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人浮于世 - 行长驾到 - 林外秀木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行长驾到 >

第43章人浮于世

顾万洲在会议上,泼妇骂街式的讲了两个半小时。那个下午,像一把钢钎,深深地嵌入陆祎心底,一想就疼,一碰就出血。披肝沥胆任劳任怨地干活,终抵不过“她”人一嘴。孤独与喧嚣,没有什么原则!

如今人们眼中的科技部陆副经理,只是坐在电脑前,有故障去排除故障,需要维修就去维修设备。没人找,就捧着本书看。

他问过人事的沙干事,评选高级职称需要考几科计算机证书,沙诞告诉他只需要三科。

“我说的是高级经济师,只要三科啊?不是中级是三科么?”

“对,高级也是三科,我刚问了省行了,只要过三科就行。你考几科都没用啊,总行都快十年没评高工了。”

呵呵,你小子知道什么,老子是闲的没事干。

陆祎挑了熟悉的三门课程,翻看了一遍课本,考试,一次过!

还看点什么书,考点什么证呢?奔波劳碌了一年,闲下来还真有点难受,对了,自己没干过人事专业,也不打算从事人事专业,那就考个“人力资源管理师”吧,补一下经历和专业的短板。

陆祎也知道,这些证不过是些庸脂俗粉,锦上添花时,装点门面还勉强有用,雪中送炭,也只能是烧火的料。

学了半年,参加考试,证书到手,扔到书架里在没看过。

现在自己手中有“中级经济师”、“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科计算机等级证书,剩下的就是等待总行高师评定了,可谁也不知道哪年哪月能展开这项工作。

算了,再找点什么事儿干。陆祎在书架下翻出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陆祎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读《词典》。

常一平在困顿中背了一部字典,自己没有那份毅力,那就通读一遍如何!

用了百日时光,把《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第3版)通读了一遍,从第一页第一个字开始,逐一浏览,只是看,并没有刻意去记忆。经历和阅历让陆祎懂得,强求——就是人生烦恼之源。顺其自然好了,记住的,就深刻理解一下,没记住的,再见面时重新认识吧。

那日见到了左金右昔的“错”字。印象中,“错”,就是错误,错过,错失而已;取巧一些,也就是错身而过、错车而行罢了。翻阅词典时,发现“错”字还有一种含义,是“打磨玉石的石头”,又有一种含义为“打磨玉石”。

陆祎想,原是自己浅薄,没有发现“错”的深层含义。不反思,白白地受些苦楚,却了无所获,辜负了“打磨自己的石头”,没有成为被打磨的玉石,也失去了成为玉的机会。那可真会是“错”上加错了。

做错了,面对的人生就会很“难”。可到底是困“难”还是磨“难”,是“难”过还是“难”得,其中意味值得琢磨。磨砺锥心刺骨,但利于成长。人生需要学习的,不是如何去得到,而是怎样去放弃。成长之路,体会失败与体会成功同样重要。

《诗经·小雅·鹤鸣》云“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又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犯错——就是在应该动脑子的时候偏偏动了心;攻错——就是到了用刀锋雕刻自己身心的时候了;“错”悟——就是明了了这世上本没有什么废料,所谓的废料,其实是放错了位置的原料。

陆祎突然想起两条英国谚语,第一条是“野草,只是长错了地方的植物”;第二条是“鲜花还是杂草,区别仅在判断”。天下的景色,一半靠风光,一半靠讲解;出色的人生,一半靠低头,一半靠自信。这世上本有一种工艺,叫做“错金”,可以在人生那已凹下的痕迹中,镶上自强不息的斗志,让人生更加多彩。这,也是“错”的另一种感悟。

夜无眠,有所得:消极的错是犯错,受惩罚;积极的错是试错,找出路;智慧的错是悟错,守初心;犯错是愚者的悲哀,试错是勇者的事业,悟错是智者的胸怀。

愚者迷失于当下,后悔于过去;智者觉悟于当下,超脱于未来。面对挫折、压力,不同的态度和选择,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

陆祎仰望夜空,心中波涛汹涌。有的人是树,燃烧为炭,入地为煤,换一种方式点燃,依然熠熠生辉;有的人是草,燃烧为灰,入地为泥,永不再生。

这世间的一切都需要慢慢咀嚼,正如这《词典》里的一个个字,只有深钻细研,才能涨人见识、增人智慧。

百日功成。陆祎在合上《现代汉语词典》的那一夜,顿悟!

缘何追问对与错,人生百日已蹉跎。

曲水流觞叹如何,饮罢回首谁知我?

苏老师威武!借你两句词,不要生气啊。

虽然陆祎不知道,在顾万洲的世界里,自己究竟是错在哪里,好端端的为什么把自己安排到了科技部。

如今“光辉系统”已经成熟运行,扁平化已经全省铺开,而且改良了,不再设个二传手,直接由分行各职能部门直管,有事情可以直接找分行部室。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储蓄所长一个个小腰倍儿直,好像都成了支行长了,可以直接跑到分行办公楼找这个找那个,往来穿梭,分行办公楼一时人满为患。

不要说是人浮于事,其实,是人浮于世!

工作的事儿,那么较真干什么?

太平县支行的行长刘振良,经过组织考察,决定调任分行保卫部经理一职。

太平县支行昨晚欢送了刘经理。

第二天一早,刘振良坚持要到风力镇分理处去看看。副行长李煜劝他,“还是抓紧到分行报到吧,等你在分行稳定了,不得成天在基层行检查啊,有啥急事非得今天办啊?”

“检查的事以后再说,没到分行报到,我就还是太平县支行的一员,再去风力分理处看看,在太平这么多年,也算是画个圆满的句号。”

已经上车准备送他去分行报到的三位副行长,谁也没好意思下车,都跟着去了风力镇。

这一去,可就把太平县支行的格局彻底打乱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