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杜父相亲
第155章杜父相亲
杜快听大哥说要给老父找一个伴,举双手赞成。杜快认识一位王大爷,儿子儿媳在海外上班,王大爷生病也没有人照顾,有一位祝大妈便经常过来给他熬药,煮粥,照顾了一段时间后,王大爷的病好了。在生病那段时间里,王大爷更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需要一个老伴,儿女都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有个头疼脑热的,身边有一个人陪伴照顾太重要了。“我住的小区后面公园里,每到周末就有成群结队的老头老太太们在相亲,要么叫父亲到上海来相亲?”
到上海相亲?杜迟心里一咯噔,全世界人都知道大上海可排外呀,特别是上海女人,扬言宁嫁本地猫兄,不要外地虎弟。杜快在电话那头笑起来了,老哥你这是什么年代的观点,现在的上海人比深圳人还开放,极有海纳天下之心。
听杜快这样说,杜迟也不好再提出异议,毕竟弟弟在上海待了这么多年,大小人物也见过不少。不过,杜迟了解父亲的性格,要他去上海相亲,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大哥你就把心放进肚子里吧,老父亲的事情交给我处理好了。”
杜迟心想弟弟来处理父亲找老伴的事也没有什么不好,上海离老家还近,几个小时就能到,那就让弟弟办办看吧。再说杜快那张天生的媒婆嘴,一般人还真比不上。王小玲始终佩服杜快的“猫绳理论”,以前还耻笑他现在光棍汉这么多,为什么不开一个婚姻培训班?
杜快从号子里出来后,很少回老家探亲,杜父为此曾骂过他。上次回去结婚也只在家待两天,第三天就回上海了。这天晚上,杜父接到杜快的电话,还感觉到有点突然,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杜快在电话里嘻皮笑脸,说王小玲家三姨来庐江了,她想见见杜父。
杜父以前听说过小儿媳家三姨,小儿媳小时候没少得到她三姨的照顾,但杜父想不起来小儿媳三姨家住在哪里。
“老父呀,你看你把这么重要的亲戚都给忘记了。上次不是和您说过,小玲三姨家住在无锡嘛。”
杜父嗯了嗯,但其实他是没有想起来小儿子什么时候和他说过这件事。
“那就叫她三姨到家里来玩玩呗。”
杜快马上说,她三姨是到冶父山拜佛的,听说我们家乡有龙王庙,因此想来看看。
“那敢情好呀。同拜冶父山和龙王庙是最虔诚的了。”
据当地传说,龙王庙的开祭和尚曾是冶父山伏虎寺曹洞正宗第四十四代住持妙山法师的小徒弟,只是龙王庙距离冶父山有三十里路程,在古代交通不是很发达的状态下,拜冶父山的人越来越多,而拜龙王庙人却越来越少。
“那我和小玲明天早上开车回来吧。”
杜父一听小儿子主动要回家,简直不相信自已的耳朵,在电话那头竟问:你刚才说什么?
“我明天早上和小玲回家…”杜快说到这里,故作神秘地在电话那头,“老爸呀,人家三姨是第一次到咱们家,又是大城市生活的人,你可要把自已收拾整齐光鲜一些,特别是你的胡须,上次大哥给你带回来的那个电须刀,很方便的,记住一定要把胡须给弄清爽啦!”
