照当时的规定,所有候选人都必须发表公开演说,阐明自己的政治立场。马西尔斯便以自己十多年来为罗马奋战而留下的无数伤疤作为开场白。那些伤疤证明了他的勇敢和对罗马的忠诚,人们深受震动,都认为他会成功当选。
投票那天,马西尔斯站在聚满了元老和贵族的会议厅里开始了第二次发言。这一次,他的演说内容发生了改变,绝大部分都是说给会议厅中那些富人听的。他不但傲慢地宣称自己一定会当选,还大肆夸耀自己的战功,甚至还肆意地指责对手。当然,他还说了一些讨好贵族的无聊笑话,以及他驰骋战场多年所遇见的逃兵、胆小鬼的故事。
马西尔斯的第二次演说很快就传遍了罗马,人们终于认清了他的本来面目:所谓的英雄只不过是个口是心非的家伙而已。于是,大家纷纷把选票投给了他的对手。
其实,对战场上的英雄来说,伤疤足以证明一切,根本不需要多余的语言来装饰。但马西尔斯却选择用夸张的言辞来搬弄是非,结果说得越多,暴露得越多。擅论他人隐私和是非,是人之大忌。罗马人需要的是宽厚的执政者,而非会讲八卦新闻的小人。
况且,每个人都有不想让大家知道的隐秘,与人交往,我们要极力避免这些禁忌,否则,别人就会以为我们人格卑劣,缺乏修养,甚至将我们列入危险分子行列。
试想,当别人出于信任,将自己的一些隐私信息告诉我们,我们却将其公之于众,还大谈特谈,岂不是辜负了别人的一片真情?别人之所以会告诉我们自己的秘密,就在于他觉得我们这个人还不错,值得他托付。一旦辜负了这份“值得”,我们就很难再次得到对方的信任了。况且,这样的行为也会让旁人心生警惕,对我们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当周围的人都知道我们是一个随意泄露他人隐私,妄谈是非的人,谁还愿意跟我们交往呢?对别人的禁忌话题保持沉默,守口如瓶,是巩固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恐怕没有哪个人敢和我们推心置腹。
生活中,那些喜欢编排别人是非的人,往往是令人憎恶的。如果我们言语无忌,被人贴上这样的标签,将大大不利于我们的人际交往。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的“隐私”事情,我们都应该学会保持沉默,少问、不问,少谈、不谈。即便知道了别人的隐私,也最好把它“烂到肚子里”。这是我们最基本的文明素养和处世智慧。
2.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假话全不讲”,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能够表现出一个人优秀的人格魅力。而“真话不全讲”,则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技巧,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
真话有时候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伤人也伤己。所以,即便我们说真话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些过于直白的话,却很有可能让当事人恼羞成怒。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同样的意思最好用更容易让人接受的语言表达出来。
曹植是曹操的三儿子,自幼文思敏锐、学识过人。曹操很喜欢他,甚至想要废掉太子曹丕,改立曹植。在古代,废除长子改立幼子,一般都会引起朝局动荡。所以,大臣们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即便用自己的生命去抗争也在所不惜。结果自然导致君臣关系弄得很僵。
私下里,曹操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却一言不发。曹操再问,贾诩还是不答。一连问了几遍都没有得到回应,曹操责问道:“你要造反还是聋了?”贾诩连忙回答:“主公恕罪,刚才我正好在想一个问题,所以没有立刻回话。”
“你在想什么?”
