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群山之间 - 玉娇容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群山之间 >

第一章

吴邪是在1974年秋天去到长白山十崖子林场的。

那是林场在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山间海拔变化较大,翻山越岭之间,往往一天就能穿越四季。常青植被与季节性的植物错落分布,雪线也比春夏时节压得更低。有时擡眼一看,便是红黄墨绿的一大片,交相呼应,在山上大写出一个秋字来。

吴邪成长在中原腹地,从未见过如此景象。他在感慨自然的壮阔无际的同时,又在其中体会出一股身不由己的悲凉,好像忽然就明白为什么古人总能写出诗来。

他原本是没想到这上山下乡的事也会落到自己头上的,自然也更想不到第一次自己出门,就要离家万里。

那年夏天,吴邪刚在杭州念完高三,上山下乡早已不如十年前一般如火如荼。坊间甚至还有传闻说,这场让知识青年接受再教育的运动,或许会在某一天突然地永远停止,就像它突如其来地出现那样。

况且前两年,工厂复又招工,有不少的初、高中毕业生,成功通过招工留城。

吴邪写的一手好字。他父亲和二叔也都是读过书的人,即使在最为紧张、浮躁的年月,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于他的文化教育。因此他们一家对于吴邪在毕业之后,能够找到一份工作,从而留在城里,抱着很大的希望。

吴家在那一年早些时候,还有另外一个期望:他们还在盼着另一个人能够早些回家。

吴邪不是他们家第一个受到知青下乡影响的人。他还有个三叔,早在七八年前就响应了号召。

当年吴三省得知自己被分配到湖南乡间时,还不懂此去经年的道理,只是拍着大腿高兴没抽到要去什么生产建设兵团之类的下下签。况且他们家祖籍长沙,当地的方言也都能听会说,他自己又很有一代枭雄的性格,想必不会受什么大苦。

但他这么多年竟从未返乡不说,就连吴邪的爷爷奶奶去世,也没能回家奔丧。他后来还同一位一起插队的、叫陈文锦的女知青结了婚。婚礼自然是没有的,只是简单登了记,又书信告知了家里人。

可婚后几年,吴邪一家竟连陈文锦长什么样子都没有见过。只在吴三省寄回的信件中,大概了解到他的妻子家庭成分似乎不太好,他们在乡间的日子也与世外桃源相去甚远。

而这两年时局有些松动,吴邪一家都希望或许是好运将近,再过几年,吴三省也能从湖南带着妻子回来与他们团聚。

高三快要结课的时候,吴邪还与同学们约定,等到大家无论是下乡还是招工,都有了出路之后,一定要来学校再聚,互相留下通讯地址,以便日后保持联系。

但局势的变化却不可琢磨。它若不变,十年也如一日;它若改变,须臾之间便换了人间。

工厂不再招工的消息,便是在他们毕业的前两天发出的。这个时间点太过紧迫,以至于即便是极少的一部分已经算是定下工作的人也来不及反应。档案还未调走,留城的大门却已关上了。

当年,全国上下百余万的初、高中毕业生,即将又一次统一走向乡间田野。

吴一穷得到确切消息后,就一直长吁短叹。他的妻子也暗地里掉过几次眼泪,哀叹她的孩子时运不济,明明前两年局势已有变化,怎么等到吴邪毕业时,偏偏又赶上了政策收紧。就连吴二白也有好几日回避在家中谈及此事。

现在毕竟不同于这项政策刚刚开始实行的年月,洪亮的口号与理想早就被现实的繁琐与复杂击穿。家里人虽都不说,但吴邪也自知父母叔叔是在为他忧心。

他的家庭没在成分上有任何污点已经是个便宜,此刻更是没有什么通天的本事能帮他疏通关系、为他选择下乡插队的地点,又或是送他去参军,免去这一桩不知何时才会到尽头的分离。

临到吴邪出发之前,他的母亲听说有些人家暗中调动关系,把子女留在临近的乡间。两相对比之下,吴邪的母亲由此便对吴一穷生出了些莫名的埋怨。命运复杂多变不可捉摸,但她在言辞之间还是少不了对吴一穷无力为孩子铺路的埋怨。

吴一穷便在妻子的埋冤和对孩子的担心中煎熬了许久。他不愿在家里唉声叹气,心里就一直憋着这口气,到后来连饭也不太吃得下去。

吴邪自知不能直言相劝他的母亲,便在吃饭时有意提起一桩事来:“我有个同学,叫李红英的,不知道妈妈还记不记得?”

