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四、黄金疑案(3) - 锄奸杀寇 - 生活在记忆中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锄奸杀寇 >

三八四、黄金疑案(3)

吃过午饭之后,刘凯峰拿起文明杖走了出去,阿娟别有深意地看了正准备上楼的曾玲一眼,也没说什么就回到了厨房。曾玲刚刚回到卧室的时候,龚再鹏就跟了上来,只见他一脸怒气地说道:“曾秘书,这算什么?你我还有老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刚刚在上海立足,正准备为抗日救国的大计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的时候,总部怎么就派出这么一批乡巴佬来上海捣乱,还什么站长、特别员,不就是赣北山里的一群土匪吗?我建议你给总部发报,要么把他们撤走,要么把我调走!我算是看出来了,如果再呆在上海,即使不死在鬼子和76号手里,也会死在这几个乡巴佬手里的。”

曾玲微微一笑:“小龚,你听谁说他们都是山里的土匪呀?”

“还会有谁?”龚再鹏不屑一顾地说道:“那个老六呗,三杯猫尿下肚之后什么话都藏不住。他亲口对我和老叶说,他本来就是山里的土匪,后来被那个仇妈改编了,还大吹特吹他们那个仇司令怎么双手能使驳壳枪,怎么单身独闯虎穴等等,他们大概是以当土匪为荣吧?还有这个刘站长,据说在山里昏迷了两年,要不是仇妈嘴对着嘴给他喂食,恐怕在赣北就成了一堆白骨,我真搞不懂总部,怎么尽派这么一些没用的人来上海?”

曾玲摇头道:“哦,这也难怪,你和老叶过去一直在南洋工作,对我们的刘站长不太熟悉,他可是我们组织内部大名鼎鼎的王牌特工,曾经独自打入上海的梅机关,把特务头子影佐祯昭和晴气庆胤,以及他们所谓的帝国之花南造云子,以及他们所谓的帝国之花玩弄于股掌之间,在马当要塞、九江保卫战和万家岭大捷中,都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出任过九江特别站的少将站长,连都要亲自给他授勋的。至于那个仇妈,其实叫阿娟,在组织里应该算是我们的前辈,早在淞沪会战时期,就在租界为国军搜集情报,后来还成了晴气庆胤的姨太太,一直配合着刘站长的工作,你千万别小看这两个人。至于那个老六和白云衫我不立即,他们没有过多地介绍,我们也用不着细问。小龚,大家都是的姨太太,一直配合着刘站长的工作,你千万别小看这两个人。至于那个老六和白云衫我不立即,他们没有过多地介绍,我们也用不着细问。小龚,大家都是淞沪会战时期,就在租界为搜集情报,后来还成了的姨太太,一直配合着刘站长的工作,你千万别小看这两个人。至于那个老六和白云衫我不立即,他们没有过多地介绍,我们也用不着细问。小龚,大家都是抗日的同志,暂时因为互相不了解产生一点摩擦是可以理解的,请你不要往心里去。其他人我不敢说,这个刘站长绝对是值得我们追随的人。”

听曾玲这么一说,龚再鹏心里稍微好受一点,他最看不惯的是那种小人得志后的嚣张,现在知道原来这个刘站长是个战功卓著的人物,也就没什么可说的,只是问了一句:“他是哪个特训班毕业的?”

曾玲摇头道:“他是黄埔毕业的,据说当年他曾经冲击过的办公室,后来一直在将军的特务营任职,深得两位将军的信任。”

龚再鹏一听,在这样的人手下当差,也不算埋汰了自己,于是点了点头,一声不吭地从卧室里退了出去。

刘凯峰之所以吃过午饭后就急匆匆地离开,是因为阿娟的话提醒了他:难道真是自己的同志干的?是不是他们从其他渠道也得到了这个情报?

因此,他想在第一时间从报春鸟那里了解情况,然后才能有条不紊地针对阿娟和军统总部的质问进行回复。他按照双方的事先约定,采用紧急联络方式,在新世界影剧院里见了面。

当刘凯峰问及鬼子铁甲车被劫一事时,报春鸟立即摇头道:“早上发生的事我们一无所知,倒是在接到电话来这里见你之前,我听小道消息说,今天在四川路劫持鬼子铁甲车的,像是76号的人干的。”

刘凯峰一怔:“呵呵,奴才翻天了,居然打起了自己主子的主意?”

报春鸟点头道:“大概他们也是这么想,认为根本不可能会有人想到是他们干的,所以才贸然出手,假如他们得手后一溜烟跑掉可能还真是死无对证,因为劫持失败,他们一进一出铁甲车,也就难免被人认出来,毕竟76号的人在上海滩太过招摇,人们就想不认识他们都很难。”

刘凯峰问道:“那依你分析,是丁、李二人下的命令,还是76号小爪牙自己悄悄干的呢?”