杜父从木椅子上站起来,“家里冰箱还有很多菜…多得很的菜…”
杜快听父亲在电话那头激动得语无伦次,心里相当难受,更加坚定了他要给老爸找一个老伴的决心。
自杜母去世后,不知道是不是身体的原因还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杜父养成了晚睡晚起的习惯。杜迟在电话里说过他老人家好几次,老人们要早睡早起,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作为杜父这样的村级“人物”,肯定知道人要早起,一日之际在于晨嘛,一晚少眠五日难补,但他就是不能左右自已的习惯。
而这一天却例外了,天刚蒙蒙亮,杜父就醒来,他想到街镇上买一些新鲜的肉菜。昨天晚上和杜快说冰箱里还有很多菜,说过之后又非常地后悔,杜快这小子嘴有多刁,要是听说回家吃剩菜,不回来怎么办?或者既使回来了,菜不合胃口饿着肚子怎么办?晚上睡在床上想来想去睡不着,后来眯了一会天就亮了,于是急忙穿好衣服,急匆匆地向泥坝街镇走去。
“大爹,这么早上哪里去呀?”杜绪成有早起的习惯,这是以前当保安养成的,后来在杜迟快递门面里干活,更加早上睡不着。这几年杜迟的生意做大了,按杜绪成的原话是“鸟枪换改成原子弹了”,快递门面雇的人也多起来,且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像杜绪成这个年龄段的“老家伙”几乎起不了什么作用。你说看门吧,现在快递门面四周里外都装有监控头,这个玩艺比人的肉眼利害多了,就是几个月之前你在附近做了什么事,一调录像乃可一目了然地回顾。在这样的背景下,杜绪成就很少去杜迟在泥坝街的门面帮忙了。
近几年又听说快迟公司已将泥坝街最早租的那个快递门面给买了下来。杜绪成还问门面里的人,这几间屋比他杜绪成的年龄都大,公司为什么要买它呢?门面里的人答,这是因为公司有人要留住杜大老板曾经的奋斗史,才将这几间屋给买下来,至于是否有用途,那不是买这几间门面的目的。
“小迟的过往我最熟悉了。”杜绪成的意思很明显,要有人对快迟公司历史感兴趣,问他这个远房叔叔比什么都好使。
“要是你老百年后,又能问谁呢?”
杜绪成一时语塞。
杜父见到杜绪成,马上回答他小儿子和小儿媳今天要回来,家里也没有什么新鲜菜,所以现在趁早市买一些新鲜肉菜回来。
“杜快夫妻俩要回来?”杜绪成也很激动,“中午我叫孩子他妈到你家帮忙。”杜父当然乐不可支。
说话中午11点多,杜快开着黑色豪车回来了。
“老爸,三姨到家里来啦!”杜快一打开车门,就叫道。
杜父从门内小跑地出来。
杜快一看父亲身上还是老样子,急忙将父亲拉回家,边拉边说,人家三姨是第一次来,你看你全身…
小玲当然知道杜快是什么意思,于是坐在车子里与“三姨”说话。
不一会,杜快带着父亲出来了。
“滴”地一声,豪车门徐徐地打开。只见一位穿着很庄重的中年妇女走下来。个头很高,穿着高跟鞋已比曾经做过车模的王小玲矮不了几公分。
“三姨,这是我父亲。”杜快甜嘴开始介绍个不停。
杜父此刻除掉激动,几乎没有啥可说得出口的,嘴里不断地重复:欢迎三姨来串门…
“我父亲身体很好…”
“我想和你父亲单独聊聊。”三姨打断杜快的话。
杜快忙说好好。然后带着“三姨”和父亲到他前段时间结婚的新洞房里。
杜父还以为王小玲三姨是不是兴师问罪来了,上次王小玲结婚,根本就没有下请帖给这位三姨,因此,杜父马上做好了挨“批”的准备。
“我有三个儿子。”三姨一落坐就开口道。
杜父一听三姨在拉家常,说起自已家里人,兴趣顿起,“三姨你真是一位福人,比我还多一个孩子呢。”
“我想在上海内环内有一套属于我们自已的房子。”
杜父听岔了,以为三姨是说他们家在上海有自已的房子,目的不过是显摆一下自已家有钱厉害罢了,这个杜父见得多了,于是笑道:“无锡距离上海也不远,在上海有套房当然是大好事。”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但房本上要加上我小儿子的名字。我小儿子还没有成家,工作还不稳定,所以我才提这样的要求。”
三姨说着说着,竟取下眼镜做了几个试眼泪的动作。
杜父听着看着,猛然觉得有些不对头,小玲三姨这是在唱什么曲?难道是责怪小儿媳结婚杜家没有给她们家彩礼?
说到小儿媳的彩礼,杜父不是考虑不周全的人,他问过杜快,要不要下彩礼给王小玲家,杜快却说,现在是什么时代了,还有什么彩礼之说?杜父想想也是,小儿子和儿媳的孩子都在美国读书了,现在不谈彩礼也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