等到母亲点了头,他才又接着说起这个李红英原来已经和外班的一个男同学相好,还差不多定下了能去水电站工作。只等毕业之后过几年,年龄合适了就可以结婚。哪能想到现在却又赶上这回事呢?

那李红英的家里还算有些门路,她要去的地方虽然不能明说,但却是内定的意思。这一届的毕业生里,也就他们几个家里有关系的离家最近,甚至不用出省。

可她那相好的男生却没有这样的好福气,竟然要到海南的偏远小岛去。那地方据说艰苦之极,就连洗衣洗菜都只能用咸水。李红英听说此事,自是在家哭了一场。男同学去找她,她家里也不准她出去。

他就连着去了两天,最后终于是见到了人。李红英由她弟弟陪着,两只眼睛哭得肿起,手里还拿着写给他的诀别信。

吴邪的母亲听到这里,又叹了口气,一边说着这世上的确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一边又劝吴邪再多吃些东西。

她只有吴邪这一个孩子,比起吴邪的奶奶当年送吴三省插队落户时,还有两个已有工作的年长儿子在身边,心境自然是完全不同的。

况且那吴家老三,是个纯正的男儿身不说,从小到大都是孩子王一样,向来不怕事,更不怕惹事。当初吴家两位老人对他的担忧,多是害怕他不知收敛自己的脾气会吃苦头,或是在异地乡间哄骗欺负比他老实了一百倍不止的村里人。

但吴邪是个中性孩子,看似男儿身,却又有生儿育女的功能。虽然聪明懂事,但到底年纪小,性格上也比不得他三叔那个混世魔王。

他母亲担心他挨欺负,又害怕他受委屈。再一想到过几天就是千里万里的分别,林场里干的也是城里孩子想也没想过的重活累活,虽然有心多叮嘱他几句出门在外应当谨言慎行,但又不想因此让他怕起事来,否则更是容易吃哑巴亏。

几相纠结之下,竟是几乎要在饭桌上落下泪来。吴一穷见状,赶紧给妻子又是夹菜又是好言相劝,好一会儿才终于没让她把眼泪当场滴下来。

“嫂子,你也别太担心。”吴二白见那边止住了哭,这才开口道:“上次我跟老三打电话,说起小邪要去的林场,原来老三在那里是认识人的。我特意等到今天,收到老三的信,白纸黑字写着他已经跟林场那边的熟人联系好了,是板上钉钉的事,才告诉你们。”

吴二白在这个家里,向来说话是很有分量的。他虽在家中排老二,但处事稳重老道,此刻的一番话更是有定心丸的效果。

吴一穷夫妇听了,便稍稍安心了些,叠声叹了两口气,就要吴二白把那林场熟人的事仔细说给吴邪听。

哪知这一说起来没完没了。林场的事说完了,吴一穷夫妇也加入进来。三个大人又说到吴邪应如何为人处事、如何照顾自己、安排生活、保证安全等等,甚至还第一次详细说起了他们这个家前后三代人的故事。一顿饭竟拖到了后半夜,还没来得及把碗筷收拾停当。也不知有几万句话好说。

直到最后,吴邪到底是年轻,觉多,即使心中感慨万千,也架不住困得实在难受。吴一穷看他已经是强打精神,连眼睛也睁不开了,这才挥挥手,叫他去早些休息。

几天之后,吴邪就踏上了北上的列车。在父母叔叔的不舍中,奔向遥远的未来。

—————————

全文10w+

希望收到回复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