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迷雾村(17)
第264章迷雾村(17)清晨醒来,文娘变得神神叨叨的,像极了一个话本里的人物——祥林嫂。
莫古青感觉到了她整个人的不同,莫非他去孟大嫂家里帮忙真的会给文家带来不想的征兆?
似乎这一切都是无稽之谈,但是仔细想来,迷雾村的逻辑确实与九州大陆之上各种不通过,莫古青自身的气运有没有和文家联系在一起,这得问问那堵墙。
带着些许的疑惑,莫古青已经走到了孟大嫂的家里。
孟大嫂今日开门开的很早,熬了一锅大米小米混合的粥饭,莫古青已经用过了早饭,孟大嫂和他的小儿子也没有吃的意思,这锅饭是为谁熬得?
孟大嫂的眼眶有些红肿,黑眼圈却深深地凹陷下去,像是一夜未睡,又像是哭了一夜。
莫古青还未来得及文阁究竟,只见一张类似蛇皮的棺材板已经契合完整了。
“我昨夜觉得这木片好像是在召唤,胡乱拼凑了一番,没想到就拼成了一副棺材。”
莫古青很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这契合完美的棺材板,到底是死人还是活树的手笔?
不等一切思考待定,和尚却已经站在了门口。
“尘归尘,土归土,施主,上路吧!”
和尚双手合十,低头沉思状,孟大哥的尸体便自己飘进了棺材之中,和尚念大樵,孟大哥这一路走得应该不会太艰难,明年定能投个好人家。
想着想着,和尚已经抬起了棺材的后半部,这前半部自然是有莫古青来抬。
迷雾村中的白事向来只需要找一个人帮忙,另一个便是和尚,自然,若是连着一个人也找不到,和尚也不会前来。
走在路上,文娘手里拿的并不是一张张的冥币,而是一小把铜钱,逢人便会颤颤巍巍的把铜钱塞到别人的手中。
路上的行人只要远远看到了孟大嫂一行人都似是见到了妖魔鬼怪般避让,唯恐避之不及接了那一枚铜钱。
这路上撒的钱,不能不接。
自从出门两个倒霉蛋子接了铜钱之后,莫古青便再也没看到有接铜钱的人,甚至在整个大街上都看不到一个人。
孟大嫂发丧是不会提前通知的,但是抬着棺材的两人都走的很慢,村里人也就有充足的时间去躲避。
按照常理来说,自从孟大哥死后开始一直到入土为安,村里人都很避讳出门,但是因为这迷雾村已经太长久没有半过白事了,所以村民似乎也就忘了避讳。
还有一点奇特之处在于,前来送丧的只有孟大嫂一人,连孟大哥十一岁的小儿子都未曾露面。
一路上,和尚正在唱着一些根本就听不懂的歌谣,应该是梵语,和尚不会写规范字,但是却写了一手让人不禁拍案叫绝的梵语,因为好看。
出了村庄便进了农田,在迷雾村里,每家每户的田地都有一口井,不深,大概是两个手臂的长度就可以看到碧波荡漾的井水。
梦大娘坚持把孟大哥的尸体葬在井边上,莫古青不太认同,若是这井水仅仅作为灌溉用途还好说,可拒莫古青所知,这口井也是孟大嫂家里喝的水井。
和尚摆了摆手示意不用担心,莫古青便不再坚持,二人一人一把小铁锹,一日的功夫便挖了一个深坑,按照世界的习俗,墓室还应该挖的更深一些,但是看着井水的水位,再往下挖个一尺便要出水了。
即便是在此,这棺材也会常年累月的被水浸泡,孟大哥在阴间的房子不得整日漏雨。
说来也是杞人忧天,莫古青是见过地府的,最起码见过地府的门,也见过那排着队喝孟婆汤的阴魂,人死了之后都会走上那黄泉路,喝了孟婆汤转世为人。
哪里有什么阴间住宅一说,更没有那保佑子孙后代的说法,既然这村子都不兴白事,为何还要讲究这入土为安,马革裹尸还是更省事些。
和尚和莫古青都是见过世面的人,是见过不同世面阴阳两界的人,对于这村子里的安排看破不说破,就是求个心安。
埋下了孟大哥,孟大嫂把坟头的土堆得高高的,可别指望每年都回来填一抔土,就这样了,来年指不定孟大嫂会在何处。
按照惯例,埋了人之后和尚是不走的,孟大嫂要先走,莫古青也留了下来,二人之间的情分已尽,孟大嫂当然指望着莫古青能对她以后的生活照拂一二,但她也明白,形同陌路是两人最终的结局。
莫古青与和尚坐在了坟头上,取下了葫芦,喝了一口酒,和尚就在一旁看着问道:“你可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乎?”
佛爷讨酒喝,世上最独家的新闻爆料,见过了迷雾村的种种不符合常理,莫古青反而觉得不喝酒的和尚才是奇葩。
和尚喝酒,只喝了一小盅便面带红光,显然是不胜酒力。
“贫僧从来未曾定下不能喝酒的清规,佛门的戒律,我也不知道为何便会发展成那个样子。”
莫古青转头看向和尚,静待下文。
“你不信?贫僧当年也是有妻儿的,东渡过程中路上饿了也会杀生充饥,甚至有时候还会被自认为的食物吞了进去”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和尚有些害羞的挠了挠头。
“孔雀大明王?”
“对!是她,世人都是那时贫僧的母亲,贫僧真想跟他们好好理论一番!”
“割肉喂鹰呢?”
“割肉喂鹰?当初贫僧跟那只鹰都是饥肠辘辘,它饿我也饿,贫僧就那自己身上的一块肉跟它换了一窝鹰蛋,说到底还是各取所需罢了”
莫古青点了点头,终于承认了他是个人,而不是佛,真正的佛已经不再代表着某个人。
“那你宣扬佛教,传播佛法是为了啥?”
“生活,热爱生活,贫僧想让世人都快乐的生活,没了疾苦,不就快乐?”
“疾苦始终是存在的。”
“那也要热爱生活!”
和尚说的很坚毅,慈祥的面庞之中又透漏出了一丝不容置疑。
“那为何,我在这迷雾村之中只看得到疾苦,却没有看到半点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