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五、危机乍现(1)
就在刘凯峰做好一切准备,只等待艾丽西娅的到来,然后逐步实施营救托马斯计划的时候,曾玲突然接到总部来电,说原计划必须改变,首先是考虑到艾丽西娅的个人安全,梅乐斯先生不同意她前往上海参加此次行动,第二是考虑到营救托马斯的价值不大,因为他还谈不上是美国海军情报部的情报员,只是在方便的时候为美国提供过情报而已,如果美国海军情报部介入,恐怕还被把事情弄得越来越糟。一句话,美国人不仅不同意艾丽西娅到上海来,同时也不打算营救托马斯。但重庆政府却不想放弃,尤其是军统总部,他们觉得这是向西方彰显自己情报实力的一次绝佳机会,因为过去在租界与76号的血战,让中、军统在西方同行眼里颜面尽失想通过对托马斯的营救,重新取得西方尤其是美国情报界的信任。阿娟看过电报后,冷哼一声,对着刘凯峰说道:“哼,现在知道什么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吧?好端端的一个计划,因为艾丽西娅个人安全而泡汤,好像美国人的命是命,我们的命都不值钱似的。再就是连美国人都放弃了,我就不明白总部为什么非得赶着去就这个八竿子都与我们打不到一块的托马斯干什么?”
刘凯峰却不这么认为,他掏出一支烟递给阿娟,阿娟没好气地接过来,“啪嗒”一声给自己点燃后,又“啪嗒”一声把打火机扔给刘凯峰,刘凯峰拿过打火机点上香烟后,说道:“当初让艾丽西娅到上海来,我们只是考虑到可以减轻任务执行的难度,却是忽视了她的安全问题,过去的租界虽然是孤岛,但起码还能找到一个藏身之地,现在的上海都市鬼子的天下,一定出现什么意外,我们还真的无法给艾丽西娅的安全提供任何保障。到时候弄不好我们没救出托马斯,同时又添加了艾丽西娅这个负担。”
曾玲此时插道:“我觉得特派员的话在理,既然美国人都放弃了,我们还有必要冒那么大的风险吗?”
刘凯峰说道:“我认为总部的决定是对的,这个风险值得去冒。一是既然我们已经与美国结成同盟,就应该为盟友分忧解难;二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美国给了我们大批军援,投桃报李也是应该的。至于现在所面临的困难和困境,就只有靠我们自己解决了。曾秘书,你给总部回电,即使有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一定会想办法解决,同时竭尽所能,一定设法把托马斯营救出来。”
“是。”
曾玲立即给总部回电,除表明了刘凯峰的立场之外,同时又加油添醋地把阿娟消极的态度描述了一番,这让总部十分恼火,于是给曾玲回了一封秘密电报。
“站长,特派员,”曾玲回来说道:“总部对我们的态度表示赞赏,并且承诺在需要的时候,一定会派力量增援我们。这是电报,两位长官请看看。”
阿娟一边吐着烟,一边从椅子上站起身来:“有什么好看的,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我得下楼做饭了。”
说完,她扭头就走了出去。
等她离开后,曾玲把另一份电报递给刘凯峰:“这是亲自给你的回电。”
刘凯峰接过一看,上面写道:诸迹象表面,叶之殉国,与娟见利忘义有关,请监视免其潜逃,必要时可除之。
刘凯峰看完电报后,看了曾玲一眼:“你是不是又向总部说了什么?”
曾玲说道:“不管怎么说,我觉得留着她对你始终是个危险,我想我的做法,一定会得到你们的曹副部长和报春鸟的同意的。”
刘凯峰把电报藏进了口袋,他觉得或许有一天能够用上它,然后对曾玲说道:“谢谢你为我……或者说是为我党所做的一切,当下正是用人之际,阿娟的何去何从还是缓一步再说吧。”
“这个我没意见,你自己看着办的。”曾玲说道:“另外,既然艾丽西娅不能前来上海,我建议我们可以把营救托马斯工作的重点放在宋芸身上。”
“宋芸?”刘凯峰问道:“她是谁?”
“还记得那天我对你说过,有个女孩子爱上你了吗?就是那个在咖啡馆门口,你给她让黄包车的。”曾玲说道:“她就是我们报社的记者,从法国回来的,过去一直是托马斯的崇拜者和追随者,说不定还暗恋着托马斯呢!我觉得完全可以用她取代艾丽西娅。”
刘凯峰对宋芸的印象还是蛮好的,当时只觉得她不像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子,给人一种比较干净利落和对一切都满不在乎的样子,与初见时的洪云婷到有几分相似,没想到原来她是从外国留学回来的。
“她的政治取向怎么样?”
“这个很难说,”曾玲说道:“报社的记者都那样,有时说话就象不经过大脑一样张嘴就来,不是愤世嫉俗,就是有点报国无门的味道。对了,我过去也向你提到过她,说她思想比较激进,你还让我尽量与她保持距离。”
刘凯峰点了点头:“嗯,虽然我们现在非常需要象她这样的热血青年,但在敌后却又会时常给我们带来突如其来的危险。另外,她的家庭背景你了解多少?”
