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别来长忆西楼事(6)
第140章别来长忆西楼事(6)忻州皇城大殿。
厚重的冕冠遮不住永祯帝白完了的头发,枯黄的面色与深陷的眼睛预示着这位帝王已经到了日薄西山的时日,可他的双眸中仍然强撑着光色,只为了最后一件没有完成的事情。
此时永祯帝端坐在龙椅上,单从姿态来看,与往日并没有半点不同,可站在最前面的景文昱却看到了他略微佝偻的脊背,仅仅过去了半月,他的父皇,已然大不如从前。
永祯帝眼神扫过殿上站着的众臣子,缓缓开口说道:“睿王一事已经平定,可朕知道你们当中定有心存不甘之人。”永祯帝的声音放得缓慢,但丝毫不影响它的威慑力,此言一出,所有大臣都低下了头,不敢议论半句。
“可是,”顿了顿,永祯帝接着开口说道,“现在坐在这里的,还是朕,继朕之后,是贤王,朕不希望看到有任何人,再行结党营私之事,再觊觎不该是自己的东西!”
“皇上圣明——”众大臣皆跪下,宫殿中响起一致的声音。
永祯帝对旁边的太监点了点头,那是新上任的太监总管,之前的大太监看到自己依附的睿王一党大势已去,便偷偷从皇宫溜走,却不料被皇城的守卫识破身份,抓了起来,以他犯下的欺君之罪,定是难逃一死。
新上任的太监看上去年龄并不大,但胜在机灵,看到永祯帝的动作后,立刻会意,展开手中的圣旨开始宣读,内容是关于如何处置睿王一党余孽的。
这样一来,朝中三分之一的大臣都受到了牵连,剩下的,都是力挺两位嫡子的臣子了。
永祯帝看了一眼楚征,想到当初废掉永祾,与鸿州交战,楚家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后来自己却因为忌惮他的战功与威望,慢慢地疏离他,这才导致轻信了景文晟的话,让楚家蒙冤入狱,而忻州亦陷入危机,想到此,永祯帝心里便涌上一股愧疚之情。
永祯帝手边放着一本奏折,正是楚征的上书,他请求告老还乡,永祯帝本不想批准,可看到同样年事已高、满头白发的楚征,不禁犹豫了。
他拿起又放下那本奏折,最后还是没有在朝堂上做出决定,宣布退朝后,径直向勤政殿走去。
楚征看着永祯帝的背影,不知怎地,眼中竟泛起泪光,他叹了口气,亦跟着走去了勤政殿。
楚征站在永祯帝面前时,永祯帝脸上没有一丝惊讶之色,似乎早已料到他会跟来一样。
那本奏折此时又安好地躺在了永祯帝面前的案几上,除了楚征的请求之外,没有任何别的批注。
“皇上……”楚征开口打破了这片沉静。
“楚爱卿,朕知道你要说什么,”永祯帝目光平和地看着楚征,缓缓说道,“你在大将军一位上,待了多久了?”
“回皇上,已经二十年了。”楚征答道。
“二十年了,朕在这把椅子上,也已经坐了二十年了。”永祾帝在位时,楚征只是一个普通的武将,他的大将军,还是永祯帝封的。
听到永祯帝的感慨,楚征心中思绪万千,却一直保持着沉默。
“你想离开?”半晌,永祯帝问道。
“是,臣已经年过半百,恐无法胜任此职了。”楚征拱手说道。
“朕可以答应你,但是朕有一个要求。”
楚征看着皇帝,不知他是何意。
“现在朝中正处于无人可用的境地,你这一走,朕不知从何处找人来接替你,听闻你有二子,皆熟习武艺与兵法,不知你可愿意让他们其中一人来担任大将军一位?”
楚征愣在了原地,“这……”
铭皖身上有旧伤,铭皓的性子定不愿在朝中任职,楚征一时难以回答。
正在此时,有太监进来通报:“启禀皇上,楚家大公子在外求见。”
“哦?快请进来。”永祯帝面露欣喜之色。
“臣拜见皇上。”楚铭皖进来后,行礼说道。
“免礼平身。”
“谢皇上。”
“朕刚与你父亲说到你,你就来了。”永祯帝看着楚铭皖说道。
对于他们的谈话,楚铭皖也能猜个大概,他此番前来,正是为了解决此事。
“你父亲年事已高,不知你可愿接替你父亲担任大将军一职?”永祯帝接着问道。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楚征看着自己的儿子,神色顾虑,楚铭皖倒是一脸轻松,回道:“皇上既然信任微臣,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厚望。”
“好!”永祯帝笑着说道,“那朕即日宣旨,封你为大将军,楚爱卿,你的上奏,朕准了。”
楚征不明白楚铭皖为何要答应此事,但见皇上看着自己,只好压下心中的疑问,应了一声:“谢皇上。”
二人从勤政殿退出后,便看到在外面站着的贤王景文昱,楚征顿时明白了楚铭皖这么做的原因,没有说什么,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叹了口气。
“楚将军。”见楚征出来,景文昱上前说道。
楚征在忻州德高望重,即便是王爷,也要尊重他。
“贤王殿下,”楚征回礼说道,“臣先走一步。”
“告辞。”
看着楚征走下殿前的石阶,景文昱回头,对楚铭皖拱手说道:“多谢楚兄。”
楚铭皖扶起他的手,“你这是干什么,身为忻州的臣民,眼下朝中局势尚不稳定,我理应担起责任,况且,我向文易承诺过,会好好帮你,又怎能做一失信之人呢?”
景文昱感激地看着他,目光中还带着敬佩,他终于明白,自己的大哥为什么会视眼前之人为挚友了,得此一友,人生何求!
而昔日的平王景文易,此时正孤身一人在聿州,游遍江湖确是他心中所期,可楚铭皖身上还带着旧伤,随时有复发的危险,他又怎么会抛下这些不管,只顾自己的快乐呢?
当年那个救活楚铭皖的神医是聿州人,聿州太过神秘,渐渐地,另外五大州国的人将此处视为禁地,没有人前来,景文易走在街上,周围的店铺中多半都是铁器铺,敲敲打打的声音此起彼伏,和平常在忻州见到的景象截然不同,景文易心中纳罕,不禁叹道:果然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