“没什么,就是想到了袁绍和刘表。”这话让曹操大笑起来,并决定不再废长立幼。
原来,当初曹操能够灭掉袁绍,就是因为袁绍要废长立幼,结果导致几个儿子内斗不休,才给了曹操可乘之机。
如何才能让我们所说的实话更容易让别人接受呢?许多能言善辩的人都表示:用委婉的表达方法,比直截了当地指出别人的问题,更容易获得对方的认可。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指正,即便对方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心里也可能会暗生怨恨。
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身边的朋友做错了一件事,如果我们不说,对方可能会一直错下去。而身为朋友,我们就有必要指出对方的错误所在。但如果照实说,很有可能会打击到对方的积极性和自尊。因此,在一些无关得失的小事中,要懂得维护他人的面子,不要让他人下不了台。
一位顾客在一家服装店买了一件衣服,之后却嫌质量不好,想要退货。销售员发现衣服洗过的痕迹,坚称按规定,使用过的商品不能退货,只能更换同类产品。
顾客坚持说自己没有穿过,售货员知道她在撒谎,但为了避免直接戳穿会使对方感到尴尬,进而引发口水大战,她还是采用了委婉的说法。
“您可能没有穿过,但有没有可能是您的家人把这件衣服洗了,因为我之前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我妈妈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把我买的新衣服拿去洗了。说不定你也遇到了这种情况,不信的话,你看这儿。”说着,售货员指出衣服上那道清洗的痕迹。
顾客听到这儿,低下头说:“也有这种可能。真不好意思啊,是我没搞清楚状况,那就给我更换一件其他的吧。”
有个网络词语叫“人艰不拆”,说的就是大家都有各自的难处,内心清楚就行,何必一定要拆穿呢,搞得大家都很尴尬。确实如此,在面对别人的谎言时,只要不是大奸大恶,违背道德原则的事,那么,保持我们内心的清醒,选择一种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有利的方式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更有利于我们的人际交往。
所以,我们有时候就需要把那些尖锐的真话用厚厚的“糖衣”包裹起来,让对方在高兴的同时,又能感受到我们的提醒。如此一来,既保住了我们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又能有针对性地指出对方的某些错误,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3.不随便评价别人的人生是一种修养
生活中,总有些人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和立场去评判他人。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以己度人、妄加评论。但是凭什么呢?就像有人说的:“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把所有的结果理所当然用自己的过程来解释,并一直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作家李尚龙曾说起过自己遇到的这样一件小事:当时,他在地铁里捧着一本莫言的《丰乳肥臀》,旁边一路人看到书名,鄙视地摇了摇头。李尚龙估计对方大概在想:“这家伙竟然敢在公开场合看黄书。”
还有一次,李尚龙在休息室里看《希望永远都在》。这时有人走了进来,看了一眼他手里的书,然后用很嘲弄的语气说:“你也看鸡汤啊。”对方不知道的是,《希望永远都在》其实是一本关于柬埔寨历史的书。虽然名字看起来有点儿鸡汤,但书里的内容却是血淋淋的,让人思考着世界的变革和柬埔寨的过去。
李尚龙的经历,和微博上发生的一件事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当时,上海俩姑娘蹲在地上等地铁,结果就被人拍照曝光到微博,说她们“不雅观”“没教养”。拍照者却没有想到,对方也许是走了很久太累了,或者是身体有什么不适。
还有电影《搜索》中的高圆圆,因为拒绝给老大爷让座,就被众人集体指责“道德沦丧”。而这些人并不知道,上公交车之前的她,刚得知自己患了癌症,目前正处于心灰意冷和恐惧之中。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所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在不了解别人,不清楚事实的情况下,就不要轻易下结论。而不随意去评价别人,是一种教养。
但很多人总是喜欢先入为主,喜欢用自己的偏见去揣测、衡量别人。事实上我们可能根本不了解对方曾经有过的经历,心中又有着怎样的痛处。而那些我们自以为做出的“公正”判断,往往带着自己严重的主观色彩。
电视剧《匹诺曹》中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位大妈在健身房里因为运动过度,心脏骤停而死。她曾是体重超过90公斤的重度肥胖者,而在死亡之前,体重已经减到了70多公斤。
所有人都在好奇她为什么要这样不顾一切地减肥,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因此,在媒体记者们面前,健身房的员工们纷纷贡献出了自己所知的八卦:“大妈的前夫两个月前再婚了,而且据说对象是一个特别苗条漂亮的女人。”“她肯定是因此深受刺激,才决定狠下心来减肥的吧。”
就这样,这群记者在没搞清事实真相之前,就以“切勿因爱美而过度减肥”为主题,播送了一期新闻。
而这些人不知道,她拼命减肥其实是因为她的女儿需要接受肝移植手术才能活下去。她的血型和女儿一样,但是医生说她有脂肪肝,只有减重30公斤后,才能进行肝脏移植。
所以,为了挽救自己最爱的女儿,她才会在健身房里没日没夜地跑步。而这,是多么悲伤的理由。
其实有很多事情,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就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认识,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论断。因此,在没了解事实真相之前,我们就先别急着站队。因为我们的一句恶意揣测,对当事人来说,也许会造成无法磨灭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