“不多,只是从平时的只言片语中得知,她是南京人,家里人都在,当时她一个人正在法国留学,,就毅然而然地决定回国,但因为举目无亲,就在一家法国报纸中当记者,租界沦陷前被派到上海来的,现在在我们报社工作,因为一些敏感性的稿子未被采用,而经常在报社大发牢骚,总是指着我们这些编辑说,一旦国民政府光复上海,我们这批编辑都应该拉到大街上去枪毙!大家也是出于她的家庭遭遇考虑,都很理解她,也不跟她一般见识。”
刘凯峰说道:“从你的介绍来看,她应该很爽快地就会答应帮助我们营救托马斯,但她平时的言论,却会给我们带来潜在的危险。”
“我觉得很简单呀,”曾玲说道:“只要她帮助我们完成任务后,要么,我们把她送到重庆去;要么,你把她送到延安去!”
“这样吧,”刘凯峰说道:“你再继续考察她一段时间再说,有些年轻人说起话来信誓旦旦,但干起事来却畏首畏尾,甚至是胆小如鼠。营救托马斯必定要和宪兵队那帮畜生打交道,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我担心她到时候靠不住。”
“哦,说到宪兵队我倒想起来了,”曾玲说道:“宪兵队有个常驻76号的准尉叫涩谷,这个鬼子不知道怎么盯上了宋芸,现在几乎天天到报社门口接送她,让宋芸躲之唯恐不及。”
刘凯峰眉头紧皱:“这倒是个值得我们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涩谷的出现,至少有三种可能:一是宋芸平时的言论已经引起鬼子的注意,涩谷可能是在实施美男计,以期探寻宋芸背后的人或组织;二是李副主任死后,76号内部混乱,鬼子的特务和宪兵,可能要全面取代76号在上海的一切了,这样的话,对我们以后开展工作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三是有一点我们至少可以放心,那就是这个宋芸与鬼子肯定没有任何关系。”
曾玲笑了笑:“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涩谷第一次出现在报社门口,而宋芸要我陪着着离开的时候,我至少不担心她会是鬼子派来的汉奸特务。”
刘凯峰说道:“那我下午把肖云楚约出来见个面,让他从侧面了解一下这个涩谷,下一步行动就等我们全面了解了宋芸再说。”
“好的。”
这时,门口突然传来敲门声:“该吃饭了,有什么悄悄话等晚上上床再说吧!”
刘凯峰和曾玲一听是阿娟的声音,都忍不住摇了摇头,会心一笑地站起身来朝楼下走去。
萩原瑞江算是比较有耐性的人了,否则,也不会在札幌隐居多年,但来到上海后的第一个诱饵抛出去后,始终不见有鱼咬钩,她还真有点沉不住气了。
“难道那个托马斯真的是一文不值的货色吗?”
萩原瑞江在自己的临时办公室里闭目养神着,突然嘟囔了一句,然后坐直身子,拿起桌子上的茶杯,轻轻呡了一口茶。她曾经断定,即使美国人不出手,重庆方面也会越俎代庖的,因为她清楚,现在的重庆政府太需要在国际上表现自己的实力了,但直到今天还没见任何动静,她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就在这时,桌子上的电话响了。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电话是岗村打来的:“夫人,有好消息了。”
萩原瑞江一听,就知道一定是关于托马斯的消息,但她却明知故问地淡淡问道:“什么好消息?”
“有人在打听托马斯的事。”
“哦,”萩原瑞江问道:“是不是那个宋芸在托涩谷打听?”
这是她预料之中的事情,如果情况真是这样的话,那么她觉得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
“虽然是托涩谷打听,但打听人却不是宋芸,而是许凤莉。”
“许凤莉?”萩原瑞江疑惑道:“不是听说她与丁主任关系暧昧吗?她如果想知道托马斯的消息,为什么不向丁主任打听呢?难道是丁主任想知道托马斯的消息,自己又不便出面,于是让她向涩谷打听吗?”
“这个极有可能。”岗村说道:“从我和柴山将军到任以来,丁主任和南京的周先生,一直在我们耳边吹李副主任的阴风,说他既通重庆又通延安,如果情况真如夫人判断的那样,说不定我们拔出萝卜带出泥,可以彻底铲除南京政府中的重庆分子呢!”
萩原瑞江点头道:“岗村君,无论在什么时候你都要记住,对于大日本帝国来说,没有一个中国人是真正靠得住的,尤其是帝国在东南亚战事吃紧的时候,这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中国人,很有可能是第一个拿起枪对着我们的人。涩谷向那个许凤莉透露了什么吗?”
“没有,至少暂时还没有。”
不管怎么说,当听到有人开始打听托马斯的消息后,萩原瑞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至少有人向涩谷打听,就证明她让涩谷散布厌战情绪是对的。
她提醒道:“告诉涩谷,暂时不要向许凤莉透露任何关于托马斯的事,什么时候透露等候我的命令。”
除了许凤莉这条线外,她还期待着宋芸那条线上有所反应,或者说,她似乎对宋芸那条线更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