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同学聚会正酷 - 快递王国快递王 - 骥晚焰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74章同学聚会正酷

第174章同学聚会正酷

“南迁只是皖大的一个劫。百年以来,皖大是在风雨中前行的,是在一代又一代皖大人的努力下才成长成今天这个样子…”朱教授越说越激动,以至于只看到嘴动,发不出声音来。

班长方大胜见状,忙阻止朱教授继续讲下去,并叫人将他推出会堂外来。台下同学们不自觉地全站起身,向朱教授行注目礼。

“现在献第二个锦囊妙计出来!”

座在后排的成明明站起身,微笑着走上台。

“班长安排我作第一个发言,其实我早就给同学们丢脸了。”成明明比较突兀的话让台下骚动起来。

“我今天把我的工作经历说一下,虽不算什么反面教材,却对大家有启发,是失败的启发。”

方大胜马上补充,今天同学聚会,取得的人生路上的教训同样是成绩,所以,不必纠结谁成功谁失败之说,这也是魏新江的一大发明。

成明明是西安人,大学毕业后回到西安。因他是家里独子,父亲给他找了一家国有企业上班,朝九晚五,虽然工资不高,但他有父母的帮衬,不愁房子和车子,上班赚几个零花钱就可以了。毕业不到一年,成明明就结婚生子,享受了人间天伦之乐。可是好景不长,在他30岁那年,他所在的国有企业突然被重组,一位211高校毕业的大学生一夜之间失业了!

成明明小夫妻俩回家翻出已尘封多年的毕业证,想再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猛然发现,他们已与社会脱离好几节了。没办法,成明明找了一家私营主开创的电商公司。由于成明明是工商管理系毕业,老板叫他做物流主管,月薪10000元。成明明当然感天感地。

入职后的第一天,老板就直接叫成明明去他办公室,一口气聊了2个多小时。老板专门做了一页内容,群情兴奋地跟成明明描述公司的未来五年的规划。

就在成明明还在云里雾里时,老板突然提高嗓门:“你是物流主管,你今年的主要目标就是降低物流成本。”

成明明几乎傻掉了。这家物流公司倒底是做什么,怎么在做,成本是怎么组合的,他完全不清楚,这如何能降低物流成本呢?

成明明已明白了,他压根就不是这家物流公司的菜,只得离开这家物流公司。从这家物流公司出来后,成明明投出去的简历宛如石沉大海,连面试的机会都不再有。成明明家老婆也比他好不了哪里去,虽然有几家公司叫她去面试,但一听她以前在家做全职太太,已有两个幼小的孩子,还有双方父母亲需要她照顾,因此,全都礼节性地说出同样的话:你回家等通知吧。

“失业的那一年是我和小云俩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成明明继续说。

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成明明看到他们家小区前贴着一个转让广告,是转让快递超市的,价格还好协商。出于好奇,也出于无奈,成明明打了小广告上的联系电话。“我这是一家快递超市,专门负责收派泗水小区快递的。因我是南京人,我想回家乡发展,所以,打算把这家快递超市卖掉。”

“多少钱?”

那卖主也没有含糊,只说一口价,一百万元。

一百万?成明明直接呆在那里动不得。他上班这么多年,总共薪水可能还不到一百万,如何能拿得出这么多钱出来?

那南京卖主却认为,一百万已是最低价了。再说,现在的一百万能办成什么事,他的一部车就一百万。

这次谈话将成明明刺激得不行。晚上在同学微信群里发了三十个大感叹号。在上大学时,成明明的乒乓球打得好,和李满俩都是校队的成员,因此两人很能谈得来。那天李满见成明明表现异常,就在私下微信里问成明明怎么啦。于是,成明明将他想买一家快递超市的想法说出来,没有想到一家快递超市报价竟达天文数字。

“泗水小区多少人口,你知道吗?”李满问。

成明明想了想,他印象中泗水小区人口在五万人以上。

“那这个泗水小区里面有多少家快递公司门面?”

