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郡
汝南郡
男子仍是一身绣金色猎鹰图案的玄衣,袍角隐隐有金光浮动,随着他从暗处走出,腰间的马鞭在月光下也被照的分明。
王玠见是他也在意料之中,仍旧忍不住皱眉道:“如今这个时机,你怎么回来了。”
圣驾即将到达汝南郡,他竟敢这时回来。
“你现在马上离开,我会给你准备路上的银钱及马匹。”
那男子却是桀骜一笑,歪了歪头道:“多年未见,王子玉,你还是这般懦弱。”
他刻意将“懦弱”二字咬的极重,王玠却不生气,反而正色道:“祁枭,你可知这是何地?”
“何地?”祁枭笑的玩味:“汝南谢宅,我可比你来的多。”
一句话将王玠拉回少时,心中顿时一阵隐痛,也不耐再跟他兜圈子:“汝南大营据此不过五里地,圣上能够调动的兵马,足足十八万三千九百人,你若是现在走,我尚能保你平安。”
“圣上?”祁枭一声嗤笑,随即敏锐地注意到王玠的话中之意:“如此说来,你是知晓曲东郡的事?”
“你都能星夜兼程赶至汝南,我的消息,自然也能到。”王玠平静看向祁枭。
祁枭扯开嘴角一笑,说出的话却极为肆意:“王子玉,你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我,你还是放不下她!”
这个她是谁,二人皆心知肚明,祁枭这话说的笃定,甚至隐隐带有一丝痛恨在其中。
提及谢若暻,王玠眸中终于染上两分怒色:“祁枭!慎言!”
“呵——”祁枭轻讽一笑,随即忍不住换了面色道:“你既如此放心不下她,当初为何不带她走?”
“当初谢氏一族殉国的消息传来时,你为何不带她走?”
祁枭眸中染上几分暗红,口中恶狠狠道:“因为你懦弱!王子玉!你放不下身为世家子的荣耀!放不下你这清风明月、端方君子的摸样!你可知她如今过得是什么日子!”
说及此,祁枭面上隐隐有崩溃之意,却忍不住一句句质问他:“当初你明明有机会,世家子弟皆听你号令,你为何不趁势反扑?便是败!也要败的有骨气!而非做了仇人走狗!”
听完这番话,王玠眼中隐隐闪过复杂之色:“当年之事已成定局,难道你要为了一个不确定的结果,再将剩下的其他人也搭进去?”
何况,当年他并非没有想过带谢若暻离开,抑或赌上身家性命,将他二人的婚事摆上台面,他有自信,永嘉帝便是为了声名,也会同意。
可谢若暻是如何说的?女子立于树下,却将脊背挺的笔直。
“子玉,我身为谢氏嫡长女,阿父去了,我便要担起振兴谢氏一族的责任来,若我同你走了,尚在汝南的谢家军又当何去何从?”
她皎洁的眸子,王玠此生都不会忘记,她还说。
“若我还是当初的谢氏嫡女,嫁你为妻便是一生夙愿,可现在,我免不得要走另一条路,或许,谢氏会因我再次兴旺。子玉,昭昭此生,算是有负于你,可我,要对得起死去的英灵,他们的命为我换来的,绝非一个世家宗妇的人生。”
“你还敢说,你不是懦弱么?”祁枭一声嘲讽将王玠拉回现实。
王玠平静看向祁枭,认真问道:“为了死去的人,将活下来的人再次卷入战火,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当年的祁家三郎,毕生志向便是天下昌平,如今,难道不正是你想要的?”
见他终于正视自己,祁枭有些恶意一笑:“天下昌平?用我祁家满门性命换来的么?”
似是没想到他竟长久囿于此事,王玠忍不住劝道:“阿枭,宋超已经死了,你也应该过自己的日子了,难道你要让世父在九泉之下也不得闭眼吗?”
祁枭垂下眸子,难得沉默,良久才道:“我此行,本是想劝你同我一起杀了那狗皇帝,如此看来,倒也不必。”
说完,便再未理会王玠,飞身出了谢宅,只是那背影,无端透出几许孤寂。
王玠在原地站了许久,终是自嘲一声回了府中。
流云仍旧乖乖坐在书房,见王玠回来便有些松了口气:“郎君回来了?”
王玠轻轻“嗯”了一声,便将祁枭递于他的纸条放于烛火之上,仍火舌将其吞噬殆尽:“可有人来过?”
流云偷偷觑了王玠一眼,老实答道:“郡主来过,属下声称不便见客,郡主便回去了。”
就连流云都忍不住感叹,琼乐郡主真真是个好姑娘,热忱却又知进退,绝不会做令人为难之事,也不会仗着自己的身份作威作福,便是他也忍不住替她说两句话。
见他欲言又止,王玠平静看向流云道:“有话就说。”
流云摇摇头,郎君向来不喜别人插手他的私事,旋即提起另一个话题:“太湖行宫那边,可要属下吩咐一声,将翟月阁按照谢宅的样子布置了?”
王玠蹙眉,冷下声音道:“流云,过犹不及,一切从简即可。”
流云心中暗暗叹息一声,便拱手回道:“是,郎君。”
书房内,满室寂静,有男子枯坐一夜。
五月二十七,南巡的队伍终于慢慢悠悠快要到了汝南郡。
这一路,孟璋皆是等着祁枭卷土重来,甚至刻意放缓了路途,怎料竟是安稳了一路。
御驾之中。
孟璋一手握着书卷,另一手轻轻叩着御案,见谢若暻颇有些无所事事的样子,勾了勾嘴角道:“过来。”
“嗯?”谢若暻扭头望去,看他又要出什么幺蛾子。
这一路,孟璋借着自己后背的伤,恨不得连吃饭都让她喂到嘴里,还理直气壮道:“这伤是为你受的,难道你不应该照顾朕?”
果然,便见孟璋轻轻点了点放至御案上的九龙戏珠冠:“朕身子不便,便有劳昭昭t了。”
谢若暻见他如此,只得在心中默默叹了口气,随后认命地为孟璋把发束好。
方才束好没多久,张德保便小跑着来报:“启禀圣上,娘娘,前面便是汝南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