报春鸟说道:“十有八九是后者。丁、李二人不仅仅掌握着76号,整个上海滩甚至是南京的黄、赌、毒他们都有染指,何况鬼子和伪南京政府还定期拨给他们相当可观的费用,他们犯不着为那些金砖与鬼子翻脸。这事虽然没办成,但动静闹得太大了,连我们都知道了,鬼子没有理由不知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过不了几天就会有人落网的。”

刘凯峰点头道:“从这件事来看,76号与鬼子之间还是有很多间隙的,而我们正好可以充分加以利用。”

“不错,”报春鸟说道:“近期76号的李主任放出风来,愿意在上海为我们党提供一些方便,看来他也觉得大事不妙,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了。最近潘先生可能会到上海来一条,亲自会会这个李主任。”

刘凯峰一听,立即反对道:“我个人认为不妥。当然,潘先生来上海坐镇指挥,对于我们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但去会李主任还应该慎重一点。请你转告组织,是不是先让我代表潘先生去会会他?毕竟我还有军统一层身份,李主任既然翻出风声给我们党,我相信他也会在国民党那里寻求同样的退路的,万一我有什么意外,军统或许还会出面保我。”

报春鸟想了想,觉得刘凯峰的提议很好:“这样吧,我原则上同意你的意见,今天我就向潘先生请示一下,如果有消息的话一定会在第一时间通知你。”

正如报春鸟判断的那样,鬼子很快就意识到铁甲车劫持案是76号的人干的,因为就目前上海滩的情况来看,除了76号,还没有人有能力和胆量干出这件事来。

原来,当鬼子的铁甲车从江海关后面驶出,刚刚进入四川路口的时候,突然发现一辆汽车从旁边横着冲了过来,刚好拦住铁甲车的去路,这时,跟着那辆汽车旁的几个人蜂拥而至,铁甲车上的司机一看苗头不对,赶熄火拔出钥匙,然后跳出车外钻进了人群,眼看着那些人登上铁甲车后,立即跑到电话亭给鬼子的宪兵队报警。

那些人看到司机弃车而逃后,还洋洋得意自以为已经得手,当他们钻进车里一看才发现车钥匙不见了,几个人在里面倒弄了半天也无济于事,这时突然从远处响起警笛声,那些人在万般无奈之中,只好跳下车,从爱多亚路穿过法大马路窜出租界,而随后赶到的鬼子宪兵队,立即开始沿路盘查和抓人,一时间弄得租界里风声鹤唳。

虽然金砖还在,但在鬼子眼里这件案子的性质十分严重,因为租界沦陷后,鬼子一直对外宣传租界和昔日一样是太平盛世,而且国共两党的地下组织也确实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居然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抢鬼子的铁甲车,虽然没有造成损失,但鬼子自上而下的脸面保不住,所以他们下决心要彻查此案。

为此,鬼子的宪兵队沿街抓了不少人,严刑逼供之下,也有一、两个人说有可能是76号的人干的,而在鬼子看来,除了鱼龙混杂的76号,还真没有其他人有这个胆量。

闻讯之后,正在南京伪国民政府公干的立即赶回了上海,当天晚上便和宪兵队队长、特一课课长赶到76号,并端坐于会客厅的,当天晚上便和宪兵队队长、特一课课长中央,而原本就在76号坐镇的日本特务涩谷准尉和军曹板本、长冈等人则在左边落座,丁主任、李副主任、行动大队大队长贾公长、以及对外联络处的两大美女许凤莉和刘玫灵,都坐在了右边。

所谓的极司非尔路,原本是英美公共租界工部局,依仗着西方帝国主义的兵舰大炮,在原定的租界范围以外,强行建筑起来的一条马路。在这条马路中段的76号,是原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院长的一座花园洋房,上海沦陷后,日军将其作为敌产霸占了,后来为了表示对丁、李特务工作的支持,由出面,征得上海日本宪兵队的同意,将这座大院移交给了他们。在丁、李没有与伪南京政府合流之前,因为该特务组织没有名称,为了称呼方便,鬼子和特务们都习惯称之为76号,等伪南京政府成立,鬼子把76号移交给南京管理,并命名为“特工总部”,但人们还是习惯称之为76号,所谓的“特工总部”这个名称反而被人遗忘了。

76号刚刚成立之际,自知所作所为定为人民所不容,再加上当年国共各种组织在租界的实力也不含糊,所以他们戒备森严,每天早晚都安排几十个人巡逻放哨,可以说是个个弓上弦,刀出鞘,荷枪实弹,草木皆兵。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走进大门之后,在里面第二道门的墙上,他们还开了两个枪洞,向着大门架起两挺轻机枪。同时,又在西邻华邨西头墙沿下搭了一间木屋,派几个小特务开起一家白铁店,在东首康家桥乐安坊附近,还租了一个店面开设了一家杂货店,作为固定的外围望风哨。另外,在通向76号的曹家渡新康里至地丰路秋园附近,安排了各式各样的零星摊贩,作为外围岗哨,与望风哨保持经常联系。

在76号第二道门内的东首,南北对向地新盖两长条二十多间平房,前面两间,是行动大队大队长贾公长的办公室,花园里的一个大花棚被改成看守所,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最惨无人道的审讯声,和这个世界上最惨绝人寰的惨叫声,经常从这里传出去,让左邻右舍都听得毛骨悚然。

二道门西边的空地上,后来也添造一幢两开间的楼房,作为电务室,电台就安装在这里。花棚前面,是一幢三开间的平洋房,式样新颖精致,由上海日本宪兵队本部派来监视和指导工作的日本宪兵特务占用,其中包括现在在座的涩谷、板本和长冈等七、八个人。而正中的那座大楼叫高洋房,是这里的主要建筑物。走上石阶,中间是穿堂与扶梯,东首是会客厅,它的后面是对外联络处,许凤莉和刘玫灵两大美女特务就在里面工作,她们的任务除负责招待和电话繁忙时接线外,主要是利用自己的色相勾引目标,一般女犯人也是由她们提审,被人称为蛇蝎美人。

他们现在开会的地方,正是在这栋楼里东首的会客厅里。

等一个日伪特务落座后,冰冷的目光扫视了一圈之后,首先开口道:“在被帝国新闻界宣扬为太平盛世的昔日公共租界里,居然发生了光天化日之下的拦车抢金一案,不要说是派遣军司令部了,就是东京大日本都无法向全世界的新闻界交代。我很想听听特工总部的两位主任,你们对这个案子有什么看法?”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