成明明当然不知道。

“你马上去小区里全面地转一转,看有多少家快递门面,然后告诉我。”听着李满那干练的一问一答一安排,成明明大感吃惊。在成明明的思维里,李满毕业后做了全职太太,只不前几年在家闷得慌,才心血来潮地搞什么网店。目的不过以解身体里的“荷尔蒙”发作罢了。没有想到她却搞得越来越专业!

经成明明了解,泗水小区虽然很大,但里面的快递门面只有两家,其中一家就是这位南京人开的快递超市。李满一想不对呀,这么大的小区怎么没有快递公司在里头呢?又叫成明明了解原因。原来泗水小区是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早期共同建的商品房,也就是说,住在这里的人不是在行政事业单位上班,就是在国有企业上班。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特点,不喜欢将自家房子出租给生意人家做生意。再说啦,这里头的物业也是国企经营,外人想在小区里头租房子做生意,也不知道要办多少个红头文件才能批下来,就这么地,小区的住户宁愿多花几块钱打电话叫快递公司到家里来取件,或派件,或叫快递员把包裹放在保安室,引得保安员整天骂骂咧咧的,也没有人想到趁机引进几家快递公司进来。

“机会,绝对是个机会。没有想到西安还有这么一块快递处女地!你是西安本地人,且是泗水小区住户,做快递生意肯定比外人要方便得多。那位南京老板之所以要把快递超市卖掉,可能和他是外地人有关联。”

“可是我没有那么多钱呀。”

李满一听笑啦,随口答:“我借给你,我知道你们北方人讲究面子。借钱的事我和谁都不说,你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还,这样可以了吧?”

成明明惊掉下巴。这位阔太太是不是要他的有钱丈夫出这个一百万?李满在微信里发了个“冷笑”的图像,并配上一段文字,“一百万能难得了我李满?我不会告诉我那位精打细算老公的。”

成明明又一次听呆,李满丈夫可是银行家呀?现在在李满面前成了精打细算的主?

在李满的帮助下,成明明盘下了泗水小区的快递超市。

毕竟是明牌大学学管理的高材生,在环境的培育和刺激、引导下,成明明很快就进入了商人的角色,将泗水超市做得有声有色。

“今天我带来了一张银行卡,里面有一百万元,是当着这么多同班同学的面将几年前李满借给我的钱还上!”

成明明说完,大步走向李满,身体呈九十度双手将银行卡递给李满,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成明明的事说了几个小时,接下来,又有几个同学上台来讲述自已十年的经历,大部分都不是什么成功的案例。看来人一旦走上社会,碰破头是正常不过的事,“没有碰破头那才是出了鬼呢!”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方大胜半总结性的话音一落,李满就想上台讲她自已的经历。从心里上分析,此刻的李满真的想把自已近十年的经历说过大家听。本来嘛,李满上学时就是一位话唠子,好多同学十年都没有见面,你说她有多想一吐为快?但班长方大胜已给这次同学聚会定下了调子,是优先让有失败经历的同学上台讲,魏新江奉献的锦囊里似乎没有李满的名字。

“我也想上台讲一讲自已的经历。”李满还是忍不住说出来。同学们一听,立马起哄,这好呀,同学群里关于李满的传说多得很,今天能亲耳听听,那当然是大家感兴趣的事。

“我毕业后就做了全职太太…”

台下有人随口答:这个我们知道的。

“紧接着就有一双儿女…”

台下又有人随口答:这个我们也是知道的。

“你说说你开网店的艰难之处吧!”方大胜提示李满。

李满一想,她开网店没有什么失败之处呀?粉丝一天比一天多,也不是她凭美貌色过来的,且她的粉丝女性还占了一定的比例。

“我没有你们那样莫名其妙地艰难…”

台下有同学不得不发出唏嘘声。

突然,李满大声说:“我终于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理解那位手机大佬说的那句话意思啦!”

大家都静听着李满往下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