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迷雾村(18)
第265章迷雾村(18)“为何?”
莫古青早就想知道的问题,在一个住着真佛的村子里,居然没有一个人有慈悲之心,这才是迷雾村出奇的关键。
“为何,因为贫僧从他们手中拿走了一样东西——怜悯!”
拿走了怜悯?七情六欲少了一情,迷雾村里的人居然都不是完全的人?
“你拿走的时候,可曾问过他们是否愿意?”
和尚点了点头,“最初的一辈人,我问过,后来出生的便没有再问了。”
“最初的人不代表最后的人的意志,人的思想正在进步!”
“进步?何为进步?进步到尔虞我诈?坑蒙拐骗,看似是因为别有心机之人耍的手段,可那些受害之人受害的初衷,不就是那一份怜悯?”
“怜悯的情绪往往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判断,人会盲目,会盲从,你可见过迷雾村中有一个坑蒙拐骗之人?”
“有!”
“何人?”
“道士!”
和尚雅然,村子里唯一的骗子正好是道士,然而这个道士恰恰也是他所不能管控的一个人。
莫古青在于和尚玩了一个文字游戏,但是他从心底就不赞同和尚的说法。
按照人们常说的,那就是因噎废食。
这个世上好人多还是坏人多?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还是好人要多一些,但是去理性的分析一下,还是坏人多一些。
其实,世界上哪有什么好人坏人,每个人都要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关键就是看他以哪一面示人。
坑蒙拐骗是人心的一部分,但也只是一小部分,酸甜苦辣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还是一小部分。
一个人的人生只有全部都经历遍了,才会觉得圆满。
若是没有那些坑蒙拐骗,谁来衬托舍己为人?若是没有那些酸甜苦辣,谁又能知道幸福的滋味?
和尚剥夺了他们的怜悯之情,便是剥夺了他们体验生活的权利,至于热爱生活,本来就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又有谁能说天下人都不热爱被坑蒙拐骗的生活?最起码至少证明这个人还有被坑蒙拐骗的资格。
相较于一些无人问津死了都没有知道的人来说,这些被坑蒙拐骗之人算是很幸福。
和尚剥夺了他们的怜悯,倒是助长了自己的慈悲之风,人心越冷淡,和尚的佛性便越强。
莫古青想到了这一点,心中大骇。
和尚点头微笑,莫古青总觉得这是在笑里藏刀。
和尚捧出了一个钵盂,贫僧知道你的所思所想,佛爱世人,既然你想要拯救世人,那这一丝慈悲,和尚我还是拿得出手的。
钵盂内是一抔红土,莫古青拿了这钵盂,便见到和尚全身的佛光退散,只是一个和蔼的老人,连走路都已经趔趄。
这一抔红土,便是自从佛教创教以来的信仰之力!
红土在莫古青的手心混入身体之中,他便先成了世人所信的佛。
和尚最终还是无私的,倒是莫古青的格局小了些。
聚了佛性,莫古青第一件事情想做的,便是把那村里人的怜悯在还给村民,但是他的识海之中,响起了一声警钟。
一个潜在的声音,指引着莫古青又来到了孟大嫂的门前,此时夜色也已经深了,街上空无一人,或者说,街上只有一人,现在变成了两人。
教书先生正在孟大嫂的房门上写一个字——衰。
衰弱的衰,衰败的衰。
莫古青皱了皱眉头,“何须如此?”
“何须如此?要不是很因为你,老夫写的这个字应该是绝!”
绝!灭绝!先生是要灭绝了孟家?
“不是老夫要灭绝孟家,而是孟家人自取灭亡,你可知这个孟家连接的是哪一脉?”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孟家的人连接的是哪一脉?当然是孟家这一脉!
村子里起初有一百个姓氏,后来发展成上千个,莫古青早就怀疑这些人便是百家姓,与世上的家族密切相关,再联系上各家都有一颗代表着家族的灌木古树,其实当时的孟家莫古青见到的树根并不是蛇,而是龙!
这个孟家,代表的就是孟婉儿一脉!
为何说孟家自取灭亡,而因为莫古青的原因才将这灭亡变成了衰败,通过世界上莫古青与孟家的种种关系以及出云帝国的兴衰可以窥探一二。
若是当初莫古青没有留下三位八部天龙众,黄粱城便不可能守得住,甚至说文正和林丹都算是莫古青的安排,就是这小小的黄粱城,保住了孟家的血脉。
然而,由此以后,孟家也就由盛转衰。
莫古青想明白了,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为何在村子里帮助他的是文娘,因为文娘并不是名字里有个文,而是她姓文,文正的文!
一切的巧合如此看来都是无比精细的安排!
莫古青有些怅然若失,自己居然此时才发现这一点,而他还有很多点没有发现。
比如说这村子里奇奇怪怪的规矩,还有这个奇奇怪怪的先生。
他创立了儒教,不教礼法教生活,而那些规矩又把人逼得没办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